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請根據(jù)本題A、B、C三圖回答下列問題.

(1)a的名稱是長頸漏斗
(2)寫出錐形瓶內(nèi)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
(3)錐形瓶內(nèi)的反應進行較長時間后,用燃著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火焰仍不熄滅的原因是長頸漏斗的下端未伸入液面以下,氣體逸出
(4)如圖B所示,將一瓶二氧化碳氣體慢慢倒入放有蠟燭的燒杯中,發(fā)現(xiàn)上層蠟燭先熄滅,其原因為因上層燃著的蠟燭先接觸倒入的二氧化碳
(5)某同學有設計了如圖C化學小實驗,過一會兒你可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上層蠟燭先熄滅,下層蠟燭后熄滅.

分析 (1)認識常見儀器的名稱;
(2)根據(jù)稀鹽酸與碳酸鈣的反應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3)在制取氣體時,長頸漏斗在使用時長頸漏斗的頸應伸入液面以下.
(4)觀察裝置,看在傾倒二氧化碳時,氣體先接觸哪個蠟燭;
(5)蠟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并放出熱量,二氧化碳受熱密度比空氣小而上升,使燒杯上部充滿二氧化碳;通過上述實驗得到的滅火原理是隔絕空氣或氧氣.

解答 解:(1)a是長頸漏斗;故填:長頸漏斗;
(2)儀器A中,稀鹽酸與石灰石反應生成了氯化鈣、二氧化碳氣體和水,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CO3+2HCl═CaCl2+H2O+CO2↑.故填:CaCO3+2HCl═CaCl2+H2O+CO2↑;
(3)錐形瓶內(nèi)的反應進行較長時間后,用燃著的火柴放在集氣瓶口,火焰仍不熄滅的原因是:長頸漏斗的下端未伸入液面以下,氣體逸出;故填:長頸漏斗的下端未伸入液面以下,氣體逸出;
(4)通過觀察裝置可以發(fā)現(xiàn),在傾倒二氧化碳時,氣體會先接觸上層的蠟燭,二氧化碳可以滅火.故答案為:因上層燃著的蠟燭先接觸倒入的二氧化碳;
(5)蠟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并放出熱量,二氧化碳受熱密度比空氣小而上升,使燒杯上部充滿二氧化碳,故可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上層蠟燭先熄滅,下層蠟燭后熄滅;故填:上層蠟燭先熄滅,下層蠟燭后熄滅.

點評 驗證二氧化碳的密度時,應沿燒杯壁將二氧化碳倒入,否則上層的蠟燭會熄滅,得不到正確的結(jié)果.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某班同學在做測定白磷燃燒前后質(zhì)量變化情況實驗,實驗裝置如下圖.
(1)他們是用熱玻璃管引燃的方法點燃白磷的,你還能想出其他的辦法點燃白磷嗎?請寫出一種用透鏡照射.
(2)實驗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瓶內(nèi)的現(xiàn)象白磷燃燒,冒出大量的白煙.
(3)在實驗過程中有三位同學的氣球出現(xiàn)了不同的情況:
甲同學在實驗過程中發(fā)現(xiàn)氣球開始變大,然后慢慢癟下去;
乙同學的氣球被氣浪沖出,他撿起氣球后扎好繼續(xù)做實驗;
丙同學的氣球卻始終沒有發(fā)生變化.
由此你認為誰的實驗會成功?甲同學.
(4)若三位同學都把稱量后的錐形瓶倒立在水中,則它們的錐形瓶中都有水進入嗎?甲乙的有;而且乙的錐形瓶內(nèi)水位最高.
(5)看到三位同學的實驗結(jié)果,丁同學想:要使實驗的成功率比較高,我寧愿選擇不生成氣體的、不與空氣反應的藥品,如:鐵和硫酸銅、氫氧化鈉和硫酸銅.(請你幫他選擇兩組實驗的藥品,提示:可以填寫藥品的化學式,也可以填寫藥品的名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取用一定量的液體,應選用下列儀器中的( 。
A.試管B.量筒C.漏斗D.玻璃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鋁和稀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Al+3H2SO4═Al2(SO43+3H2↑;鋁和稀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Al+6HCl═2AlCl3+3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為驗證鐵、銅、鋁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可選用的一組物質(zhì)是( 。
A.AlCl3溶液、Cu、FeSO4溶液B.CuSO4溶液、Fe、AlCl3溶液
C.AlCl3溶液、Fe、CuD.Al、Cu和AgNO3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如圖是某同學設計的實驗室制取氣體和驗證性質(zhì)的儀器或裝置圖.

(1)儀器B的名稱長頸漏斗.
(2)實驗室常用碳酸鈣和稀鹽酸制取二氧化碳氣體,發(fā)生裝置可選擇圖中的ABEF(填儀器字母)進行組裝,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CO3+2HCl═CaCl2+H2O+CO2↑.
(2)用上述你所選擇的裝置還能制取的氣體是氧氣;化學方程式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3)若補充一種儀器酒精燈(填儀器名稱),就能利用上述儀器和氯酸鉀制取氧氣了,你選擇的儀器組合是ACE,反應化學方程式為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
(4)該同學把二氧化碳氣體通入H裝置中,實驗現(xiàn)象為溶液由紫色變?yōu)榧t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O2+H2O═H2CO3,然后他對試管中的溶液加熱,實驗現(xiàn)象是溶液紅色變?yōu)樽仙,反應的化學方程式H2CO3═CO2↑+H2O.
(5)該同學改用J裝置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氣體,請在圖中將導管補畫完整,用該裝置收集,證明二氧化碳氣體收集滿的方法是用燃著的木條靠近J瓶b導管口;
收集滿后他取下雙孔橡皮塞,將瓶中的氣體沿I裝置燒杯左側(cè)內(nèi)壁緩慢倒入,觀察到的現(xiàn)象
是燃著的蠟燭由下至上依次熄滅,這些現(xiàn)象說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質(zhì)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化學性質(zhì)不能燃燒,不支持燃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3.在鹽酸和氫氧化鈉反應的過程中,如圖是利用數(shù)字化傳感器得到的溶液pH變化圖象.
(1)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aOH+HCl=NaCl+H2O;
(2)當溶液呈中性時,所消耗氫氧化鈉溶液的體積是10mL;
(3)圖中b點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質(zhì)是NaOH和NaCl;
(4)把兩者液體混合時出現(xiàn)了氣泡,用方程式表示:Na2CO3+2HCl═2NaCl+H2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0.硫在氧氣中燃燒可生成二氧化硫,若生成m個SO2分子,則參加反應的氧原子個數(shù)為2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如圖是制取二氧化碳并進行有關物質(zhì)的性質(zhì)實驗的裝置,請根據(jù)要求回答有關問題.

(1)寫出下列裝置中的化學方程式:
裝置A:CaCO3+2HCl=CaCl2+H2O+CO2↑;裝置G:Fe2O3+3CO$\frac{\underline{\;高溫\;}}{\;}$2Fe+3CO2
(2)實驗過程中裝置B中的現(xiàn)象是液體由紫色變紅色;裝置F的作用為檢驗二氧化碳是否被除凈.
(3)將A中的稀鹽酸不斷滴入大理石后,應先點燃D (選填D或G)處的酒精燈.
(4)充分反應前后G、H裝置的質(zhì)量分別表示于下表中:
GH
反應前(g)57.840.2
反應后(g)55.444.6
則樣品中氧化鐵的質(zhì)量為8g.
(5)該裝置有一處明顯的不足,請給出改進的具體措施添加尾氣處理裝.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