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cessing math: 100%
4.小宏在探究金屬性質的活動中發(fā)現(xiàn),鈉放入硫酸銅溶液中產生氣泡,溶液出現(xiàn)藍色沉淀.
【提出問題】為什么沒有析出紅色固體銅而是產生氣體?
【查閱資料】鉀、鈣、鈉等活潑金屬與水能劇烈反應產生氫氣和對應的堿.寫出鈉與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Na+2H2O=2NaOH+H2
【分析】上述出現(xiàn)藍色沉淀現(xiàn)象的原因是鈉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鈉,氫氧化鈉和硫酸銅反應生成藍色沉淀氫氧化銅
【設計實驗】(1)鈉放入硫酸銅溶液中,觀察現(xiàn)象;
(2)將鈉放在盛有23水的燒杯中,觀察現(xiàn)象;該實驗目的是對比試驗,探究產生氣體的反應物
【拓展與應用】(3)將鎂放入氯化銨溶液中加熱,觀察到的現(xiàn)象;溶液中產生大量氣泡,并聞到有刺激性氣味,該氣體可能是氨氣
(4)已知氯化銨溶液顯酸性,第(3)小題中反應生成的氣體中還含有的氣體是氨氣,驗證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的方法是把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放在容器口處,紅色石蕊試紙變藍色,說明氣體是氨氣.寫出第(3)小題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Mg+2NH4Cl=MgCl2+2NH3+H2↑..

分析 鈉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鈉和氫氣,氫氧化鈉和硫酸銅反應生成藍色沉淀氫氧化銅和硫酸鈉;
提供對比試驗可以判斷相關方面的問題;
氨氣有刺激性氣味,能使?jié)駶櫟募t色石蕊試紙變藍色.

解答 解:【查閱資料】鈉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鈉和氫氣,化學方程式為:2Na+2H2O=2NaOH+H2↑;
【分析】上述出現(xiàn)藍色沉淀現(xiàn)象的原因是:鈉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鈉和氫氣,氫氧化鈉和硫酸銅反應生成藍色沉淀氫氧化銅和硫酸鈉.
【設計實驗】(1)鈉放人硫酸銅溶液中.觀察現(xiàn)象;
(2)將鈉放在盛有23水的燒杯中,觀察現(xiàn)象;該實驗的目的是探究產生氣體的反應物,通過比較可知,氣體是由鈉和水反應產生的.
故填:對比試驗,探究產生氣體的反應物.
【拓展與應用】將鎂放入氯化銨溶液中加熱,觀察到的現(xiàn)象:溶液中產生大量氣泡,并聞到有刺激性氣味,該氣體可能是氨氣,驗證該氣體的方法是:把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放在容器口處,紅色石蕊試紙變藍色,說明氣體是氨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Mg+2NH4Cl=MgCl2+2NH3+H2↑.
故填:氨氣;把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放在容器口處,紅色石蕊試紙變藍色,說明氣體是氨氣.Mg+2NH4Cl=MgCl2+2NH3+H2↑.
答案:
【查閱資料】2Na+2H2O=2NaOH+H2↑;
【分析】鈉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鈉,氫氧化鈉和硫酸銅反應生成藍色沉淀氫氧化銅;
【設計實驗】(2)探究產生氣體的反應物;
【拓展與應用】(3)氨氣;
(4)氨氣;把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放在容器口處,紅色石蕊試紙變藍色,說明氣體是氨氣.Mg+2NH4Cl=MgCl2+2NH3+H2

點評 合理設計實驗,科學地進行實驗、分析實驗,是得出正確實驗結論的前提,因此要學會設計實驗、進行實驗、分析實驗,為學好化學知識奠定基礎.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在空氣中點燃鎂條,鎂不但能與氧氣反應生成氧化鎂,也會與氮氣反應生成氮化鎂(Mg3N2),某學習小組擬對鎂在空氣中燃燒后的固體混合物氮化鎂的質量分數(shù)進行測定,設計如下實驗裝置,并進行實驗探究:

【查閱資料】
Ⅰ.氮化鎂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鎂和氨氣
Ⅱ.堿石灰是固體氧化鈣和氫氧化鈉的混合物,常用作干燥劑,不與NH3反應
Ⅲ.2NH3+H2SO4═(NH42SO4
Ⅳ.NH3是一種極易溶于水的氣體.
【實驗步驟】①檢查裝置的氣密性;②精確稱量鎂在空氣中燃燒后的固體5.00g放入錐形瓶中,稱量裝置C,連接好裝置;③關閉活塞K,打開A中分液漏斗活塞,逐滴加入水,至樣品恰好完全反應;④打開活塞K,鼓入空氣;⑤再次稱量裝置C
請你與他們一起完成下列問題的探究:
(1)檢查該裝置氣密性的方法及現(xiàn)象是關閉活塞K及分液漏斗活塞,雙手緊握錐形瓶的外壁,觀察C瓶中有氣泡產生,說明該裝置不漏氣;
(2)裝置B和裝置D的共同作用是吸收水分,防止裝置中氣體中的水分和空氣中的水分進入C瓶;
(3)實驗步驟④鼓入空氣的作用是使產生的氨氣全部進入C瓶被濃硫酸吸收.
(4)若裝置C增重0.34g,固體混合物中MgN2的質量分數(shù)為20%;
(5)實驗證明此方法測定的結果偏低,可能原因是部分氨氣溶于水中不能完全排出(寫一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推斷題

