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如圖是法國科學家巴斯德的實驗,他使用了兩種瓶來作實驗,寬口瓶和鵝頸瓶.兩瓶中放入相同的肉湯,并敞口放入同樣的環(huán)境中(空氣、溫度、濕度、光照完全相同),而且瓶內(nèi)和外界空氣都是相通的,放置一周后,寬口瓶中的肉湯腐敗了,而鵝頸瓶中的肉湯沒有腐。
(1)在這個實驗中,為了探究食物腐敗產(chǎn)生的原因,他設置兩瓶其他條件都相同,只有一個條件不同,這樣的實驗叫對照實驗.
(2)本實驗的唯一變量是有無微生物.
(3)本實驗的對照組是寬口瓶,實驗組是鵝頸瓶.(填寬口瓶或鵝頸瓶)
(4)巴斯德實驗否定(填肯定或否定)了生命起源學說中的“自然發(fā)生論”.
(5)鵝頸瓶的作用是阻止了空氣中的微生物進入,但是必須要先通過加熱殺死鵝頸瓶內(nèi)原有的微生物.如果不加熱,實驗結果會是兩種瓶內(nèi)的肉湯都腐敗,原因是沒有消滅肉湯內(nèi)原有的微生物.

分析 (1)對照實驗:在探究某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對研究對象進行的除了該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根據(jù)變量設置一組對照實驗,使實驗結果具有說服力.一般來說,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實驗組.沒有處理是的就是對照組.
(2)巴斯德將瓶中新鮮的肉湯煮沸,使液體中的微生物全被殺死,他將肉湯裝入帶有彎曲細管的瓶中,彎管是開口的,空氣可無阻地進入瓶中,而空氣中的微生物則被彎曲的頸阻擋而沉積于彎管底部,不能進入瓶中,結果瓶肉湯不腐敗,表明沒有出現(xiàn)微生物.寬口瓶使外界空氣不經(jīng)“沉淀處理”而直接進入肉湯中,不久肉湯就腐敗了,表明肉湯中出現(xiàn)微生物了

解答 解:(1)“在這個實驗中,為了探究食物腐敗產(chǎn)生的原因,他設置兩瓶其他條件都相同,只有一個條件不同”,這樣的實驗叫對照實驗.
(2)鵝頸瓶空氣能進入瓶中而空氣中的微生物會落在彎曲部位,不能進入;寬口瓶空氣中的微生物可以落入肉湯,因此本實驗的唯一變量是有無微生物.
(3)本實驗的對照組是寬口瓶,實驗組是鵝頸瓶.(填寬口瓶或鵝頸瓶)
(4)巴斯德實驗證明了微生物不是自然發(fā)生的,而是由原來已經(jīng)存在的微生物產(chǎn)生的,因此巴斯德實驗否定(填肯定或否定)了生命起源學說中的“自然發(fā)生論”.
(5)“鵝頸瓶的作用是阻止了空氣中的微生物進入”,但是必須要先通過加熱殺死鵝頸瓶內(nèi)原有的微生物.“如果不加熱”,實驗結果會是兩種瓶內(nèi)的肉湯都腐敗,原因是沒有消滅肉湯內(nèi)原有的微生物.
故答案為:(1)對照
(2)有無微生物
(3)寬口瓶;鵝頸瓶
(4)否定
(5)殺死;腐敗;微生物

點評 實驗中,控制變量和設置對照實驗是設計實驗方案必須處理好的兩個關鍵問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判斷題

