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定溫度下,反應A2(g)+B2(g) 2AB(g)達到平衡的標志是(NA代表阿伏加德
羅常數)
A.單位時間生成NA的A2同時生成NA的AB
B.容器內的總壓不隨時間變化
C.單位時間生成2NA的AB同時生成NA的B2
D.單位時間生成NA的A2同時生成NA的B2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銅和鎂的合金4.6 g完全溶于濃硝酸,若反應后硝酸被還原只產生4 480 mL的NO2氣體和336 mL的N2O4氣體(都已折算到標準狀況),在反應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氫氧化鈉溶液,生成沉淀的質量為 ( )
A.9.02 g B.8.51 g
C.8.26 g D.7.04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為確定下列久置于空氣中的物質是否變質,所選檢驗試劑(括號內物質)不能達到目的的是( )
A.Na2SO3溶液(BaCl2) B.FeCl2溶液(KSCN)
C.KI(淀粉溶液) D.NaOH溶液(鹽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將SO2和X氣體分別通入BaCl2溶液,未見沉淀生成,若同時通入,有沉淀生成,則X氣體不可能是( )
A.CO2 B.NH3 C. C12 D.H2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資料顯示:鎂與飽和碳酸氫鈉溶液反應產生大量氣體和白色不溶物.某同學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并驗證產物、探究反應原理.
(1)提出假設
實驗1:用砂紙擦去鎂條表面的氧化膜,將其放入盛有適量滴有酚酞的飽和碳酸氫鈉溶液的試管中,迅速反應,產生大量氣泡和白色不溶物,溶液由淺紅變?yōu)榧t.該同學對反應中產生的白色不溶物進行如下猜測:
猜測1:白色不溶物可能為
Mg(OH)2
猜測2:白色不溶物可能為MgCO3.
猜測3:白色不溶物可能是堿式碳酸鎂[xMgCO3•yMg(OH)2].
(2)設計定性實驗確定產物并驗證猜測:
實驗序號 | 實驗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 |
實驗Ⅰ | 將實驗Ⅰ中收集到的氣體點燃 | 能安靜燃燒、產生淡藍色火焰 | ①氣體成分為 |
實驗Ⅱ | ②取實驗Ⅰ中的白色不溶物,洗滌,加入足量 | ③ 產生氣泡沉淀全部溶解 | 白色不溶物可能含有MgCO3 |
實驗Ⅲ | 取實驗Ⅰ中的澄清液,向其中加入少量CaCl2稀溶液 | 產生白色沉淀 | ④溶液中存在 |
(3)為進一步確定實驗1的產物,設計定量實驗方案,如圖所示:
稱取實驗1中所得干燥、純凈的白色不溶物22.6g,充分加熱至不再產生氣體為止,并使分解產生的氣體全部通入裝置A和B中.實驗后裝置A增重1.8g,裝置B增重8.8g,試確定白色不溶物的化學式:
(4)請結合化學用語和化學平衡移動原理解釋Mg和飽和NaHCO3溶液反應產生大量氣泡和白色不溶物的原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25℃時,密閉容器中X、Y、Z三種氣體的初始濃度和平衡濃度如下表。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反應達到平衡時,X的轉化率為50%
B.改變溫度可以改變此反應的平衡常數
C.反應可表示為X+3Y2Z,其平衡常數為1600
D.增大壓強使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動,平衡常數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反應 PCl5(g)PCl 3(g)+Cl2(g) ①
2HI(g) H2(g)+I2(g) ②
2NO2(g)N2O4(g) ③
在一定條件下,達到化學平衡時,反應物的轉化率均是a%。若保持各自的溫度不變、體積不變,分別再加入一定量的各自的反應物,則轉化率
A.均不變 B.均增大
C.①增大,②不變,③減少 D.①減少,②不變,③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已知某可逆反應在密閉容器中進行:A(g)+2B(g) 3C(g)+D(g)(正反應為放熱反應)。下圖中曲線a代表一定條件下該反應的過程,若使曲線a變?yōu)閎曲線,可采取的措施是
( )
A、增大A的濃度 B、縮小容器的體積 C、加入催化劑 D、升高溫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