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8所示,一只鬧鐘靜止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屬于一對平衡力的是(     )

A.鬧鐘受到的重力和鬧鐘對桌面的壓力           B.鬧鐘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對鬧鐘的支持力

C.鬧鐘受到的支持力和鬧鐘對桌面的壓力         D.桌子受到的重力和鬧鐘對桌面的壓力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下表是D6501次動車組的時刻表.
(1)請根據(jù)時刻表計算D6501次動車組從南昌出發(fā)到達南豐的平均速度為多少km/h?(保留一位小數(shù))
(2)從南昌站出發(fā)一段時間后,動車組以180km/h的時速勻速行駛了30km.此過程中發(fā)動機的牽引力為1.2×105N并保持不變,求此路段動車組發(fā)動機牽引力輸出功率的大小及牽引力所做的功.

站名

到站時

發(fā)車時

里程

南昌

始發(fā)站

06:53

0

撫州

07:41

07:43

101

南豐

08:11

08:15

181

將樂

08:56

08:58

302

三明

09:18

09:20

352

永泰

10:08

10:10

489

福州

10:43

終點站

54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要使燈泡L1和L2組成并聯(lián)電路,應(yīng)    (      )

A.只閉合S2          B.只閉合S3

C.只閉合S1和S3     D.只閉合S2和S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用比值法定義的物理概念在物理學(xué)中占有相當(dāng)大的比例,其中令你印象最深的采用比值法定義的兩個物理公式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在玻璃瓶里裝一些紅色的水,取一根兩端開口的細(xì)玻璃管,讓玻璃管穿過橡皮塞插入水中,并從管子上端吹入少量氣體,這樣小明就制成了一個簡易的多功能物理實驗演示器.當(dāng)把此裝置從山腳帶到山頂時,發(fā)現(xiàn)玻璃管內(nèi)液面升高,這說明               ;取一吸管,靠近玻璃管口,通過吸管向右吹氣,如圖5所示,發(fā)現(xiàn)玻璃管內(nèi)液面上升,這說明                  

                        

    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如圖12電路中,電源電壓不變。當(dāng)只閉合S1時,電壓表示數(shù)為3V, 電流表示數(shù)為0.2A.
(1) 1min內(nèi)電路消耗的電能為多少?
(2) 把兩表的位置互換后,閉合S1

S2,電流表的示數(shù)為0.5A, 此時R2消耗的電功率P2為多少?

額定電壓/V

220

額定總功率/W

1210

煮水時功率/W

1200

容量/L

1.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小明和小紅使用不同器材分別對石塊的密度進行了測量.

(1)請將他們的實驗過程補充完整.

小明利用天平(含砝碼)、大杯、小杯和水(ρ已知)測一石塊密度的過程如下:
① 用調(diào)好的天平測出石塊的質(zhì)量m1 ;
② 測出空小杯的質(zhì)量m2
③ 把裝了水的大杯和空的小杯如圖21放置 ;
④ 把石塊緩緩放入大杯中,大杯中部分水溢出小杯 ;
⑤ 測出承接了溢出水的小杯的總質(zhì)量m3 ;

請你指出步驟b的錯誤之處:
⑥ 計算石塊密度的表達式為ρ= (設(shè)步驟b中的錯誤已改正).

小紅利用彈簧測力計、燒杯、石塊、細(xì)繩和水(ρ已知)測量石塊密度的過程如下:
① 用細(xì)線系住金屬塊,在燒杯中倒入適量的水 ;

② 用彈簧測力計測出金屬塊受到的重力G ;

;

④計算石塊密度的表達式為ρ= .

(2)評估交流:

以上兩個方案中, 方案更好,好在 (只要求寫出一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如右圖甲所示,完全相同的木塊AB疊放在水平桌面上,在12N的水平拉力F1作用下,A、B一起作勻速直線運動,此時木塊B所受的摩擦力為       N;若將AB緊靠著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F2推A使它們一起勻速運動(如圖9乙所示),則推力F2       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小麗要判斷三孔插座中哪個孔連接的是火線,她把試電筆插入三孔插座中,如圖甲、乙所示,則圖        中試電筆的氖管會發(fā)光。(選填“甲”或“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