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實驗室部分裝置如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1)儀器X的名稱是;
(2)實驗室若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發(fā)生裝置應選擇 , 該裝置中缺少的一種實驗用品是 , 該反應的符號表達式為。
(3)若要制備幾瓶CO2 , 并在制取過程中便于補充稀鹽酸,發(fā)生裝置應選擇;
(4)①寫出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符號表達式
②下列哪些方法可檢驗二氧化碳已收集滿 (填序號);
A.將點燃的木條伸至集氣瓶中部
B.將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棒伸至集氣瓶口
C.將點燃的木條伸至集氣瓶口
D.將帶火星的木條伸至集氣瓶口
(5)實驗室通過加熱亞硝酸鈉和氯化銨的混合溶液的方法制取并收集純凈的N2時,應選擇組合而成的裝置;
(6)小明選用片狀的雞蛋殼和食醋反應來制取二氧化碳,并利用礦泉水瓶、玻璃杯、橡皮塞、導管、止水夾等組裝了如下圖所示甲、乙氣體發(fā)生裝置。比較甲、乙裝置,甲裝置的優(yōu)點是 (填序號)。

A.反應過程中可以添加固體藥品
B.可以控制反應的發(fā)生與停止
C.可控制反應速率

【答案】
(1)集氣瓶
(2)B,棉花團,
(3)C
(4),BC
(5)DH
(6)B
【解析】(1)儀器X是集氣瓶;(2)高錳酸鉀制氧氣就需要加熱,發(fā)生裝置選擇B;加熱高錳酸鉀時,試管口要放一團棉花,是為了防止高錳酸鉀粉末進入導管,否則水會變紅色;高錳酸鉀受熱分解生成錳酸鉀和二氧化錳和氧氣,反應的符號表達式為:KMnO4 K2MnO4+MnO2+O2;(3)若要制備多瓶CO2,制取二氧化碳較多,則須選擇較大的反應容器錐形瓶,用大理石和稀鹽酸常溫反應制取二氧化碳,屬于固液常溫型,可用長頸漏斗隨時添加鹽酸,故發(fā)生裝置應選擇 C;(4)①大理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鈣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化學方程式是CaCO3+HCl→CaCl2+H2O+CO2;②驗滿二氧化碳用點燃的木條放于集氣瓶口,觀察木條是否熄滅進行判斷,另外二氧化碳溶于水顯酸性,可以使石蕊試紙變紅,所以選BC;(5)實驗室通過加熱亞硝酸鈉和氯化銨的混合溶液的方法制取氮氣,則須選擇D發(fā)生裝置,氮氣難溶于水,屬于收集較純凈的N2時,可用排水法;(5)雞蛋殼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可與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所以小明同學可選用片狀的雞蛋殼和食醋(含有醋酸) 反應來制取二氧化碳,甲裝置的優(yōu)點是可通過上下移動。
所以答案是:集氣瓶、B;棉花團;KMnO4 K 2 MnO4 + MnO2 + O 2;C;CaCO3 + HCl →CaCl2 + H2O + CO2;BC;DH;B。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亞硝酸鈉(NaNO2)外觀與食鹽相似,有咸味,區(qū)別它們的方法是隔絕空氣加熱,沒有變化的是食鹽,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產生的是亞硝酸鈉,產生的這種氣體可能是( )

A. SO2B. NO2C. N2D. N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溶液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 溶液中一定含有水

B. 溶液是均一、穩(wěn)定的混合物

C. 溶液一定是液態(tài)的

D. 只有固體和液體可以作為溶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對實驗現(xiàn)象的描述,正確的是()

A. 紅磷在氧氣中燃燒,產生大量的白霧

B. 硫在氧氣中燃燒產生微弱的淡藍色火焰,并生成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C. 向紫色石蕊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溶液變成紅色

D. 打開濃鹽酸的瓶塞時,瓶口產生白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的人均水資源量大約是世界人均水平的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與洗滌有關的做法不合理的是

A. 用洗潔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B. 用汽油洗去沾在衣服上的油漬

C. 用白醋洗去水壺中的水垢(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和氫氧化鎂)

D. 用純堿溶液洗去鐵制品表面的鐵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每組的物質中,全部都屬于混合物的是( )

A. 潔凈的空氣、雨水

B. 水銀、銀

C. 液氧、礦泉水

D. 干冰、冰水混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物質中不含有氧分子的是( 。

A. 河水B. SO2C. 空氣D. 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金屬的說法正確的是()

A. 廢舊電池隨意丟棄不會污染環(huán)境

B. 生鐵和鋼是含碳量不同的鐵合金

C. 銀的導電性比銅弱,所以用銅做導線

D. 鐵礦石在地殼中含量很多,可以隨意開采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