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cessing math: 100%
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3.檢驗NaOH變質程度的實驗方案設計(解題步驟和方法):
步驟1:(除盡溶液中的碳酸鈉)取樣,加入過量的氯化鈣溶液.(注意:不能引入氫氧化鈉也不能反應掉氫氧化鈉)
步驟2:(再檢驗溶液中是否有氫氧化鈉)將步驟1所得物質過濾(或靜置),向濾液(或上清液)中再加入酚酞等溶液.

分析 根據氫氧化鈉變質就是生產碳酸鈉,檢驗變質的程度就是檢驗是否含有氫氧化鈉,關鍵是先檢驗并除去碳酸鈉,注意不能生成氫氧化鈉,檢驗氫氧化鈉可以使用酚酞試液,據此解答.

解答 解:步驟1、首先加入氯化鈣溶液,檢驗并除去碳酸鈉,注意加入的試劑不能與碳酸鈉反應生成氫氧化鈉,且加入的試劑不能與氫氧化鈉反應,故填:碳酸鈉;氯化鈣;氫氧化鈉;氫氧化鈉;
步驟2、要檢驗是否含有氫氧化鈉,可以向反應后的溶液中加入酚酞試液,故填:氫氧化鈉,酚酞.

點評 本題考查的是變質氫氧化鈉成分的實驗探究,解答本題的關鍵是掌握物質的性質以及物質間反應的實驗現象.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正確的化學實驗操作對實驗結果、人身安全非常重要.如圖中的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
A.
傾倒液體
B.
探究空氣中氧氣體積分數
C.稱量質量D.
稀釋濃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4.根據如圖裝置,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1)裝置圖中儀器a的名稱為集氣瓶;
(2)采用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制取較純凈的氧氣,可選用的發(fā)生裝置和收集裝置的組合是AD,反應方程式為:2KClO3MnO2_2KCl+3O2↑;
(3)制取二氧化碳最好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C,該裝置與另一個可選用的裝置相比,其主要優(yōu)點是可以隨時控制反應的發(fā)生與停止.檢驗該氣體收集滿的方法是用燃著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木條熄滅,則二氧化碳已集滿;
(4)若用G裝置采用排空法收集氫氣,氫氣應從c(選“b”或“c”)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為了得到較純凈的氮氣,某同學采用燃燒法除去一瓶空氣中的氧氣,下列物質最適宜選用的是( �。�
A.木炭B.紅磷C.鐵絲D.蠟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類推是學習化學的一種重要方法,下列類推正確的是( �。�
A.金剛石和石墨都是碳的單質,金剛石十分堅硬,則石墨也十分堅硬
B.化合物都是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一定是化合物
C.金屬元素原子最外層電子數一般少于四個,某元素原子最外層電子數少于四個一定是金屬元素的原子
D.原子和分子均是微觀粒子,原子在化學變化中不能再分,但分子在化學變化中可以再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4.已知木炭粉(假設木炭粉中不含雜質)和氧化鐵粉末在加熱條件下能發(fā)生化學反應,某興趣小組對該反應展開了如下的探究活動.
【查閱資料】將CO通入氯化鈀溶液中,會出現黑色沉淀.氫氧化鈉溶液能充分吸收二氧化碳.氧化鐵能溶于鹽酸中.
【實驗過程】同學們設計了如圖所示裝置(部分夾持儀器已略去).

(1)探究反應中產生氣體的成分:
稱取9.0g氧化鐵和1.2g木炭粉,混合均勻后進行實驗.打開止水夾a通一段時間的氮氣后,關閉a.再對木炭粉和氧化鐵粉末的混合物加熱一段時間,觀察到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氯化鈀溶液中出現黑色固體.木炭與氧化鐵粉末反應一定生成了CO和CO2 氣體;E處酒精燈的作用是處理尾氣;B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OH)2+CO2═CaCO3↓+H2O;加熱前通一段時間氮氣的原因是排凈裝置內空氣以防止空氣中的氧氣和木炭粉反應生成CO或CO2而干擾實驗結果.
(2)探究反應后剩余固體的成分:
【提出猜想】
猜想1:只含有鐵; 猜想2:含有鐵和木炭;猜想3:含有鐵和氧化鐵; 猜想4:含有鐵、木炭和氧化鐵.
【實驗驗證】
該小組同學測得剩余固體質量后,將剩余固體置于燒杯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鹽酸,固體全部
溶解且有大量氣泡出現,猜想不成立的是2和4.若剩余固體質量為6.6g,則剩余固體中含有的物質為Fe、Fe2O3、剩余固體成分的質量是5.6gFe、1gFe2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臭氧的化學式是O3,在通常狀況下是淡藍色、有魚腥味的氣體,O3的氧化能力比O2強得多,能跟許多物質發(fā)生劇烈的化學反應.若將O2通過臭氧發(fā)生器,在無聲放電條件下,從臭氧發(fā)生器出來的O2中含有約3%的O3
(1)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帶盛有臭氧的集氣瓶中,可以看到的現象是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2)寫出在臭氧發(fā)生器中 O2轉化為O3的符號表達式3O2_2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8.有一包白色固體可能含碳酸鈉、硫酸鈉、硝酸鋇、氫氧化鈉中的一種或幾種.某化學興趣小組為探究其成分做了以下實驗:
Ⅰ.取少量固體于燒杯中,逐漸加水并不斷攪拌,燒杯內固體的質量隨加入水的質量的變化如圖1所示;
Ⅱ.取少量B點時的清液于試管中,滴加酚酞溶液,酚酞溶液不變色;
Ⅲ.繼續(xù)向燒杯中滴加稀硝酸并不斷攪拌,燒杯內固體的質量隨加入稀硝酸的質量的變化如圖2所示.

(1)BC段可觀察到的現象是固體部分溶解,有氣泡產生;
(2)原白色固體中一定含有碳酸鈉、硫酸鈉、硝酸鋇;
(3)D點時,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質是硝酸鈉、硝酸鋇、硝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實驗室廢棄液中含一定量的AgNO3.興趣小組同學回收金屬銀的流程如下:

請認真分析以上流程,回答下列問題
(1)選擇a.甲同學認為用鐵,乙同學認為用銅,你認為甲(選填“甲”或“乙”),則加入a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Fe+2AgNO3=Fe(NO32+2Ag.金屬混合物B所含的物質有Ag、Fe(填化學式).
(2)加入過量a的目的是把AgNO3中的銀全部置換出來.
(3)金屬混合物B與H2SO4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Fe+H2SO4=FeSO4+H2↑.
(4)要驗證Fe、Cu、Ag三種金屬的活動順序,下列選用的試劑能達到實驗目的是②④(填序號).
①Fe、Cu、Ag、稀H2SO4 ②CuSO4溶液、Fe、Ag
③FeSO4溶液、Cu、Ag          ④FeSO4溶液、Cu、AgNO3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