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溫度為T1時,向該平衡體系中加入KI固體,平衡正向移動 | |
B. | 反應I2(aq)+I-(aq)═I3-(aq)△H<0 | |
C. | 若T1時,反應進行到狀態(tài)d時,一定有v正>v逆 | |
D. | 狀態(tài)a與狀態(tài)b相比,狀態(tài)b時I2的轉化率更高 |
分析 A.加入KI固體,c(I-)增大;
B.由圖可知,溫度越高,c(I3-)越小,則升高溫度,平衡逆向移動;
C.T1時,反應進行到狀態(tài)d時,c(I3-)小于平衡時濃度,則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
D.a、b均為平衡點,a點溫度低,結合選項B分析.
解答 解:A.加入KI固體,c(I-)增大,則平衡正向移動,故A正確;
B.由圖可知,溫度越高,c(I3-)越小,則升高溫度,平衡逆向移動,可知正反應為放熱反應,△H<0,故B正確;
C.T1時,反應進行到狀態(tài)d時,c(I3-)小于平衡時濃度,則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則一定有v正>v逆,故C正確;
D.a、b均為平衡點,a點溫度低,該反應為放熱反應,降低溫度,平衡正向移動,則狀態(tài)a時I2的轉化率更高,故D錯誤;
故選D.
點評 本題考查化學平衡的影響因素,為高頻考點,把握溫度、濃度對平衡移動的影響為解答的關鍵,側重分析與應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圖象與平衡移動原理的結合,題目難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編號 | 實驗操作 | 實驗現象 | 解釋與結論 |
A | 向濃度均為0.1mol•L-1 NaCl和NaI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AgNO3溶液 | 出現黃色沉淀 | Ksp(AgCl)>Ksp(AgI) |
B | 硝酸銀溶液中加足量的NaCl溶液,再加KI溶液 | 先得到白色沉淀后變?yōu)辄S色沉淀 | Ksp(AgCl)>Ksp(AgI) |
C | 等體積pH=3的HA和HB兩種酸分別與足量的鋅反應,排水法收集氣體 | 相同時間內,HA收集到的氫氣多 | HA是弱酸 |
D | 用潔凈的鉑絲蘸待測液進行焰色反應 | 火焰呈黃色 | 溶液中含Na+,不含K+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容器 | 甲 | 乙 | 丙 | |
反應物投入量 | 1 molCO、2 mol H2 | 1mol CH3OH | 2mol CH3OH | |
衡 時 數據 | CH3OH的濃度(mol•L-1) | c1 | c2 | c3 |
反應的能量變化 | a kJ | bkJ | ckJ | |
體系壓強(Pa) | p1 | p2 | p3 | |
反應物轉化率 | a1 | a2 | a3 |
A. | 2 c1>c3 | B. | |a|+|b|=90.8 | C. | 2 p2<p3 | D. | a1+a3<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次氯酸的電子式: | |
B. | 中子數為 20 的氯原子:${\;}_{17}^{37}$Cl | |
C. | 氮原子的結構示意圖: | |
D. | Na2 S 的水解反應方程式:S2-+2H2O?H2S+2OH-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用作凈水劑:Fe3++H2O?Fe(OH)3+3H+ | |
B. | 用于制印刷電路的腐蝕液:2Fe3++Cu═2Fe2++Cu2+ | |
C. | 與小蘇打溶液反應:Fe3++3HCO3-═Fe(OH)3↓+3CO2↑ | |
D. | 遇KSCN 溶液變紅色:Fe3++3SCN-═Fe(SCN)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Q<0 | |
B. | 與實驗a相比,實驗b加入了催化劑 | |
C. | 實驗b條件下,該反應的平衡常數K=2 | |
D. | 實驗c從反應開始至達到平衡時的平均反應速率為v(AX5)=4.0×10-3mol/(L•min)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