13.科學探究中,水、溫度、時間等都可以成為實驗變量.√.(判斷對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近年來,常有“亞洲鯉魚”在美國鬧“魚災”的消息:原本為清理池塘水藻從中國引進的,后來在洪水中逃散,逐漸繁衍成災.它們貪吃又能長,幾乎占領了美國中東部各大水系…最要命的是,美國人不愛吃它們!“亞洲鯉魚”是好幾種魚的統(tǒng)稱,并不都是我們中國人說的鯉魚.其中鬧得最厲害的兩種,美國人稱為“銀鯉魚”和“大頭鯉魚”,這兩個是中國著名的“四大家魚”的成員.我國四大家魚是指(  )
A.青魚、草魚、鯉魚、鳙魚B.鰱魚、草魚、鯉魚、鯽魚
C.青魚、草魚、鰱魚、鳙魚D.青魚、鰱魚、鯽魚、鳙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蝗蟲比較常見的昆蟲,是有名的農(nóng)業(yè)害蟲.蝗蟲的呼吸是靠(  )
A.氣管B.C.體表D.頭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已知曲線a、b分別表示血液中氧氣和二氧化碳壓力的變化,下列中能反應肺泡和血液之間氣體交換的是(縱軸表示氣體壓力,橫軸表示氣體濃度)(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7.探究與思考:
在我們的周圍、甚至是每個人的體表和體內(nèi)會存在著細菌和真菌,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下列是“檢測教室中的細菌和真菌”的實驗步驟:
①用牛肉汁(或土壤浸出液、牛奶)與瓊脂混合配制培養(yǎng)基;
②將配制好的培養(yǎng)基平鋪在兩個培養(yǎng)皿中進行高溫處理,冷卻后使用;
③在教室打開培養(yǎng)皿A,暴露在空氣中10分鐘,再蓋上,封好.培養(yǎng)皿B不做任何處理;
④將兩套培養(yǎng)皿同時放入恒溫箱中培養(yǎng),幾天后觀察培養(yǎng)皿中菌落的生長情況.
(1)在第一步配置培養(yǎng)基的操作中,牛肉汁的作用是為細菌和真菌的生活提供有機物和水分.
(2)在第2步操作中培養(yǎng)皿和培養(yǎng)基進行了高溫處理,目的是殺菌.
(3)步驟3的操作,相當于細菌、真菌一般培養(yǎng)方法中的哪一個步驟?接種.
(4)在實驗過程中選取兩套培養(yǎng)皿的目的是進行對照.
(5)假設你手上此刻有100個細菌,細菌的繁殖速度按每30分鐘繁殖一代計算,在沒有洗手的情況下,2小時后你手上的細菌數(shù)目是1600個.
(6)由探究可知,細菌和真菌生存的基本條件有適宜的溫度、水分和有機物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漳州生產(chǎn)蘆柑,完整的蘆柑果實可以保存較長時間,而表皮破損的蘆柑果實很快就會腐爛,說明表皮屬于( 。
A.保護組織B.營養(yǎng)組織C.分生組織D.輸導組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歐洲航海者的日記顯示,在15世紀以前,毛里求斯島上的渡渡鳥隨處可見.后來歐洲殖民者到達了毛里求斯島,他們瘋狂地獵捕肉味鮮美的渡渡鳥,加之殖民者帶來的豬、狗、鼠等動物的影響,渡渡鳥滅絕了.渡渡鳥滅絕之后,毛里求斯島上的卡爾瓦利亞樹也面臨滅絕的危險.這種樹的果實果皮堅厚,種子很難萌發(fā).渡渡鳥最喜歡吃卡爾瓦利亞樹的果實,果實經(jīng)過渡渡鳥的消化道后,果皮變薄了.果實中的種子才能正常萌發(fā).
(1)渡渡鳥的滅絕是一種生物的消失,人類的活動破壞了生物種類的多樣性.
(2)渡渡鳥滅絕后,渡渡鳥個體所構成的基因庫也隨之消失,也破壞了基因的多樣性.渡渡鳥滅絕后,卡爾瓦利亞樹不能正常發(fā)芽,致使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受到破壞,許多生物失去了棲息環(huán)境,導致了生物種類多樣性和生態(tài)系統(tǒng)多樣性的進一步喪失.
(3)從上述材料可以看出,人類的瘋狂捕殺(亂捕濫殺)是造成渡渡鳥滅絕的主要原因,渡渡鳥的滅絕又造成卡爾瓦利亞樹瀕危,因此保護生物的棲息環(huán)境和保護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多樣性是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根本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動、植物細胞結構中含有染色體且分裂時變化最明顯的結構是( 。
A.細胞壁B.細胞膜C.細胞質(zhì)D.細胞核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