【題目】碳還原氧化銅的實驗如圖所示。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
(提出問題)碳燃燒時可能生成 CO2 也可能生成 CO,那么碳與氧化 銅反應生成的氣體是否也有多種可能?
(作出猜想)猜想①:CO
猜想②:CO2
猜想③:___________。
(設計方案)實驗裝置如圖(濃硫酸具有吸水作用)。打開 K,緩緩通入干燥的氮氣一段時 間,關(guān)閉 K,點燃酒精噴燈和酒精燈,充分反應后,熄滅酒精噴燈和酒精燈,打開 K,再通 一段時間氮氣。
方案一:從定性觀察角度判斷
(1)實驗時 A 處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
(2)若猜想①成立,B、D 處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填序號)。
a.B 中變渾濁,D 處能點燃 b.B 中變渾濁,D 處不能點燃
c.B 中無明顯實驗現(xiàn)象,D 處能點燃 d.B 中無明顯實驗現(xiàn)象,D 處不能點燃
方案二:從定量計算角度判斷
取一定量炭粉和 4g 氧化銅的混合物進行實驗,并測定表格中的四個數(shù)據(jù):
(3)若猜想②成立,則理論上(m4-m3)___________(m1-m2)(選填“<”、“>”或“=”)。
(4)若猜想③成立且 CuO 全部轉(zhuǎn)化成 Cu,則參加反應的碳的質(zhì)量 m 的取值范圍是 ___________。
(交流反思)實驗開始前緩緩通入氮氣的目的是___________。
【答案】C+2CuO 2Cu+CO2↑ CO 和 CO2 A 中黑色固體逐漸變紅 c = 0.3g<m<0.6g 排出裝置內(nèi)空氣,防止加熱時發(fā)生危險,防止空氣中成分干擾 A、B、C 的質(zhì) 量變化。
【解析】
碳與氧化銅在高溫的條件下反應生成銅和二氧化碳,故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寫為:C+2CuO 2Cu+CO2↑;
碳燃燒時可能生成 CO2 ,也可能生成 CO,則碳燃燒時也可能同時生成CO 和 CO2,故填CO 和 CO2;
裝置A中碳與氧化銅在高溫的條件下反應生成銅和二氧化碳,可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A 中黑色固體逐漸變紅,故填A 中黑色固體逐漸變紅;
若猜想①成立,CO不與澄清石灰水反應,在D處CO被點燃,所以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B 中無明顯實驗現(xiàn)象,D 處能點燃,故填c;
若猜想②成立,反應后生成的氣體只有CO2,則m4-m3是裝置B吸收的二氧化碳的質(zhì)量,m1-m2是裝置A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質(zhì)量,理論上應該相同,故填=;
解:設氧化銅與碳反應生成一氧化碳消耗碳的質(zhì)量為x
x 4g
12:80=x:4g
x=0.6g
設氧化銅與碳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消耗碳的質(zhì)量為y
12:160=y:4g
y=0.3g
參加反應的碳的質(zhì)量 m 的取值范圍是0.3g<m<0.6g,故填0.3g<m<0.6g;
實驗開始前緩緩通入氮氣可以排出裝置內(nèi)空氣,防止加熱時發(fā)生危險,同時防止空氣中成分CO2干擾 A、B、C 的質(zhì)量變化,故填排出裝置內(nèi)空氣,防止加熱時發(fā)生危險,防止空氣中成分干擾 A、B、C 的質(zhì)量變化。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些銅制品在空氣中久置,表面會生成綠色的銅銹(又稱銅綠)。某化學興趣小組設計并進行如下實驗,以探究銅銹的組成和銅生銹的條件。
Ⅰ.探究銅銹的組成
(查閱資料)①銅銹受熱易分解 ②硫酸銅粉末遇水由白色變?yōu)樗{色
(進行實驗)興趣小組同學從銅器上取下適量的干燥銅銹,按下圖所示裝置實驗(部分夾持裝置已略去)。觀察到B中白色粉末變?yōu)樗{色,C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解釋與結(jié)論)
(1)C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
(2)依據(jù)以上現(xiàn)象分析,銅銹中一定含有的元素為銅和________(填元素名稱)。
Ⅱ.探究銅生銹的條件
(提出猜想)根據(jù)銅銹的組成推測,銅生銹可能與CO2、H2O和O2有關(guān)。
(進行實驗)興趣小組同學取直徑、長度均相同的銅絲,打磨光亮,并設計了如下圖所示的5個實驗,一周后觀察到的實驗現(xiàn)象如下表:
(解釋與結(jié)論)
(3)實驗中都使用了經(jīng)煮沸并迅速冷卻的蒸餾水,“煮沸并迅速冷卻”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4)得出“銅生銹一定與CO2有關(guān)”的結(jié)論,依據(jù)的兩個實驗是___________(填編號)。
(5)對比實驗②和③,得出的結(jié)論是_____________。
(6)為驗證猜想,請在圖中將實驗⑤補充完整_____________。
(7)由上述實驗可推知,銅生銹的條件是_____________。
