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認識常見儀器的名稱;
(2)根據(jù)稀鹽酸與碳酸鈣的反應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3)在制取氣體時,長頸漏斗在使用時長頸漏斗的頸應伸入液面以下.
(4)觀察裝置,看在傾倒二氧化碳時,氣體先接觸哪個蠟燭;
(5)蠟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并放出熱量,二氧化碳受熱密度比空氣小而上升,使燒杯上部充滿二氧化碳;通過上述實驗得到的滅火原理是隔絕空氣或氧氣.
解答 解:(1)a是長頸漏斗;故填:長頸漏斗;
(2)儀器A中,稀鹽酸與石灰石反應生成了氯化鈣、二氧化碳氣體和水,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CO3+2HCl═CaCl2+H2O+CO2↑.故填:CaCO3+2HCl═CaCl2+H2O+CO2↑;
(3)錐形瓶內(nèi)的反應進行較長時間后,用燃著的火柴放在集氣瓶口,火焰仍不熄滅的原因是:長頸漏斗的下端未伸入液面以下,氣體逸出;故填:長頸漏斗的下端未伸入液面以下,氣體逸出;
(4)通過觀察裝置可以發(fā)現(xiàn),在傾倒二氧化碳時,氣體會先接觸上層的蠟燭,二氧化碳可以滅火.故答案為:因上層燃著的蠟燭先接觸倒入的二氧化碳;
(5)蠟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并放出熱量,二氧化碳受熱密度比空氣小而上升,使燒杯上部充滿二氧化碳,故可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上層蠟燭先熄滅,下層蠟燭后熄滅;故填:上層蠟燭先熄滅,下層蠟燭后熄滅.
點評 驗證二氧化碳的密度時,應沿燒杯壁將二氧化碳倒入,否則上層的蠟燭會熄滅,得不到正確的結(jié)果.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AlCl3溶液、Cu、FeSO4溶液 | B. | CuSO4溶液、Fe、AlCl3溶液 | ||
C. | AlCl3溶液、Fe、Cu | D. | Al、Cu和AgNO3溶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G | H | |
反應前(g) | 57.8 | 40.2 |
反應后(g) | 55.4 | 44.6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