15.圖中A~G均是初中化學常見物質,它們之間的轉化或相互反應關系均為初中常見反應,其中G屬于單質,且被稱為最理想能源,其余均為化合物,B和C物質類別相同,D、E溶于水所得溶液的pH大于7.圖中“-”表示兩端的物質能發(fā)生化學反應,“→”表示物質間存在轉化關系,反應條件、部分反應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1)寫出物質G的化學式H2;
(2)滿足圖中關系的物質F,可能屬于下列類別中①③④(填序號);
①酸        ②堿       ③鹽      ④氧化物
(3)寫出化學方程式:C→B:H2SO4+BaCl2═BaSO4↓+2HCl;
(4)D→E反應的基本反應類型為化合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碳及其化合物在生產、生活中應用廣泛.
(1)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檢驗二氧化碳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O2+Ca(OH)2=CaCO3↓+H2O.
(2)電石的主要成分碳化鈣(CaC2),遇水立即發(fā)生激烈反應,放出熱量,生成乙炔(C2H2)氣和另一種化合物,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C2+2H2O═Ca(OH)2+C2H2↑.
(3)石墨烯是從石墨材料中剝離出來,其剝離原理其實并不復雜,就像我們將寫錯的字用膠條從紙上粘下來一樣.石墨烯由碳原子組成的只有一層原子厚度的二維晶體(右圖),圖中每一個小球代表一個碳原子.它是目前發(fā)現(xiàn)的最薄、強度最大、導電導熱性能最強的一種新型納米材料.科學家甚至預言石墨烯將“徹底改變21世紀”.關于石墨烯,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C.
A.從石墨中剝離出石墨烯屬于物理變化      B.石墨烯由碳原子組成
C.石墨烯中每個碳原子連接四個六元環(huán)      D.石墨的導電性比銀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下列飲品中富含蛋白質的是( �。�
A.豆?jié){B.蘋果醋C.碳酸飲料D.綠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一種新型的甜味劑木糖醇在市場上大受歡迎.木糖醇的化學式為C5H12O5,它最大的優(yōu)勢是可以減少或者預防蛀牙.木糖醇的甜度與蔗糖相當,但熱量只有蔗糖的60%.據(jù)介紹,木糖醇是一種原產于芬蘭的天然甜味劑,后來日本從白樺樹和玉米芯等植物中提煉出這種天然甜味劑.由于木糖醇不能被細菌分解,利用它來取代甜品中的糖分,可以防止蛀牙.而在口香糖里添加木糖醇是目前國際上最為普遍的防蛀方法.
(1)木糖醇是一種有機化合物(填“有機化合物”或“無機化合物”),屬于營養(yǎng)素中的糖類,相對分子質量為152.
(2)請你設計實驗證明木糖醇中含有碳元素和氫元素.
操作現(xiàn)象結論

1.把木糖醇灼燒,再罩上一干冷的燒杯
2.迅速倒立燒杯,滴加澄清石灰水
燒杯內壁有水珠
石灰水變渾濁
木糖醇中含有氫元素
木糖醇中含有碳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學生,發(fā)現(xiàn)金屬R不在初中學到的金屬活動性順序表中,該小組為了了解R與常見金屬鋁、銅
的金屬活動性順序,進行如下探究活動;
【做出猜想】他們考慮到鋁的活動性比銅強,對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作出如下猜想
猜想一:Al>Cu>R       猜想二:Al>R>Cu    猜想三:R>Al>Cu
【查閱資料】R是一種銀白色的金屬,在R的鹽溶液中只有+2價,R的鹽溶液呈藍色;常溫下鋁的表面會形成一層致密的氧化膜,硫酸鋁、氯化鋁、硝酸鋁的溶液均為無色.
【實驗探究】為了探究哪一種猜想成立,甲、乙、丙三位同學分別針對猜想一、猜想二、猜想三設計實驗方案并展開實驗探究.
猜想主要操作主要現(xiàn)象實驗結論
猜想一打磨R絲,并將其插入到硫酸銅溶液中R絲表面覆蓋了一層紅色的物質猜想一不成立(填“成立”或“不成立”)
猜想二打磨粗細相同的R絲、鋁絲、銅絲,分別將它們插入到體積相同、溶質質量分數(shù)也相同的稀硫酸中①R絲表面產生氣泡緩慢,溶液由無色逐漸變成藍色
②鋁絲表面產生氣泡較快
③銅絲表面沒有氣泡產生
猜想二成立.
R與稀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R+H2SO4═RSO4+H2
猜想三把沒有打磨的鋁絲伸入RSO4溶液中無明顯現(xiàn)象猜想三成立
【交流反思】
究竟哪種猜想成立?三位同學經過討論交流,發(fā)現(xiàn)丙同學在實驗前沒有打磨鋁絲,這可能會導致實驗結論錯誤.于是他們先打磨鋁絲,再將其插入到丙同學做實驗用過的硫酸R 溶液中,一段時間后,溶液的顏色變淺,或褪去,進而確認猜想三不成立,猜想二成立.
【歸納總結】實驗探究后,他們總結得出:通過金屬與酸反應或金屬與鹽溶液反應可以比較金屬活動性強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下列物質的鑒別方法不正確的是( �。�
A.用稀硫酸鑒別木炭粉和鐵粉
B.用帶火星的木條鑒別二氧化碳和氮氣
C.用肥皂水鑒別氯化鈣溶液和氯化鈉溶液
D.用水鑒別碳酸鈣粉末和碳酸鈉粉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我國科學家屠呦呦因為發(fā)現(xiàn)青蒿素,獲得2015年諾貝爾醫(yī)學獎.青蒿素是治療瘧疾的特效藥,化學式可表示為C15H22O5,下列關于青蒿素的說法正確的是(  )
A.青蒿素含有42個原子B.青蒿素屬于氧化物
C.青蒿素中C、H、O的質量比是15:22:5D.青蒿素中碳元素質量分數(shù)最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