(反思與應用)
(8)結(jié)合上述實驗,你對日常生活中保存銅制品的建議是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第三組同學進行“影響可燃物燃燒劇烈程度的因素”的探究按下表進行燃燒實驗,記錄反應現(xiàn)象
(1)實驗的現(xiàn)象還有________;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
(2)欲證明可燃物燃燒劇烈程度與氧氣的濃度有關(guān),需進行的對比實驗為_________(填序號);通過實驗和對比,可得出的結(jié)論是_________。
(3)相同條件下,氧氣濃度還會影響可燃物是否完全燃燒,舉例說明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氯元素的原子結(jié)構(gòu)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氯原子第一電子層7個電子
B. 氯原子在化學反應中容易失去電子
C. 氯原子核內(nèi)有17個質(zhì)子
D. 氯與鋁形成物質(zhì)的化學式為 Al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資源、能源與環(huán)境已成為人們?nèi)找骊P(guān)注的問題
(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____,是不可再生能源。汽油中加入乙醇作汽車燃料可節(jié)省石油資源,寫出乙醇燃燒的化學方程式____。
(2)汽車尾氣中含有一氧化氮和二氧化硫,會污染大氣。請寫出這兩種氣體的化學式并標出氮、硫元素的化合價____、____。
(3)下列行為會增加空氣中PM2.5的是____。
A.治理工地揚塵 B.電廠排放煤煙 C.使用公共自行車 D.禁止焚燒秸稈
(4)氫氣是未來的能源,目前尚不能廉價制取。實驗室用鋅與稀硫酸反應制得0.4g氫氣,至少需要消耗鋅的質(zhì)量是多少?(寫出計算過程)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1)甲烷、乙醇都是生活中常用的燃料。植物的殘體在隔絕空氣的情況下就會產(chǎn)生甲烷;而乙醇主要靠人類利用高粱、玉米和薯類發(fā)酵等方法制造。據(jù)報道,科學家已經(jīng)找到利用甲烷與其他物質(zhì)反應制造乙醇的新途徑。
①甲烷和乙醇都屬于_______(填“混合物”或“化合物”);
②乙醇的化學式為______;
③甲烷完全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
(2)許多家庭做飯用罐裝的“煤氣”作燃料,罐中所裝的是液化石油氣,它是石油化工的一種產(chǎn)品。石油屬于______能源(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若廚房失火時,要移走“煤氣罐”,這是利用了____原理滅火。
(3)當今社會,隨著汽車用量的急劇增加,能源和環(huán)保問題日趨嚴峻,研究以太陽能、氫能等新型能源為動力的汽車迫在眉睫。氫燃料汽車使用過程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從環(huán)保的角度認為,使用氫燃料汽車最突出的優(yōu)點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結(jié)合如圖所示實驗,回答有關(guān)問題:
A.分子的性質(zhì) B.二氧化碳的性質(zhì)
C.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
(1)實驗A中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_____。
(2)實驗B說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質(zhì)是_____。
(3)實驗C裝置的不足之處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為了比較鋁與相同pH的稀鹽酸和稀硫酸反應的快慢,某化學興趣小組做了如下的探究實驗:
(1)x=_____;
(2)實驗過程中,發(fā)現(xiàn)鋁與稀鹽酸反應更加劇烈,同學們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試管Ⅰ中氯離子對反應起了促進作用;
猜想二:試管Ⅱ中_______對反應起了阻礙作用;
猜想三:以上兩種猜想同時成立.
為了驗證上述猜想是否正確,向試管Ⅰ中加入少量硫酸鈉,向試管Ⅱ中加入少量____(填序號),作對比試驗.
A、硫酸銅 B、氯化鈉 C、濃鹽酸
(3)通過(2)中的對比試驗,觀察到試管Ⅰ中反應快慢無明顯變化,試管Ⅱ中反應明顯加劇,則猜想_____成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圖象能正確反映對應變化關(guān)系的是( )
A.足量紅磷在密閉容器中燃燒 | B.常溫下,稀釋KOH 溶液 | C.向等質(zhì)量的Mg和Zn中分別加入等質(zhì)量等濃度的稀鹽酸 | D.將鐵釘加入一定量的硫酸銅溶液中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