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同學們正在化學實驗室完成“實驗活動6--酸、堿的化學性質(zhì)”
【實驗目的】
加深對酸和堿的主要性質(zhì)的認識.
【實驗探究】
A組:在試管中加入約2mL硫酸銅溶液,然后滴入幾滴氫氧化鈉溶液,觀察現(xiàn)象.然后再向試管中加入適量稀鹽酸,振蕩.能證明酸和堿能夠發(fā)生反應的實驗現(xiàn)象是藍色沉淀溶解.
B組:(沒有仔細閱讀實驗步驟)在試管中加入約2mL硫酸銅溶液,然后倒入氫氧化鈉溶液.觀察到有藍色沉淀產(chǎn)生,溶液由藍色變?yōu)闊o色.然后滴加幾滴稀鹽酸,沒有觀察到明顯現(xiàn)象.十分疑惑,猜測所加稀鹽酸變質(zhì).
【討論交流】
A、B兩組仔細比較試管,嘗試解釋實驗結果.
(1)A組對B組實驗中“滴加幾滴稀鹽酸,沒有觀察到明顯現(xiàn)象”作出了猜想(用化學方程式表示)HCl+NaOH═NaCl+H2O.然后,A組用pH試紙快速證明了自己的猜想,操作是用玻璃棒蘸取上層待測液,涂在pH試紙上,將顯示的顏色與標準比色卡對照.
(2)B組明白了,于是在試管中繼續(xù)滴加試劑:鹽酸溶液,觀察到了明顯的現(xiàn)象.
(3)再次對比A、B組試管,同學們發(fā)現(xiàn)兩支試管中溶液的顏色明顯不同,解釋是所加的氫氧化鈉的量不同.
【反思評價】
A組與B組同學所用試劑一樣,但實驗結果不同,最主要的原因是所加試劑的量不同.
實驗活動結束了,同學們深刻體會到仔細閱讀實驗步驟是獲得試驗成功的重要保證.

分析 根據(jù)酸堿的性質(zhì)以及物質(zhì)間反應的實驗現(xiàn)象進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 解:【實驗探究】
A組:在試管中加入約2mL硫酸銅溶液,然后滴入幾滴氫氧化鈉溶液,能產(chǎn)生藍色沉淀.然后再向試管中加入適量稀鹽酸,振蕩.藍色沉淀溶解,能證明酸和堿能夠發(fā)生反應,故填:藍色沉淀溶解.
【討論交流】
(1)A組對B組實驗中“滴加幾滴稀鹽酸,沒有觀察到明顯現(xiàn)象”可能是因為溶液中含有氫氧化鈉,加入的少量鹽酸只與溶液中含有的氫氧化鈉反應,而沒有與氫氧化銅反反應.使用pH試紙測定溶液的pH,用玻璃棒蘸取上層待測液,涂在pH試紙上,將顯示的顏色與標準比色卡對照,故填:HCl+NaOH═NaCl+H2O;用玻璃棒蘸取上層待測液,涂在pH試紙上,將顯示的顏色與標準比色卡對照.
(2)B組在試管中繼續(xù)滴加鹽酸,能觀察到明顯的現(xiàn)象,故填:鹽酸.
(3)根據(jù)AB組實驗可以看出,A中加入的是少量的氫氧化鈉,而B中倒入的是大量的氫氧化鈉,故填:所加的氫氧化鈉的量不同.
【反思評價】
A組與B組同學所用試劑一樣,但實驗結果不同,最主要的原因是所加試劑的量不同,故填:所加試劑的量不同.

點評 本題考查的是常見的酸和堿的性質(zhì)探究,完成此題,可以依據(jù)已有的知識進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3.通過一年的化學學習,你已經(jīng)掌握了實驗室制取氣體的有關規(guī)律,如圖所示是老師提供的一些實驗裝置,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裝置圖中標號儀器的名稱:②集氣瓶.
(2)若用G來收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應從a 進(選“a”或“b”),制取二氧化碳最好選擇的發(fā)生裝置是C (選擇“B”或“C”),與另一個裝置相比,其主要優(yōu)點是可以控制反應的開始與結束(隨開隨用,隨關隨停).
(3)實驗室選用A裝置并在試管口加一團棉花可制取氧氣,化學反應方程式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4)通過查閱資料得知:氨氣(NH3)是一種密度比空氣小且極易溶于水的氣體,其水溶液稱為氨水.小楓同學用加熱氯化銨和氫氧化鈣的固體混合物來制取氨氣,他應選擇的發(fā)生裝置是A,收集裝置是E (填字母編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4.用化學用語表示:
(1)2個碳原子2C; 
(2)鎂離子Mg2+; 
(3)人體中含量最多的物質(zhì)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化學在生產(chǎn)、生活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請運用化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凈水時常用到明礬,其作用是吸附水中懸浮的顆粒,形成較大顆粒而沉降.
(2)水常用來配制各種溶液,食鹽水中的溶質(zhì)為NaCl(寫化學式).
(3)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常用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10%~20%的食鹽水來選種.現(xiàn)配制300g 15%食鹽水,需要食鹽的質(zhì)量為45g.
(4)不用鋼罐車運輸稀硫酸的原因(用方程式表示)Fe+H2SO4=FeSO4+H2↑,基本反應類型是置換反應.
(5)區(qū)別蒸餾水和硬水兩瓶液體的方法有多種.小張采用的方法是:分別取樣于蒸發(fā)皿中,加熱蒸干,有固體析出的是硬水.你還可用加肥皂水來鑒別.
(6)ClO2是代替氯氣(Cl2)的新一代飲用水的消毒劑,受熱或遇光照時二氧化氯易分解生成兩種單質(zhì),二氧化氯受熱分解時的化學方程式2ClO2$\frac{\underline{\;光照\;}}{\;}$Cl2↑+2O2↑.
(7)徒步旅行,經(jīng)常需要在野外過夜.搭建帳篷的撐桿多為鋁合金.不采用金屬鐵作為撐桿的原因是:鐵與O2和H2O同時接觸易發(fā)生銹蝕.鋁的活動性比鐵強,但鋁在空氣中卻表現(xiàn)出良好的抗腐蝕性能,請用化學方程式表述其原因4Al+3O2═2Al2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8.“低碳生活”倡導低能量、低消耗,主要是為了減少CO2(填化學式)的排放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7.控制一定條件,F(xiàn)e2+、H2O2能用于處理含某類有機污染物(用p-CP表示)的廢液.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在老師的指導下,對該反應中的“一定條件”進行如下的探究.
探究活動一:Fe2+、H2O2處理有機廢液的可行性實驗
取一定量已知p-CP含量的有機廢液(15℃,下稱試樣),進行如下實驗:

