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拉姆同學所在實驗小組用同一凸透鏡做了如圖所示的實驗。
(1)實驗前,拉姆同學用圖甲所示的方法來測量實驗用凸透鏡的焦距f,則該凸透鏡的焦距f=_____cm。
(2)將凸透鏡放置在光具座的C點處,如圖乙所示,實驗過程中,該小組組裝并調(diào)整實驗器材,使燭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鏡的主光軸上,當把點燃的蠟燭放在光具座的A點處時,移動光屏到某一位置恰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倒立、_____(選填“放大”或“縮小”)的實像;_____(選填“照相機”、“幻燈機”或“放大鏡”)就是利用該原理工作的。
(3)保持凸透鏡位置不變,再將蠟燭移到“45cm”刻度線處,此時移動光屏_____(選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得到一個清晰的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的四種現(xiàn)象中,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A. 蠟燭通過小孔形成倒立的像
B. 玩具小人在平面鏡中形成的像
C. 葉子經(jīng)露珠形成放大的像
D. 亭子在水中形成的倒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閉合開關后,兩個電阻是_____聯(lián)的,若電路中的兩只電壓表的規(guī)格完全相同,均有兩個量程(0~3V,0~15V)且各元件及連接均完好。閉合開關,兩只電壓表的指針偏轉(zhuǎn)角度相同,則電阻R1與R2的比值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甲所示是某同學探究電流與電壓關系的電路圖,開關S閉合后,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從a端移至b端,電流表和電壓表的示數(shù)變化關系如圖乙所示,則由此可知( )
A. 當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從a端移至b端滑動時,電壓表和電流表的示數(shù)都變小
B. 該電路的電源電壓為3V
C. 該電路最小電功率為1.8W
D. R的阻值變化范圍是0~5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們知道分子間同時存在引力和斥力,若以斥力作用為正方向,畫出斥力一分子間距離圖如圖所示,請解釋以下問題.
(1)當分子間距離為r0時,分子處于什么狀態(tài),此時物質(zhì)處于什么狀態(tài)?
(2)當分子距離大于10倍的r0時,分子處于什么狀態(tài)?此時物體處于什么狀態(tài)?
(3)為什么液體具有一定的體積(即不易被壓縮也不易被擴展),從圖線上如何解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小明利用如圖甲所示的電路做“探究電壓一定時電流與電阻的關系”的實驗。已知電源電壓為3V且保持不變,滑動變阻器電阻絲的阻值與其長度成正比,部分實驗裝置已經(jīng)接好,如圖乙所示。
(1)用筆畫線表示導線完成圖乙未連接完整的實物圖____________。
(2)如圖乙所示,小明先將R1的滑片移至最左端,調(diào)節(jié)R2使電壓表示數(shù)為2V,記錄電流表的示數(shù);之后將R1的滑片向右移動,依次使滑動變阻器R2接入電路的長度為電阻絲總長度的、、,每次移動R的滑片后,應向_____(選填“左”或“右”)移動_____(選填“R1”或“R2”)的滑片,使電壓表示數(shù)為_____V,并記錄各次移動后電流表示數(shù),最后一次實驗滑動變阻器R1和R2消耗電功率之比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短文,回答各題
神奇的靜電
圖中人的頭發(fā)為什么會豎起來?
請去中國科技館“探索與發(fā)展”展區(qū)體驗一下靜電的美妙與神奇,然后沿著科學家們探索的足跡,展開自己的科學探索之旅,體會其中所蘊含的科學精神、思想和方法.
在干燥和多風的秋天,人們常常會碰到這種現(xiàn)象:晚上脫衣服睡覺時,黑暗中常聽到噼啪的聲響,而且伴有藍光;見面握手時,手指剛一接觸到對方,會突然感到指尖針刺般刺痛;早上起來梳頭時,頭發(fā)會經(jīng)!帮h”起來,越理越亂;拉門把手、開水龍頭時都會“觸電”,時常發(fā)出“啪、啪”的聲響.這些都是靜電現(xiàn)象.靜電就是一種處于靜止狀態(tài)的電荷.
