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4.實驗室常用于制取氧氣的方法有:a、加熱高錳酸鉀固體;b、用二氧化錳粉末作催化劑使過氧化氫(H2O2)溶液分解產生水和氧氣.
(1)寫出指定的儀器名稱
①試管,②酒精燈,③集氣瓶.
(2)利用如圖裝置制氧氣,裝置中發(fā)生的反應的文字表達式:高錳酸鉀$\stackrel{加熱}{→}$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該反應類型屬于分解反應.
(3)試管口向下稍傾斜的原因是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試管炸裂.
在結束實驗時要先撤離導管出水面,再熄滅酒精燈,其目的是:防止水倒吸入熱的試管,引起試管炸裂.
(4)上述實驗采用的收集方法叫排水法,因為氧氣不易溶于水;又因為氧氣密度比空氣大,還可以采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氧氣.采用后者收集氧氣時,正確的驗滿方法:將帶火星的木條放于集氣瓶口,若木條復燃則滿.

分析 (1)依據常用儀器回答;
(2)據反應原理書寫文字表達式,據反應特點判斷反應類型;
(3)據實驗注意事項分析解答;
(4)氧氣密度比空氣大、不易溶于水,所以可用向上排空氣法或排水法收集,驗滿氧氣的方法是將帶火星的木條放于集氣瓶口,觀察木條是否復燃進行判斷.

解答 解:(1)標號儀器分別是試管、酒精燈、集氣瓶;
(2)加熱高錳酸鉀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反應的文字表達式是:高錳酸鉀$\stackrel{加熱}{→}$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該反應由一種物質生成三種物質,屬于分解反應;
(3)試管口向下稍傾斜是為了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試管炸裂;在結束實驗時要先撤離導管出水面,再熄滅酒精燈,是為了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入熱的試管,引起試管炸裂;
(4)圖示方法是排水法收集氧氣,因為氧氣不易溶于水,其密度比空氣大,還可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驗滿氧氣的方法是將帶火星的木條放于集氣瓶口,觀察木條是否復燃進行判斷;
故答案為:(1)試管;酒精燈;集氣瓶;
(2)高錳酸鉀$\stackrel{加熱}{→}$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分解;
(3)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試管炸裂;防止水倒吸入熱的試管,引起試管炸裂;
(4)排水法;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氣大;向上排空氣;將帶火星的木條放于集氣瓶口,若木條復燃則滿.

點評 了解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反應原理、實驗注意事項、收集氣體的方法和依據、反應類型,即可結合題意靈活解答.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用化學符號填空
(1)2個氯原子:2Cl
(2)3個鈉離子3Na+ 
(3)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Al,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屬元素是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某含有雜質的氧化鐵樣品10g,用足量的一氧化碳還原后,剩余固體7.6g.求原樣品中氧化鐵的質量分數?(雜質不參加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現有a、b兩份質量相等的氯酸鉀,其中一份加入二氧化錳,同時加熱,生成氣體的質量與時間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a表示加入二氧化錳,b表示不加二氧化錳
B.從圖象中可以看出生成氧氣的質量相等
C.從圖象中可以看出二氧化錳是反應的催化劑,能改變生成物質量
D.加入二氧化錳后,氯酸鉀分解速率加快,同時分解所需的最低溫度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下列事實中符合質量守恒定律的是(  )
①蠟燭燃燒后,其質量變;
②鐵絲燃燒后,生成物質量比鐵絲的大了
③濕衣服晾干后,質量變。
④高錳酸鉀受熱分解后,剩余固體質量比原固體的減少.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③④D.只有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我們常說的阿司匹林又名乙酰水楊酸(C9H8O4),下列關于乙酰水楊酸的說法正確的是( 。
A.乙酰水楊酸屬于氧化物
B.乙酰水楊酸中C、H、O三種元素的質量比為9:8:4
C.乙酰水楊酸中氫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小
D.乙酰水楊酸由21個原子構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實驗室制取氣體所需的裝置如圖所示,請回答以下問題:

(1)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為CaCO3+2HCl=CaCl2+H2O+CO2↑,所選用的發(fā)生和收集裝置為AD(填序號).
(2)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發(fā)生裝置中試管口的棉花沒有發(fā)生燃燒,其主要原因是沒有達到棉花的著火點.用E裝置收集滿氧氣后,將導管從瓶口處移開,后續(xù)操作為:在水下用玻璃片蓋住瓶口,把集氣瓶從水槽中取出,正放在桌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在下列實驗中,由于操作失誤造成的后果是:
(1)給試管中的液體加熱時,試管口對著人液體濺出可能會燙傷人;
(2)在給試管加熱時,試管外壁有水試管炸裂;
(3)在用雙氧水制取氧氣時,沒有加入二氧化錳產生氧氣的速率較慢;
(4)在量取液體的體積時,仰視讀數讀數比實際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4.通過實驗,拉瓦錫得出了空氣由氮氣和氧氣組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