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在探究“物體動能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guān)”的實驗中,讓質(zhì)量不同的鐵球不同的鐵球從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靜止釋放,撞擊同一木塊,能將木塊撞出一端距離,如圖甲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1)該實驗的目的是研究鐵球的動能大小與質(zhì)量(選填“質(zhì)量”或“速度”) 的關(guān)系.
(2)有同學將實驗裝置改進成圖乙所示,利用質(zhì)量不同的鐵球?qū)椈蓧嚎s相同程度靜止釋放,撞擊同一木塊.該實驗方案是否可行?答:不可行:若他按此方案操作,他會看到的現(xiàn)象是:木塊最終移動距離相同.

分析 (1)在探究“物體動能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guān)”的實驗中,若要研究動能大小與質(zhì)量的關(guān)系,應控制其運動的速度相同;
(2)結(jié)合控制變量法的要求,看是否合理的控制了相關(guān)變量,并改變了要研究的變量,這樣才能知道是否符合實驗要求.

解答 解:
(1)根據(jù)實驗的要求可知,從同一高度由靜止釋放的目的是控制到達水平面速度相同,該實驗的目的是研究鐵球的動能大小與質(zhì)量的關(guān)系;
(2)觀察圖乙的裝置可知,若用質(zhì)量不同的鐵球?qū)⑼粡椈蓧嚎s相同程度后靜止釋放,撞擊同一木塊,撞擊的動能由彈簧的彈性勢能轉(zhuǎn)化而來,而彈簧的彈性勢能的大小與形變程度有關(guān),故彈簧勢能相同,轉(zhuǎn)化出的動能相同,因此,木塊最終移動的距離相同,這樣是不能完成實驗目的.
故答案為:
(1)質(zhì)量;
(2)不可行;木塊最終移動距離相同.

點評 本題考查了探究動能大小影響因素的實驗,除考查控制變量法的轉(zhuǎn)換法的運用外,最后通過一個彈簧來對實驗進行改進是本題的新穎之處,需要我們認真分析.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甲圖是同一個宇航員在地球和月球上的稱重比較,圖中的科學性錯誤的數(shù)據(jù)是質(zhì)量不相等,乙圖儀器的工作原理是:重力方向豎直向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3.為探究物體不受力時怎樣運動,我們做了如圖所示的斜面小車實驗.
(1)三次實驗時必需使小車從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這是為了使小車在三種水平面上開始運動時的初速度相同,這一操作體現(xiàn)出的科學探究方法是控制變量 法.
(2)實驗發(fā)現(xiàn)小車受到的阻力越小,它前進的距離就越長(選填“越長”或“越短”),速度減小越慢(選填“越快”或“越慢”).
(3)由此我們可以推斷:假如小車受到的阻力為零,它將做勻速直線運動.
(4)實驗說明力不是維持運動的原因,而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0.我們用手推墻壁,會感受到墻壁對我們的反作用力,說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不能脫離物體而存在,一個物體受到力的作用,它既是受力物體,同時也是施力物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如圖所示,各物體受到的兩個力中彼此平衡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下列事例中用來說明大氣壓強存在的是(  )
A.
液體從側(cè)壁空噴出
B.
連通器
C.
覆“杯”實驗
D.
蚊子口器插入皮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小偉利用光具座進行了凸透鏡成像的探究實驗:

(1)為了使燭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要調(diào)整三者的位置,使它們的中心在同一高度,可是在實驗中他發(fā)現(xiàn)光屏上的像偏下,那么他應該把凸透鏡向上(選填“上”或“下”)調(diào)節(jié),使像最終成在光屏的中央.
(2)通過實驗他得到了凸透鏡的像距v和物距u的關(guān)系(如圖甲所示),由圖可知凸透鏡的焦距是10cm:當物距為30cm時的成像特點可應用于照相機(選填“照相機”、“投影儀”或“放大鏡”).然后使燭焰向靠近凸透鏡的方向移動5cm,此時應該將光屏向遠離(選填“靠近”或“遠離”)凸透鏡的方向移至另一位置,才能得到一個倒立、縮。ㄟx填“放大”、“縮小”或“等大”)的清晰實像.
(3)他按照如圖乙所示:
①將眼鏡甲放在蠟燭與凸透鏡之間,光屏上原來清晰的像變得模糊,只將光屏遠離透鏡移動時,又能在光屏上看到燭焰清晰的像.
②將另一眼鏡乙放在蠟燭與凸透鏡之間,光屏上原來清晰的像也變得模糊了,只將光屏靠近透鐃移動時,又可以在光屏上看到燭焰清晰的像.分析實驗現(xiàn)象可知:甲、乙兩個眼鏡中,乙是凸透鏡.在實驗現(xiàn)象①
和②中,屬于近視眼矯正原理的是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用滑輪組提升重物時,如果滑輪組對重物做功為800J,動力做功為1000J,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8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加氣混凝土以硅質(zhì)材料(砂、粉煤灰及含硅尾礦等)和鈣質(zhì)材料(石灰、水泥)為主要原料,摻加發(fā)氣劑(鋁粉),通過配料、攪拌、澆注、預養(yǎng)、切割、蒸壓、養(yǎng)爐等工藝過程制成的輕質(zhì)多孔硅酸鹽制品,符合當前改革傳統(tǒng)墻體材料和發(fā)展新型墻體材料的趨勢.
(1)加氣混凝土砌塊經(jīng)發(fā)氣后含有大量均勻而細小的氣孔,孔隙達70%~80%,密度一般為500~900kg/m3,可以減輕建筑物自重,以實現(xiàn)減少(選填“增大”或“減少”)建筑物對地面的壓強.
(2)由于該材料內(nèi)部具有大量的氣孔和微孔,因而有良好的保溫(選填“保溫”或“導熱”)性能
(3)因該材料由許多獨立的小氣孔組成,吸水導濕相比粘土磚較為緩慢,但仍具有吸水性,小明準備用天平、量筒和水(ρ=1g/cm3)等器材測干燥砌塊的密度,取了一小塊樣品進行了下列操作:
①用調(diào)好的天平測出干燥砌塊樣品的質(zhì)量m1,
②將適量的水倒入量筒中,讀出水面對應的刻度v1
③用細繩將干燥砌塊樣品系住后,浸沒在裝有水的量筒中,如圖甲所示,過段時間后,讀出水面對應的刻度v2,
④將干燥砌塊樣品從量筒中取出,直接用調(diào)好的天平測出其質(zhì)量m2,如圖乙所示
a.指出小明操作中的不規(guī)范之處:將干燥砌塊樣品從量筒中取出,直接放在天平上測量質(zhì)量
b.下表是小明實驗中沒有填寫完整的數(shù)據(jù)記錄表格,請根據(jù)圖甲、乙中天平和量筒的示數(shù)將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填寫完.
物理量m1/gv1/cm3V2/cm3m2/g干燥砌塊的密度ρ/(g•cm-3
測量值1024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