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物理 > 題目詳情
17.如圖是研究電流通過導體產土的熱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兩個透明容器里都有一段電阻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兩個透明容器內的空氣是否等量和密封都不影響實驗效果
B.乙圖中的實驗裝置是為了探究電流產生的熱量與電阻的關系
C.通過比較兩個U型管中液面高度的變化來反映空氣吸收熱量的多少
D.甲裝置圖中,通電一段時間后,左測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比右側的大

分析 (1)電流產生的熱量跟電流大小、電阻大小、通電時間有關.探究電流產生熱量跟電阻關系時,控制通電時間和電流不變;探究電流產生熱量跟通電時間關系時,控制電流和電阻不變;電流通過導體產生熱量的多少不能直接觀察,但液體溫度的變化可以通過液面高度差的變化來反映,體現(xiàn)的是轉換思想;
(2)根據(jù)串并聯(lián)電路的電流、電壓、電阻關系和焦耳定律Q=I2Rt解答.

解答 解:
A、兩個透明的容器中只有密封等量的空氣,通過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的不同,才能比較電阻產生熱量的多少,如果容器內的空氣不等量或不密封,將無法比較,故A錯誤;
B、乙實驗,右側電阻絲與另一電阻絲并聯(lián),故左右空氣盒中電阻絲的電阻和通電時間相同,但通過電阻的電流不同,所以研究電流產生的熱量與電流的關系,故B錯誤;
C、電流通過導體產生熱量使得容器中的空氣受熱膨脹,從而導致U型管中的液面會發(fā)生變化,故雖然熱量的多少不能直接觀察,但可以通過U型管液面高度差的變化來反映,這種研究方法叫轉化法,故C正確;
D、甲實驗兩電阻絲串聯(lián),則通過電阻絲的電流和通電時間相同,右側電阻阻值大,由焦耳定律Q=I2Rt可知,右側電阻產生熱量多;則右側容器內空氣吸收的熱量多,氣體壓強大,即右側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比左側的大,故D錯誤.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了學生對焦耳定律、串聯(lián)電路的電流關系以及控制變量法和轉化法的了解和掌握,突出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綜合性強.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小峰在做“測小燈泡的電功率”實驗,已知小燈泡的額定電壓為2.5V,電源為兩節(jié)新干電池,器材均完好.

(1)小峰在按照圖甲連接電路時,將最后一根導線接好后,就看到燈泡發(fā)光,而比正常發(fā)光時要亮,同時電壓表指針偏轉角度較。畡t他連接電路的過程中,不符合要求的是:
①滑動變阻器沒有在最大阻值處;
②連接電路沒有斷開開關;
③電壓表的量程太大.
(2)改正問題重新連接電路后,閉合開關,調節(jié)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的位置,當電壓表的示數(shù)為2.5V時,可知小燈泡處于正常發(fā)光狀態(tài),此時電流表示數(shù)如圖乙所示.則小燈泡的額定功率為1.3W.
(3)滑動變阻器在該實驗中,除了有保護電路作用以外,還有什么作用?
可多次改變小燈泡的電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在測定“小燈泡電功率”的實驗中,小明所在的實驗小組用的電源電壓為4.5V,小燈泡額定電壓為2.5V、電阻約為10Ω.可供選用的滑動變阻器R1和R2的最大阻值分別為10Ω、50Ω,他們所設計的實驗電路如圖A所示.

(1)在連接電路時,應該選用的滑動變阻器是R1(選填“R1”或“R2”);
(2)請你用筆畫線代替導線,按照電路圖將實物電路補充完整(導線不能交叉);
(3)移動滑片P到某一點時,電壓表示數(shù)(如圖B所示),若他想測量小燈泡的額定功率,滑片應向A(選填“A”或“B”)端移動,使電壓表的示數(shù)為2.5V;
(4)小麗同學移動滑片P,記下多組對應的電壓表和電流表的示數(shù),并繪制成圖C所示的圖象,根據(jù)圖象信息,可計算出小燈泡的額定功率是0.5W.
(5)若考慮電表的電阻對測量的影響,則電功率的測量結果與真實值相比偏大(選填“大”或“小”),其原因是電壓表與燈泡并聯(lián)使電流表讀數(shù)偏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高壓鍋內氣壓大、沸點低,食物熟得快
B.三峽船閘是連通器
C.輪船的排水量是指滿載貨物時排開的水的體積
D.在水面以下的潛水艇是靠改變它所受的浮力大小來實現(xiàn)上浮和下沉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某實驗小組的同學們在探究“斜面的機械效率”實驗時,用彈簧測力計沿斜面勻速向上拉動物塊,收集了表中的實驗數(shù)據(jù).
實驗
次數(shù)
斜面傾斜程度物塊重G/N斜面高度h/m拉力
F/N
斜面長度S/m機械效率η
1較緩50.22.4141.7%
2較陡50.53.2178.1%
3最陡50.74.3181.4%
(1)請在圖中畫出物塊在斜面底端時所受重力的示意圖.
(2)分析表中的數(shù)據(jù)可得出:斜面越緩越省力(選填“省”或“費”).
(3)該小組又進行了第4次實驗,他們在斜面上鋪上棉布,保持斜面高和長分別是0.5m和1m,用彈簧測力計拉動同一物塊沿斜面向上做勻速直線運動,讀出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4.5N,他們測得這種情況下斜面的機械效率為55.6%.
(4)把第4次實驗數(shù)據(jù)與表中第2次數(shù)據(jù)分析可得出結論:當斜面傾斜程度一定時,斜面的機械效率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接觸面越粗糙,斜面的機械效率越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如圖所示,杠桿AB繞點B轉動,C為AB的中點,在C處掛一重物G,動力F作用在A點,則該杠桿( 。
A.一定是省力杠桿B.一定是費力杠桿C.一定是等臂杠桿D.可能是等臂杠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甲、乙兩種物質,它們的質量和體積關系如圖所示.用甲、乙兩種物質分別制成邊長之比為1:2的正方體A和 B,把它們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則它們對水平地面的壓強之比
pA:pB為( 。
A.1:4B.4:1C.1:8D.8: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某同學在用天平測量物體的質量時,某一次的測量情況如圖甲,圖乙為砝碼的位置,托盤中物體的質量應為(  )
A.82.2gB.82.4gC.82.6gD.82.8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根據(jù)題中給出的條件,完成光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