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次數(shù) | 鉤碼重 C1/N | 動滑輪重 C2/N | 鉤碼提升高度h1/m | 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F/N | 彈簧測力計上升高度 h2/m | 滑輪組的機械效率η |
1 | 2 | 0.5 | 0.1 | 0.85 | 0.3 | 78.4% |
2 | 4 | 0.5 | 0.1 | 1.54 | 0,3 | 86.6% |
3 | 6 | 0.5 | 0.1 | 2.24 | 0.3 | 89.3% |
4 | 6 | 1 | 0.1 | 2.40 | 0.3 | 83.3% |
5 | 6 | 2 | 0.1 | 2.74 | 0.3 | 73.3% |
分析 (1)實驗過程中,當勻速拉動彈簧測力計運動時,這樣彈簧測力計處于平衡狀態(tài),拉力等于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
(2)比較實驗1、2、3的條件和機械效率大小,可得出提升物體的重力大小對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影響;
(3)探究滑輪組機械效率與動滑輪重之間的關系時,應控制被提升的重物一定,改變動滑輪的重力,然后分析表中的數(shù)據(jù)得出結論;
(4)因為沒有考慮繩子的重量和摩擦,所以測量得到的機械效率大于實際值,該實驗是由于不準確測量導致的,逐個分析下列選項中的實驗,找出與其方法一樣.
解答 解:(1)在實驗操作中應豎直向上勻速拉動彈簧測力計,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才反映了拉力的大。
(2)實驗1、2、3中,滑輪組相同,提升的物體(鉤碼)重越大,機械效率越高,說明:使用同一滑輪組提升重物,滑輪組的機械效率隨物重的增加而增大;
(3)實驗3、4、5中,提升鉤碼重相同,動滑輪的重力不同,動滑輪的重力越大,機械效率越低,因此可得出:在被提升的重物一定時,所用滑輪組的動滑輪越重,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越低.
(4)因為沒有考慮繩子的重量和摩擦,所以測量得到的機械效率大于實際值,該實驗是由于不準確測量導致;
A、探究平面鏡的成像規(guī)律是運用了等效替代法進行了準確測量;
B、探究液體壓強大小時利用轉換法進行準確測量;
C、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時,通過消除自重的影響,多次測量來尋找規(guī)律;
D、由于電壓表和電流表都有內阻,因此在電路中使用電壓表和電流表所測得的值不準確.
故D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1)沿豎直向上的方向勻速拉動彈簧測力計;(2)增大;(3)低;(4)D.
點評 本題考查了學生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得出實驗結論的能力,利用好控制變量法是關鍵.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50.50厘米 | B. | 50.5 | C. | 50.50毫米 | D. | 5.500厘米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乙圖讀數(shù)為F0-G,丙圖讀數(shù)為F0-G0 | |
B. | 乙圖讀數(shù)為F0-G0,丙圖讀數(shù)為F0-G | |
C. | 乙圖讀數(shù)為F0-G0,丙圖讀數(shù)為F0-2G | |
D. | 乙圖讀數(shù)為F0-G,丙圖讀數(shù)為F0-2G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用力頂住一頭尖的鉛筆兩端,兩手感覺不同,說明力的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有關 | |
B. | 將書櫥內的書拿出一些,推動書櫥較為輕松,說明壓強大小與壓力大小有關 | |
C. | 用彈簧測力計吊起重物沒入水中,慢慢下沉,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不變,說明浸沒的物體所受的浮力與深度無關 | |
D. | 用手推一下鉛筆,鉛筆會在桌面上滾動,說明力能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