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分)某研究性學習小組探究碳化鋁的性質:發(fā)現(xiàn)碳化鋁與水在常溫下劇烈反應,生成大量氣體和白色沉淀,該沉淀既能溶于鹽酸也能溶于NaOH溶液,該小組同學為了探究氣體產物的組成,設計出如下實驗:
(1)利用碳化鋁制取氣體,下列裝置中適合作為氣體發(fā)生裝置的是 。
(2)正確選擇發(fā)生裝置后,連接裝置進行實驗。一段時間后,硬質玻璃管C中黑色粉末變成紅色,干燥管D中白色粉末變成藍色,裝置E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尾氣燃燒產生藍色火焰。
①干燥管D中的試劑可能是 ,其作用是 。
②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某同學得出下列推論,其中正確的是 。
a.氣體與氧化銅在一定條件下反應,氧化產物只有二氧化碳
b.氣體與氧化銅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產物一定有水和二氧化碳,可能有一氧化碳
c.氣體與氧化銅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產物一定有水、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d.氣體具有還原性,氧化產物可能有多種
(3)實驗完畢后,要先后熄滅C和F處的酒精燈,應先熄滅的是 處酒精燈,理由是 。(只寫出一條即可)
(4)若最后在F處點燃氣體與在A處產生的氣體相同,實驗前系統(tǒng)內的空氣已排盡,實驗驗結束后,C裝置減輕12.8 g,D裝置增重7.2 g,E裝置增重8.8 g(假定D、E吸收氣體是完全的),則A、C處發(fā)生反應的方程式分別為 、 。
(5)如圖所示,U型透明玻璃管的左端封閉有A處產生氣體和氯氣的混合氣,將該裝置放在日光燈下。一段時間后(不考慮水與氯氣的反應),下列關于U型管中可能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U型管左側會有油狀液滴出現(xiàn)
b.溶液很快變成藍色
c.氣柱縮小,右端液柱下降
d.氣柱膨脹,右端玻璃管中液體溢出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天津市高三四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16分)實驗室用硫酸廠燒渣(主要成分為Fe2O3及少量FeS、SiO2等)制備聚鐵(堿式硫酸鐵的聚合物)〔Fe(OH)(SO4)〕n和綠礬(FeSO4·7H2O),過程如下:
(1)在①中已知FeS中鐵元素生成Fe3+,S元素生成單質硫,寫出FeS、O2、H2SO4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將過程②中產生的氣體通入下列溶液中,溶液不會褪色的是___________(填編號);
A.品紅溶液 B.酸性KMnO4溶液
C.紫色石蕊溶液 D.溴水
(3)在③中,需加入的物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④中,蒸發(fā)濃縮需要的硅酸鹽儀器除酒精燈外,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⑥中,將溶液Z控制到70~80℃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為測量聚鐵樣品中鐵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進行下列實驗(假設雜質中不含鐵元素和硫元素):稱取一定質量樣品,將樣品溶于足量的_________后(填化學式,下同),滴加過量的__________,產生不溶于酸的沉淀,過濾、洗滌、干燥,稱量固體的質量來計算該聚鐵樣品中鐵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
(7)若用步驟③④制取綠礬,測定3g燒渣中氧化鐵的質量分數(shù)
①取所得綠礬產品,溶解,配制成1000mL溶液;量取25.00mL待測溶液于錐形瓶中,配制溶液時需要的玻璃儀器除玻璃棒、量筒、燒杯、膠頭滴管外,還需 。
②用硫酸酸化的0.01000mol/L KMnO4溶液滴定至終點,消耗KMnO4溶液體積的平均值為15.00mL。判斷此滴定實驗達到終點的方法是 ;若在滴定終點讀取滴定管刻度時,俯視KMnO4溶液液面,其它操作均正確,則使測定結果 (填“偏高”“偏低”“無影響”)。
③計算燒渣中鐵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山東省棗莊市高三4月模擬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有X、Y、Z、W、M五種短周期元素,其中X、Y、Z、W同周期,Z、M同主族;X+與M2-具有相同的電子層結構;離子半徑:Z2->W-;Y的單質晶體熔點高、硬度大,是一種重要的半導體材料。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X、M兩種元素只能形成X2M型化合物
B.由于W、Z、M元素的氫氣化物相對分子質量依次減小,所以其沸點依次降低
C.元素Y、Z、W的單質晶體屬于同種類型的晶體
D.元素W和M的某些單質可作為水處理中的消毒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寧夏銀川一中高三第二次模擬考試 理綜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15分)某化學課外活動小組通過實驗研究NO2的性質:(已知:2NO2+2NaOH = NaNO3+NaNO2+H2O)