兩千多年前,人類就開始研究靜電現(xiàn)象了.吉爾伯特(1544﹣1603)是一位醫(yī)生,他利用各種物質(zhì)做了許多摩擦起電的實驗,發(fā)現(xiàn)除琥珀外,金剛石、藍寶石、水晶、玻璃、硫磺、硬樹脂、云母、巖鹽等,摩擦后也能吸引小物體.吉爾伯特把經(jīng)過摩擦后能吸引小物體的物體叫做electric,意思是“琥珀體”,這就是西文中“電electricity”的詞根的來源.為了確定一種物質(zhì)是不是帶電體,他發(fā)明了第一個可供實驗用的驗電器,用一根極細的金屬棒,中心平衡在一個尖端上,可以自由轉(zhuǎn)動.由于棒很輕,當摩擦后帶電的物體靠近棒時,棒被吸引而轉(zhuǎn)動.
1882年,英國維姆胡斯創(chuàng)造了圓盤式靜電感應起電機,感應起電機是一種能連續(xù)取得并可積累較多正、負電荷的實驗裝置.其中兩軸玻璃圓板可反向高速轉(zhuǎn)動,摩擦起電的效率很高,并能產(chǎn)生高電壓.感應起電機所產(chǎn)生的高電壓,與其他儀器配合后,可進行靜電感應、雷電模擬實驗、演示尖端放電等有關靜電現(xiàn)象的實驗.
用靜電感應起電機做個有趣的實驗吧:會跳舞的紙傘
實驗器材:紙傘、靜電感應起電機、兩個金屬鏈
注意事項:兩個紙傘放置時有一定距離,避免相互吸引.
實驗步驟:
①用金屬鏈連接紙傘和靜電感應起電機.
②搖動靜電感應起電機,觀察到紙傘張開,而且紙傘張開的角度還會變化.
(1)帶電體具有________的性質(zhì)
(2)靜電就是一種處于靜止狀態(tài)的電荷,如果電荷定向移動會產(chǎn)生________
(3)根據(jù)會跳舞的紙傘可以制成驗電羽檢驗物體是否帶電,驗電羽的工作原理是什么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小明做真空罩鬧鈴實驗,如圖所示:
(1 )把正在響鈴的鬧鐘放在玻璃罩內(nèi),再逐漸抽出玻璃罩內(nèi)空氣的過程中,會聽到鈴聲逐漸變________;
( 2)再打開閥門,讓空氣逐漸進入玻璃罩內(nèi),又會聽到鈴聲逐漸變________.
(3 )推理過程:玻璃罩內(nèi)空氣越少,傳出的聲音越________;如果玻璃罩內(nèi)抽成真空后,就聽不到鬧鐘響鈴的聲音了.
( 4)結論:________.
( 5)此實驗用到的研究方法有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在學習小提琴的過程中,小明和同學們發(fā)現(xiàn)弦樂器的琴弦發(fā)出聲音的音調(diào)受很多因素的影響.他們決定對這種現(xiàn)象進行探究,經(jīng)討論后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發(fā)出聲音的音調(diào)可能與琴弦的材料有關;
猜想二:琴弦發(fā)出聲音的音調(diào)可能與琴弦的長短有關;
猜想三:琴弦發(fā)出聲音的音調(diào)可能與琴弦的橫截面積有關.
為了驗證以上猜想是否正確,他們找到了一些不同規(guī)格的琴弦,如下表:
(1)為了驗證猜想一,應選用編號為________、________的琴弦進行實驗.
(2)為了驗證猜想二,應選用編號為________、________的琴弦進行實驗.
(3)為了驗證猜想三,小明選用編號為①、②的琴弦進行實驗,則表中缺少的數(shù)據(jù)應為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在演示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發(fā)生的實驗中(如圖),將正在發(fā)聲的音叉緊靠懸線下的泡沫塑料球,球被多次彈開.在此實驗中,泡沫塑料球的作用是
A. 使音叉的振動盡快停下來 B. 使音叉的振動時間延長
C. 將音叉的微小振動放大,便于觀察 D. 使聲波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