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由于溫室效應和資源短缺等問題,如何降低大氣中的CO2含量并加以開發(fā)利用,引起了各國的普遍重視.目前工業(yè)上有一種方法是用CO2生產(chǎn)燃料甲醇.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反應:CO2(g)+3H2(g)?CH3OH(g)+H2O(g),如圖表示該反應進行過程中能量(單位為kJ•mol-1)的變化.
(1)關(guān)于該反應的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C.
A.△H>0,△S>0;    B.△H>0,△S<0;
C.△H<0,△<0;    D.△H<0,△S>0.
(2)該反應平衡常數(shù)K的表達式為$\frac{c(CH{\;}_{3}OH)•c(H{\;}_{2}O)}{c(CO{\;}_{2})•c{\;}^{3}(H{\;}_{2})}$.
(3)溫度降低,平衡常數(shù)K增大(填“增大”、“不變”或“減小”).
4)為探究反應原理,現(xiàn)進行如下實驗:在體積為1L的密閉容器中,充入1mol CO2和3mol H2,測得CO2和CH3OH(g)的濃度隨時間變化如下圖所示.從反應開始到平衡,用氫氣濃度變化表示的平均反應速率v(H2)0.225mol•L-1•min-1
(5)下列措施中能使n(CH3OH)/n(CO2)增大的有CD.
A.升高溫度;      B.加入催化劑;    C.將H2O(g)從體系中分離;
D.再充入1molCO2和3molH2;     E.充入He(g),使體系總壓強增大.
Ⅱ.在溫度t℃下,某NaOH的稀溶液中c(H+)=10-amol/L,c(OH-)=10-bmol/L,已知a+b=12
該溫度下水的離子積Kw=1×10-12;t大于25℃(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向該溶液中逐滴加入pH=c的鹽酸(t℃),測得混合溶液的部分pH如表所示.
序號NaOH溶液的體積/mL鹽酸的體積/mL溶液的pH
20.000.008
20.0020.006
假設溶液混合前后的體積變化忽略不計,則c為4.

分析 (1)由圖1可知,反應物的總能量高于生成物的總能量,該反應為放熱反應,由方程式可知,該反應正反應是氣體的物質(zhì)的量減小的反應,故正反應為熵減過程;
(2)化學平衡常數(shù),是指在一定溫度下,達到平衡時各生成物濃度的化學計量數(shù)次冪的乘積除以各反應物濃度的化學計量數(shù)次冪的乘積所得的比值,據(jù)此書寫;
(3)該反應正反應是放熱反應,降低溫度平衡向正反應移動,平衡常數(shù)增大;
(4)由圖2可知,甲醇的濃度變化量為0.75mol/L,根據(jù)v=$\frac{△c}{△t}$計算v(CH3OH),再利用速率之比等于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計算v(H2);
(5)使n(CH3OH)/n(CO2)增大,改變條件使平衡向正反應移動,但只增大二氧化碳的濃度會使該比值減;
Ⅱ.溶液中的離子積Kw=C(H+)×c(OH-)=10-a×10-b=10-(a+b)=1×10-12;常溫下Kw=10-14,結(jié)合水的電離是吸熱過程分析判斷;依據(jù)酸堿中和反應定量關(guān)系計算判斷;某NaOH溶液中kw=c(H+).c(OH-)=10-12,當鹽酸的體積為0時,測定溶液的PH是氫氧化鈉溶液的pH,則溶液中c(OH-)=$\frac{10{\;}^{-12}}{10{\;}^{-8}}$mol/L=10-4 mol/L,當兩種溶液等體積混合時,根據(jù)混合溶液的pH計算酸的濃度,從而得出鹽酸溶液的pH.

