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在學完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后,小明選擇了一塊焦距未知的凸透鏡,對凸透鏡成像特點作了進一步探究.

(1)為測量凸透鏡焦距,他讓一束平行光正對射向該透鏡,須調(diào)節(jié)光屏位置直到在屏上得到一個最亮最小的光斑.圖1是調(diào)節(jié)完成的狀態(tài),該透鏡的焦距f=10cm;
(2)小明按照圖2組裝好實驗裝置后,在只移動透鏡的情況下,他發(fā)現(xiàn)都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由此,你猜想造成上述現(xiàn)象的原因是蠟燭和光屏間距離較。
(3)如圖3所示,蠟燭在光具座上A處時,可在B處的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所成像為倒立、放大的實像的實像.若把蠟燭從A處向左移動距離s到C,為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則他應將光屏,則他應將光屏向左(左或右)移動,則s′大于s.(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當燭焰、凸透鏡位于如圖甲中刻度對應的位置時,光屏上得到一個清晰的像,該像是一個倒立、縮。ㄟx填“放大”或“縮小”)的實像.此時所成的像與照相機所成的像性質相同(填“照相機”、“投影儀”或“放大鏡”).
(5)對于焦距相同的凸透鏡,一個物距應該對應唯一的一個像距,但從各組匯報數(shù)據(jù)中發(fā)現(xiàn),物距均為12.00cm時,有三個小組所測像距分別為23.00cm,24.00cm,26.00cm.若他們的數(shù)據(jù)差別不是因為長度測量誤差導致的,你認為出現(xiàn)這種情況的操作原因是像沒調(diào)到最清晰的位置就進行測量了.
(6)把圖甲中的凸透鏡看作眼睛的晶狀體,光屏看作視網(wǎng)膜.給“眼睛”戴上近視眼鏡,使燭焰在“視網(wǎng)膜”上成一清晰的像,如圖乙所示.若取下近視眼鏡,為使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應將光屏靠近(選填“遠離”或“靠近”)透鏡.

分析 (1)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jīng)凸透鏡折射后會聚在主光軸上一點,這點是凸透鏡的焦點.焦點到光心的距離是凸透鏡的焦距.
(2)根據(jù)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中像距和物距的關系,當u=2f,成倒立、等大的實像,此時v=2f;
(3)根據(jù)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中像距和物距的關系可確定像的性質;凸透鏡成像時,物距增大,像距減;
凸透鏡成像時,當物距等于2f,此時像距也為2f,物像之距最。斢葾處向左移動時,由于物體向2f處靠近,所以物像之距在減。纱丝傻贸鰏′與s的關系.
(4)當u>2f時,成倒立、縮小的實像,照相機就是利用其原理制成.
(5)要知道確定像的位置.在實驗中要移動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現(xiàn)清晰的像為止.
(6)近視眼是晶狀體變厚,晶狀體對光線的會聚能力增強,使像成在視網(wǎng)膜的前方,戴凹透鏡使光線發(fā)散一些,使像呈在視網(wǎng)膜上.當去掉凹透鏡,又恢復到原來的狀態(tài),光屏向凸透鏡方向移動.

解答 解:(1)讓一束平行于凸透鏡主光軸的光線經(jīng)過凸透鏡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這點是凸透鏡的焦點,由圖1可知:焦點到光心的距離是25.00cm-15.00cm=10.00cm,所以凸透鏡的焦距是10.00cm.
(2)由圖2可知,此時u=2f,在只移動透鏡的情況下,當物距u=2f,成倒立、等大的實像,此時v=2f,但光屏的位置就不符合v=2f;
當2f>u>f時,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此時v>2f,同樣光屏的位置也不符合v>2f;因此都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要想在光屏上得到像,就得將光屏遠離透鏡,因此造成都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的原因是蠟燭和光屏間距離較。
(3)由圖3可知,物距小于像距,由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可知,可在B處的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所成像為倒立、放大的實像;凸透鏡位置不變,蠟燭向左移動,物距增大,像距減小,光屏向左移動才能接到清晰的像.當物距等于2f,此時像距也為2f,物像之距最。斢葾處向左移動時,由于物體向2f處靠近,所以物像之距在減小,因為物體向左移動,像也向左移動,所以物體移動的距離s小于像移動的距離s′.
(4)蠟燭在15cm處,則此時物距為45cm-15cm=30cm,此時u>2f,所以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根據(jù)這個原理制成了照相機.
(5)像的位置應該是像最清晰的位置.各小組的像距不同的原因,可能是有的小組光屏上的像不是最清晰的時候測量的.
(6)近視眼是由于晶狀體變厚,像呈在視網(wǎng)膜的前方.給“眼睛”戴上近視眼鏡,使光線發(fā)散一些,使燭焰在“視網(wǎng)膜”上成一清晰的像,
若取下近視眼鏡,又恢復到原來狀態(tài),為使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應將光屏靠近透鏡.
故答案為:(1)最亮最小;10;(2)蠟燭和光屏間距離較。唬3)倒立、放大的實像;左;大于;
(4)縮;照相機;(5)像沒調(diào)到最清晰的位置就進行測量了;(6)靠近.