任務1:利用下圖所示裝置探究NO2能否被NH3還原(K1、K2為止水夾,夾持固定裝置略去)。
(1)E裝置中制取NO2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 。
(2)若NO2能夠被NH3還原,預期觀察到C裝置中的現(xiàn)象是 。
(3)實驗過程中,未能觀察到C裝置中的預期現(xiàn)象。該小組同學從反應原理的角度分析了原因,認為可能是:①NH3還原性較弱,不能將NO2還原;②在此條件下,NO2的轉化率極低;③ 。
(4)此實驗裝置存在一個明顯的缺陷是 。
任務2:探究NO2能否與Na2O2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
(5)實驗前,該小組同學提出三種假設。
假設1:二者不反應;
假設2:NO2能被Na2O2氧化;
假設3: 。
(6)為了驗證假設2,該小組同學選用任務1中的B、D、E裝置,將B中的藥品更換為Na2O2,另選F裝置(如圖所示),重新組裝,進行實驗。
①裝置的合理連接順序是(某些裝置可以重復使用) 。
②實驗過程中,B裝置中淡黃色粉末逐漸變成白色。經檢驗,該白色物質為純凈物,且無其他物質生成。推測B裝置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寧夏銀川一中高三第二次模擬考試 理綜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反興奮劑是體育賽事關注的熱點,利尿酸是一種常見的興奮劑,其分子結構如下:關于利尿酸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它的分子式是C13H11O4Cl2
B.它不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
C.它不能與飽和碳酸鈉溶液反應放出CO2
D.它能發(fā)生取代反應、加成反應和酯化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吉林省高三上學期第五次模擬考試理綜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裝置進行的相應實驗,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A.用圖1裝置制取并收集干燥純凈的NH3
B.用圖2裝置可演示NO的噴泉實驗
C.用圖3裝置制備Fe(OH)2并能較長時間觀察其顏色
D.用圖4裝置驗證苯中是否有獨立的碳碳雙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湖南省長沙市高三5月一模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簡答題
(13分)SO2、NO是大氣污染物。吸收SO2 和NO,獲得Na2S2O4和NH4NO3產品的流程圖如下(Ce為鈰元素):
(1)裝置Ⅰ中生成HSO3-的離子方程式為 。
(2)含硫各微粒(H2SO3、HSO3-和SO32-)存在于SO2與NaOH溶液反應后的溶液中,它們的物質的量分數(shù)X(i)與溶液pH 的關系如圖所示。
①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填字母序號)。
a.pH=8時,溶液中c(HSO3-) < c(SO32-)
b.pH=7時,溶液中c(Na+) =c(HSO3-)+c(SO32-)
c.為獲得盡可能純的NaHSO3,可將溶液的pH控制在4~5左右
②向pH=5的NaHSO3溶液中滴加一定濃度的CaCl2溶液,溶液中出現(xiàn)渾濁,pH降為2,用化學平衡移動原理解釋溶液pH降低的原因: 。
(3)裝置Ⅱ中,酸性條件下,NO被Ce4+氧化的產物主要是NO3-、NO2-,寫出生成NO3-的離子方程式 。
(4)裝置Ⅲ的作用之一是再生Ce4+,其原理如下圖所示。
①生成Ce4+的電極反應式為 。
②生成Ce4+從電解槽的 (填字母序號)口流出。
(5)已知進入裝置Ⅳ的溶液中,NO2-的濃度為a g·L-1,要使1 m3該溶液中的NO2-完全轉化為NH4NO3,需至少向裝置Ⅳ中通入標準狀況下的O2 L(用含a代數(shù)式表示,計算結果保留整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湖北省等高三下學期期中四校聯(lián)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常溫下用惰性電極電解1 L含足量KCl的溶液,若通過n mol電子的電量,則溶液的pH與n的關系是(設電解前后溶液的體積不變,生成的氣體全部逸出)
A.pH=n B.pH=-lg n C.pH=14-lgn D.pH=lgn+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湖南省高三綜合能力測試(五)理綜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S-誘抗素制劑能保持鮮花盛開,S-誘抗素的分子結構如圖,下列關于該物質說法正確的是
A.S-誘抗素制劑能發(fā)生酯化反應的官能團有2種
B.含有苯環(huán)、羥基、羰基、羧基、碳碳雙鍵
C.1 mol S-誘抗素制劑與足量金屬Na反應生成0.5 mol H2
D.該化合物不能發(fā)生聚合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