(1)若步驟①測得試樣的pH大于7,則步驟③中欲使試樣的pH小于7,可加入b(填標號).
a.NaOH溶液        b.稀HCl           c.NaCl溶液        d.水
(2)步驟④有多個反應發(fā)生,其中產(chǎn)生氧氣的化學方程式為2H2O2═2H2O+O2↑.
(3)實驗測得試樣中p-CP的含量明顯減少.請設計一個對比實驗證明試樣中p-CP含量的減少與產(chǎn)生氧氣的反應無關:取樣,加入MnO2和H2O2溶液,測得p-CP含量沒有變化(或取樣,通入氧氣,測得p-CP含量沒有變化).
探究活動二:影響Fe2+、H2O2處理有機廢液的因素探究
將四份相同的試樣,控制不同的實驗條件(即調(diào)節(jié)溫度為25℃或40℃、pH為10或3),加入Fe2+和H2O2溶液,分別測定試樣中p-CP含量隨時間的變化情況,所得數(shù)據(jù)如下表示.
實驗編號溫度/℃pH測得p-CP的含量隨時間變化的關系圖
a2510
b253
c403
d4010
(4)為探究pH對Fe2+、H2O2處理p-CP的反應快慢影響,可比較實驗a(填實驗編號,下同)和b或c和d.從兩組實驗對比中得到的結論是pH越小,F(xiàn)e2+、H2O2處理p-CP的反應速率越快;.
(5)比較實驗b和c,可以得到的結論是溫度越高,F(xiàn)e2+、H2O2處理p-CP的反應速率越快.
(6)實驗a和d說明pH=10時,F(xiàn)e2+、H2O2處理p-CP的反應不發(fā)生.
(7)實驗時需在不同時間從反應器中取樣,并使所取樣品中反應立即停止下來.根據(jù)實驗獲得的結論,寫出一種迅速停止反應的方法:往樣品中加入氫氧化鈉使溶液的pH等于10(或快速降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4.如圖是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裝置,請根據(jù)實驗回答問題:
(1)先用彈簧夾夾住乳膠管,將燃著的紅磷立即伸入盛有少量水的集氣瓶中,并把塞子塞緊,可觀察到的實驗現(xiàn)象是什么?紅磷燃燒,產(chǎn)生大量白煙,放出大量的熱待紅磷熄滅,打開彈簧夾又可觀察到什么現(xiàn)象?燒杯中的水進入集氣瓶,集氣瓶內(nèi)水面上升,約占集氣瓶中空氣體積的五分之一寫出反應的符號表達式4P+5O2$\frac{\underline{\;點燃\;}}{\;}$2P2O5
(2)燃燒結束后,集氣瓶內(nèi)剩余的氣體主要是氮氣.由本實驗可推知氮氣的物理性質(zhì)和化學性質(zhì)是什么?物理性質(zhì):無色、不易溶于水化學性質(zhì):氮氣不與紅磷反應(或不支持燃燒)
(3)實驗完畢,若進入集氣瓶中水的體積不到總容積的$\frac{1}{5}$,你認為導致這一結果的原因可能是紅磷的量不足、裝置漏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1.將一只干冷的燒杯罩在蠟燭火焰的上方,燒杯內(nèi)壁有水霧出現(xiàn),能證明蠟燭燃燒產(chǎn)物中有水生成;取下燒杯,迅速向燒杯內(nèi)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蕩,石灰水變渾濁能證明蠟燭燃燒產(chǎn)物中有二氧化碳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下列各組元素中,都屬于金屬元素的是( 。
A.Na、F、MgB.K、Ca、NeC.Si、N、PD.Cu、Ag、A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