點評 此題主要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一定要掌握物體、像、物距、像距之間的大小關系,并做到舉一反三.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8.為了研究物質的某種特性,某小組同學先做如圖所示的實驗:在三只完全相同的杯子中分別放入100克水、200克水和200克沙子,各插入一支溫度計,并在杯口上蓋上一薄塑料片,觀察到溫度計的示數(shù)均為20℃.將三只杯子同時放置在太陽光下,過一段相同時間后,觀察到溫度計的示數(shù)如圖(a)、(b)、(c)所示.請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及相關條件,歸納得出初步結論.
(1)比較圖(a)和(b)兩圖可得:質量不同的水,吸收相同的熱量后,質量小的水升高的溫度多.
(2)比較圖(b)和(c)兩圖可得:質量相等的水和沙子,吸收相同的熱量后,沙子升高的溫度比水升高的溫度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在用電壓表和電流表測電阻的實驗中:
(1)如圖甲所示是某同學已經(jīng)連接好的實驗電路,但電路中有一根導線連接錯誤,請你把錯誤的連接改正過來;(新改接的導線用筆畫線表示,并在錯接的導線上畫“×”)
(2)在圖中a是電壓表,b是電流表;(填電流/電壓)
(3)在連接電路中,開關應處于斷開狀態(tài)(填閉合/斷開).測量時,該同學多次改變滑動變阻器滑片的位置是為了改變被測電阻兩端的電壓,達到多次測量,求平均值,減小誤差的目的.
(4)電路改正后,閉合開關,在第一次實驗時,兩只電表的示數(shù)分別如圖乙所示,測得的電流是0.5A,電壓是4V,待測電阻的阻值是8Ω;
(5)在第二次實驗時,決定在待測電阻兩端施加3V的電壓,應調(diào)節(jié)滑動變阻器滑片,使其處于第一次實驗時滑片位置右側的適當位置(填左/右);
(6)在第三次實驗時,決定在待測電阻兩端施加2V的電壓,除應調(diào)節(jié)滑動變阻器的滑片位置外,還應換電壓表的量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長興縣已推行公共自行車交通服務.許多市民也開始不使用汽車而騎自行車上班.
(1)從環(huán)保角度看,這主要有利于減少城市的A污染.
A.大氣污染      B.水污染     C.土壤污染      D.白色污染
(2)騎車上班還有利于身體健康.體重80千克的金老師每天騎車(車的質量約20千克)上班“減肥”.若他以5米/秒的速度勻速前行,受到的阻力約為人與車總重的0.04倍,則他消耗的功率約為多少?(g=10牛/千克)
(3)由表可知用中速跑的運動方式來進行減肥比騎自行車效果更好.若金老師以中速跑的運動方式來進行減肥,要堅持鍛煉多長時間才能消耗60克脂肪?(假設所需能量全由脂肪提供;而每克脂肪分解釋放能量約40千焦.肌肉效率為25%,即100份化學能有25份轉化為機械能.)
運動方式每小時每千克消耗的能量(千焦)
1慢走12.01
2中速跑42.00
3自行車17.97
4駕駛汽車8.8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如圖是學校里面常用的一種移動指示牌,某天下午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指示牌被一陣風刮倒了.愛動腦子的小明同學非常想知道那陣風有多大,于是他畫了指示牌的模型,其中AB為牌面,CD和BE為支架,并且測得牌面長為60cm (即模型中AB部分長度),寬為50cm,支架長度CD=BE=60cm,指示牌的質量為3Kg,據(jù)此回答(支架面積不計).
(1)小明所畫指示牌的模型可以看作杠桿模型.  
(2)假設此時指示牌的重心恰好在E點,根據(jù)圖示風向可計算出剛好把D端吹離地面瞬間的風力大小為10N,此 時的支點為C點.(提示風力作用點可認為在AB的中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用電壓表和電流表測定值電阻的實驗.

