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下列物理基本概念正確的是( 。
A.物質是由分子組成的,分子是組成物質的最小微粒
B.在物理學中,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叫質量,質量也叫重量
C.密度是物質的特性,質量越大,密度越大
D.物體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質量成正比

分析 (1)物質是由分子組成的,分子是組成物質的最小微粒;
(2)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叫做質量;
(3)密度是物質本身一種特性,大小與物質有關;
(4)物體所受的重力與質量成正比.

解答 解:A、物質是由分子組成的,分子是組成物質的最小微粒,故A正確;
B、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叫質量,重量不是指質量,而是指重力,故B錯誤;
C、密度是物質的特性,其大小與質量無關,故C錯誤;
D、物體所受的重力與其質量成正比,D正確.
故選AD.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了物質的組成、質量和密度的概念及重力與質量的關系,屬基礎知識的考查,難度不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根據(jù)歐姆定律公式I=$\frac{U}{R}$,可變形得到R=$\frac{U}{I}$.對此,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導體電阻跟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
B.導體電阻跟導體中的電流成正比
C.當導體兩端的電壓為零時,導體的電阻也為零
D.導體電阻等于導體兩端的電壓與通過導體的電流的比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6.圖中電阻箱的電阻值為4520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3.人們利用超聲波清洗鐘表等機械,是利用聲能夠傳遞能量,太空隆隆的雷聲預示著一場大雨,說明聲能傳遞信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關于平面鏡成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比平面鏡大的物體,不能在鏡中成完整的像
B.平面鏡所成的像一定是虛像
C.在平面鏡后面的物體,會遮擋平面鏡成像
D.平面鏡也可能成實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0.杠桿是人們在生活中常用的簡單機械,如圖所示,杠桿的動力臂和阻力臂之比為3:1,懸掛的重物60N,則拉力F=20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7.黑板反光使人看不清黑板的字,是由于黑板發(fā)生了鏡面反射緣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人感知聲音的頻率范圍是( 。
A.20Hz以下B.20Hz~20000HzC.20Hz~10000HzD.20000Hz以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在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中
(1)小明發(fā)現(xiàn)杠桿右端低左端高,要使它在水平位置平衡,應將杠桿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調節(jié).小明調節(jié)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的主要目的是消除杠桿自身重力對實驗的影響.
(2)實驗過程中,在杠桿的兩側掛上鉤碼后,仍要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杠桿不在水平位置平衡時,應通過調節(jié)鉤碼的個數(shù)和鉤碼的位置來實現(xiàn),而不能再調節(jié)平衡螺母.
(3)如圖所示,用彈簧測力計在C處豎直向上拉時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3N(每個鉤碼重0.5N),當彈簧測力計逐漸向右傾斜時,使杠桿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則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將變大(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4)某同學進行正確的實驗操作后,得到的數(shù)據(jù)為F1=6N、l1=20cm、F2=4N和l2=30cm.該同學根據(jù)這些數(shù)據(jù)能否得出探究結論“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不能.理由是:只做了一次實驗得出的結論具有偶然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