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歷史上最早通過實驗證實大氣壓存在的實驗是馬德堡半球?qū)嶒灒覀凂R街與上海相比,水的沸點低,其原因是馬街的大氣壓比上海的大氣壓低.

分析 (1)證明大氣壓存在的實驗很多,歷史上最早通過實驗證實大氣壓存在的實驗是馬德堡半球?qū)嶒灒?br />(2)液體的沸點跟氣壓有關(guān),氣壓增大,沸點升高;氣壓減小,沸點降低.

解答 解:(1)由課本中提到的物理史實可知,最早證明大氣壓存在的,并且最著名的實驗是馬德堡市的市長奧托•格里克做的馬德堡半球?qū)嶒灒?br />(2)馬街與上海相比,水的沸點低,根據(jù)氣壓與沸點的關(guān)系,馬街的大氣壓比上海的大氣壓低.
故答案為:馬德堡半球?qū)嶒;低?/p>

點評 此題主要考查的是大氣壓強的存在證明實驗--馬德堡半球?qū)嶒灒约按髿鈮号c沸點的關(guān)系,屬于識記性內(nèi)容,比較簡單.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如圖,電源電壓不變,閉合開關(guān)S,斷開開關(guān)S1,調(diào)節(jié)滑動變阻器R2滑片P至中點.電壓表V1的示數(shù)U1,電流表的示數(shù)I1為0.2A,閉合開關(guān)S,S1,此時小燈泡L正常發(fā)光,電流表的示數(shù)為I2=0.5A,閉合開關(guān)S,斷開開關(guān)S1,調(diào)節(jié)滑動變阻器R2滑片P至B端,電壓表V2的示數(shù)為U2,電阻R1的功率是小燈泡額定功率的$\frac{2}{9}$倍,調(diào)節(jié)滑動變阻器R2滑片P使接入電路的滑動變阻器阻值為最大值的$\frac{3}{4}$時,電路消耗的總功率為P=1W.已知5U1=6U2,燈絲電阻不隨溫度變化,求
(1)電阻R1和燈絲電阻R1的比;
(2)小燈泡L的額定功率;
(3)通過閉合、斷開開關(guān)和調(diào)節(jié)滑動變阻器,電路消耗的最大功率和最小功率之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重為50牛的物體A與滑輪相連接且置于水平地面上,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物體A做勻速直線運動,如圖所示.若物體A運動的距離sA為2米,受到地面的摩擦力f為10牛.求:
①拉力F.
②拉力F所做的功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小強在組合滑輪組的實驗時,記錄到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為1.25N以及如下的實驗數(shù)據(jù):(不計繩重和摩擦)
(1)根據(jù)下表的數(shù)據(jù)可以計算出動滑輪重G=0.5N.
滑輪組鉤碼重G/N鉤碼升高的高度h/m動滑輪重G/N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s/m
一個定滑輪
一個動滑輪
20.10.2
(2)請幫助小強在圖上畫出該滑輪組的繞線方式.
(3)當(dāng)動滑輪重為2N時,使用該滑輪組提起2N重的鉤碼剛好不省力.(提示:此時拉力與鉤碼重力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2.如圖所示,物體A的重力為100牛,用力拉繩使物體A勻速上升0.5米(不計摩擦),拉力所做的功為50焦.若改變拉力的方向仍勻速拉動,則所需拉力的大小將不變(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若換用阻力臂為動力臂4倍的杠桿提物體A,則所用拉力為400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的實驗中:
(1)實驗裝置如圖所示.實驗?zāi)康氖翘骄啃≤囋谒椒较蛏纤軆蓚拉力F1、F2的關(guān)系.實驗中,小車應(yīng)該處于靜止?fàn)顟B(tài).
(2)實驗中,通過調(diào)整鉤碼個數(shù)來改變F1和F2的大。
(3)實驗中,保持F1與F2大小相等,用手將小車扭轉(zhuǎn)一個角度,松手后,小車將轉(zhuǎn)動.說明:一對平衡力需在同一條直線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9.(1)如圖甲所示,一束光從水中斜射向水面,入射光線及法線已畫出.請畫出這條入射光線的反射光線和折射光線.
(2)如圖乙所示,足球在水平草地上向右減速滾動,請畫出足球受到所有力的示意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如圖所示,木塊在彈簧測力計的拉動下在粗糙水平面上勻速直線運動,請作出木塊的受力示意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小明在做探究“固體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guī)律”實驗中,根據(jù)的數(shù)據(jù)繪制了如圖所示的圖象.
(1)由圖象可看出該物體是晶體(選填“晶體”或“非晶體”).
(2)該物質(zhì)熔化過程的特點是不斷吸熱,溫度不變.
(3)比較圖中AB段和CD段可知,該物質(zhì)液態(tài)(選填“固態(tài)”或“液態(tài)”)時比熱容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