(1)此實驗的原理:R=$\frac{U}{I}$.
(2)實驗前在檢查實驗器材時,發(fā)現(xiàn)電壓表的指針指在了零刻線的左側,接下來的操作是沿順時針旋動調(diào)零螺母將指針調(diào)零.
(3)在圖1的實物連接中,有兩根導線沒有連接,請把它們連接起來.
(4)連接電路時,開關應斷開,滑動變阻器有兩個作用:一是保護電路,二是調(diào)節(jié)R兩端的電壓.
(5)在某次實驗中,電流表和電壓表的示數(shù)如圖2,則該次實驗測得的電阻R為5Ω.
(6)如果要使電流表的示數(shù)變?yōu)?.4A,則滑動變阻器滑片應為實物圖中右(填“左”或“右”)端移動,此時電壓表示數(shù)為2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7.小強利用U形管壓強計和裝有水的大燒杯來探究液體內(nèi)部壓強的特點,實驗前,他注意到U形管兩邊的液面已處在同一水平線上,如圖甲所示:

(1)將壓強計的探頭放入水中,通過觀察U型管兩側液面的高度差來判斷探頭處水的壓強大。
(2)比較乙圖和丙圖,可以得到:同一種液體里,液體的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3)接著小強要探究液體內(nèi)部壓強與液體密度的關系,則應保持深度不變.
(4)小強保持圖丙中金屬盒的位置不變,并將一杯濃鹽水倒入燒杯中攪勻后,實驗情形如圖丁所示.比較丙、丁兩次實驗,小強得出了:在同一深度,液體的密度越大,其內(nèi)部的壓強越大的結論.你認為他的結論是否可靠?不可靠.原因是:小強沒有考慮到燒杯中因加入鹽水而使金屬盒到液面的深度發(fā)生了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某同學想利用圖1甲電路測量RX的阻值.

①該實驗的原理是R=$\frac{U}{I}$(用公式表示);
②根據(jù)圖1甲電路,連接圖1乙的實物圖時,需將導線a接到滑動變阻器的C(選填“A”或“C”)接線柱.
③正確連接電路后,開關S閉合前應將滑片移至滑動變阻器的A(選填“A”或“B”)端;閉合開關后,該同學發(fā)現(xiàn),電壓表示數(shù)接近電源電壓,電流表無示數(shù),該電路故障應是Rx斷路(填“斷路”或“短路”).
④在實驗過程中,滑動變阻器除了保護電路外,還有一個重要的作用是改變電阻兩端電壓;如果用兩個定值電阻R1和R2(R1<R2)替代滑動變阻器,組成如圖2a、b、c三種電路分別 進行實驗,正確測得三組實驗數(shù)據(jù)并記入表格中,則第3次實驗數(shù)據(jù)應是按照a(填“a”、“b”或“c”)圖的電路進行實驗測得的.
實驗次數(shù)電壓U/V電流I/A電阻RX/Ω
10.850.146.07
21.210.206.05
32.110.356.03
⑤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可知,Rx的阻值是6.05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五一”假期,小華在中山路老城區(qū)漫步,在巷子里的居民室外發(fā)現(xiàn)如圖甲所示的水龍頭.外人很難徒手擰開水龍頭,用水時需用如圖乙所示的鑰匙,安裝并旋轉鑰匙就能正常出水(如圖丙所示).下列有關這把鑰匙的分析中正確的是( 。
A.在使用過程中可以減小阻力臂B.在使用過程中可以減小阻力
C.在使用過程中可以減小動力臂D.在使用過程中可以減小動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