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180432  180440  180446  180450  180456  180458  180462  180468  180470  180476  180482  180486  180488  180492  180498  180500  180506  180510  180512  180516  180518  180522  180524  180526  180527  180528  180530  180531  180532  180534  180536  180540  180542  180546  180548  180552  180558  180560  180566  180570  180572  180576  180582  180588  180590  180596  180600  180602  180608  180612  180618  180626  235360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在“測定小燈泡電阻”的實驗中,小燈泡的額定電壓為2.5V,燈絲電阻約為8Ω.
(1)某同學連接的電路如圖甲所示,請指出其中的兩處錯誤或不妥:①電壓表沒有與燈泡并聯  ②電流表量程太大.
(2)實驗時,調節(jié)滑動變阻器,當電壓表的示數為2.5V時,燈泡正常發(fā)光,此時電流表示數如圖乙所示,電流表示數為0.34A,則燈正常發(fā)光時電阻為7.4Ω(保留一位小數).
(3)小組實驗過程中記錄了下表內的信息,小明同學分析表內數據,發(fā)現該燈亮度增加時電阻變大(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燈絲電阻隨溫度升高而變大.
U/VI/A燈泡亮度R/Ω
11.00.2很暗
21.50.25較亮
32.5正常
43.00.36很亮
(4)實驗結束后,小明、小紅交流時認為:若用現有器材測量一個幾百歐姆的電阻時,由于電流小于電流表的最小分度值造成電流測量誤差很大,所以不能直接測量.兩位同學通過分析,用現有的電源設計了如圖丙所示的電路,實驗時首先將滑片移到最右端,閉合開關,讀出電壓表示數為U1,再將滑片移到最左端,讀出電壓表示數為U2,若電源電壓不變,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電阻R0,則待測電阻Rx=$\frac{{U}_{1}{R}_{0}}{{U}_{2}-{U}_{1}}$(用U1、U2及R0表示);現有三個滑動變阻器分別是:“10Ω  1A”的R1、“20Ω  1A”的R2、“500Ω  1A”的R3,為了能順利完成實驗,應選用的滑動變阻器為R3(選填“R1”、“R2”或“R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如圖所示,水平面上的圓柱形容器A,B中分別盛有甲、乙兩種液體,且甲對容器底部的壓強大于乙.現在兩容器中各放入一個物體,物體均漂浮在液面上且液體不溢出.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若兩物體質量相等,甲對容器底部的壓強可能小于乙
B.若兩物體體積相等,甲對容器底部的壓強可能小于乙
C.若兩物體質量相等,甲對容器底部的壓力可能小于乙
D.若兩物體體積相等,甲對容器底部的壓力可能小于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填空題

4.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

實驗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鏡,雖然成像不如平面鏡清晰,但卻能在觀察到A蠟燭像的同時.也能觀察到蠟燭B,巧妙地解決了確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問題;在探究活動中對玻璃板放置的要求是豎直放置;點燃A蠟燭,小心地移動B蠟燭,直到與A蠟燭的像完全重合為止;進一步觀察A、B兩支蠟燭在直尺上的位置發(fā)現,像和物對應點的連線與玻璃板垂直.得到如下實驗數據:
【結論】:平面鏡所成的像和物體到鏡面的距離相等
【問題討論】:
實驗次數123
物距/cm51015
像距/cm51015
如圖,把紙板NOF向后折,在NOF面上不能觀察到反射光線,這說明:在反射時,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物體A漂浮在水面上.當給物體A施加一個豎直向上的1.96N拉力時,物體A還有一部分體積在水中.設盛水容器為一個底面積為1dm2的圓筒形容器.求前后兩種情況水對容器底的壓強減少了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如圖所示,小紅同學在研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的實驗中,在直尺的上方豎直放一塊平玻璃板,用它代替平面鏡是為了便于找到像的位置,再取兩支相同的蠟燭A、B一前一后豎放在直尺上,點燃玻璃板前的蠟燭A,移動后面的蠟燭B直到它看起來好像點燃了似的.
在此實驗中:
(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測量像和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
(2)取兩支相同的蠟燭的目的是為了比較像和物的大小關系;
(3)小紅通過多次實驗和測量,得到表格數據如下:
蠟燭到平面鏡的距離(cm)蠟燭的高度
(cm)
像到平面鏡的距離
(cm)
像的高度
(cm)
106106
155155
254254
由表格可以得出的初步結論是:a、平面鏡成像時,平面鏡所成的像和物體大小相等;b、平面鏡所成的像和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
(4)移去后面的蠟燭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張白紙,則白紙上不能呈現蠟燭燭焰的像(選填“能”或“不能”),由此可以得出的初步結論是:平面鏡成的是虛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在“研究光的反射定律”時,應將平面鏡放在學生光具盤的中央如圖17所示,打開激光源,讓入射光線從法線的一側斜射到平面鏡上,觀察反射光線、入射光線與法線的位置關系,并且要觀察和記下反射角和入射角的數值.并比較它們的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根據圖中的入射光線和反射光線,在圖中作出鏡面和法線,并標出入射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9.如圖所示,入射光線垂直射向鏡面,光的傳播方向改變了180度.若鏡面轉過了30度,則這時入射角為30度,反射光線轉過的角度為60度.這時光的傳播方向改變60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8.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叫質量,質量是物體的一種屬性.(選填“屬性”或“特性”).當冰完全融化成水后,它的質量將不變(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聲音在下列哪種介質中傳播速度最大(  )
A.B.C.酒精D.空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