解答 解:(1)由圖1可知,反應物的總能量高于生成物的總能量,該反應為放熱反應,即△H<0,由方程式可知,該反應正反應是氣體的物質(zhì)的量減小的反應,故正反應為熵減過程,即△S<0;
故選C;
(2)可逆反應CO2(g)+3H2(g)?CH3OH(g)+H2O(g)的化學平衡常數(shù)k=$\frac{c(CH{\;}_{3}OH)•c(H{\;}_{2}O)}{c(CO{\;}_{2})•c{\;}^{3}(H{\;}_{2})}$;
故答案為:$\frac{c(CH{\;}_{3}OH)•c(H{\;}_{2}O)}{c(CO{\;}_{2})•c{\;}^{3}(H{\;}_{2})}$;
(3)該反應正反應是放熱反應,降低溫度平衡向正反應移動,平衡常數(shù)增大;
故答案為:增大;
(4)由圖2可知,10min達平衡時甲醇的濃度變化量為0.75mol/L,所以v(CH3OH)=$\frac{0.75mol/L}{10min}$=0.075mol/(L•min),速率之比等于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所以v(H2)=3v(CH3OH)=3×0.075mol/(L•min)=0.225mol/(L•min);
故答案為:0.225;
(5)使n(CH3OH)/n(CO2)增大,改變條件使平衡向正反應移動,但只增大二氧化碳的濃度會使該比值減小.
A.升高溫度,平衡向逆反應移動,n(CH3OH)/n(CO2)減小,故A錯誤;
B.加入催化劑,平衡不移動,n(CH3OH)/n(CO2)不變,故B錯誤;
C.將H2O(g)從體系中分離,平衡向正反應移動,n(CH3OH)/n(CO2)增大,故C正確;
D.再充入1mol CO2和3mol H2,等效為增大壓強,平衡正反應移動,平衡時n(CH3OH)/n(CO2)增大,故D正確;
E.充入He(g),反應混合物的濃度不變,變化不移動,n(CH3OH)/n(CO2)不變,故E錯誤;
故選CD;
Ⅱ.溶液中的離子積Kw=C(H+)×c(OH-)=10-a×10-b=10-(a+b)=1×10-12;常溫下Kw=10-14,水的電離是吸熱過程,此溫度下離子積常數(shù)大于常溫下離子積常數(shù),說明溫度高于25°C;
當鹽酸的體積為0時,測定溶液的PH是氫氧化鈉溶液的pH,則溶液中c(OH-)=$\frac{10{\;}^{-12}}{10{\;}^{-8}}$mol/L=10-4 mol/L;
當兩種溶液等體積混合時,溶液的pH=6,結(jié)合水的離子積常數(shù)知,該溶液呈中性,則酸和堿的物質(zhì)的量相等,
兩溶液的體積相等,則c(HCl)=c(NaOH)=10-4 mol/L,所以鹽酸的pH=4,
故答案為:1×10-12;大于;4.

點評 考查平衡圖象、化學平衡有關(guān)計算、反應速率、化學平衡的影響因素以及水溶液中的離子積常數(shù)應用,溶液PH計算應用等,難度不大,注意基礎(chǔ)知識的理解掌握,(5)中只增大二氧化碳的濃度會使該比值減小,可以借助平衡常數(shù)分析理解.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A、B、C、D都是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徑D>C>A>B,其中A、B處在同一周期,A、C處在同一主族.C原子核內(nèi)質(zhì)子數(shù)等于A和B的原子核內(nèi)質(zhì)子數(shù)之和,C原子最外層上的電子數(shù)是D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的4倍.試根據(jù)以上敘述回答:
(1)C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第三周期第ⅣA族
(2)A與B形成的三原子分子的電子式是,B與D形成的原子個數(shù)比為1:1的化合物的電子式是
(3)這四種元素中的非金屬氫化物的穩(wěn)定性由大到小的順序是H2O>CH4>SiH4.(用化學式表示)
(4)D元素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化學式是NaOH,與常見的兩性氫氧化物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aOH+Al(OH)3=NaAlO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把鐵片放入下列溶液中,鐵片溶解,溶液質(zhì)量增加,但沒有氣體放出的是(  )
A.稀HNO3B.CuSO4溶液C.FeCl3溶液D.AgNO3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科學家根據(jù)元素周期律和原子結(jié)構(gòu)理論預測,原子序數(shù)為114的元素為類鉛元素.下面有關(guān)它的原子結(jié)構(gòu)和性質(zhì)預測正確的是( 。
A.類鉛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7B.其常見價態(tài)為+2、+4、+6
C.它的金屬性比鉛強D.它的原子半徑比鉛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在一定條件下,A氣體與B氣體反應生成C氣體.反應過程中,反應物與生成物的濃度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如圖,則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3A+B?2C
B.在t1~(t110)s時,v(A)=v(B)=0
C.t1 s時反應物A轉(zhuǎn)化率為60%
D.0~t1 s內(nèi)A的反應速率為v(A)=$\frac{0.2}{{t}_{1}}$mol/(L•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甲醇是一種很好的燃料,工業(yè)上用CH4和H2O(g)為原料,通過反應I和II來制備甲醇.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將1.0molCH4和2.0molH2O(g)通入反應(容積為l00L),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反應:
cCH4(g)+H2O(g)$\stackrel{一定條件}{→}$CO(g)+3H2(g)   I.
CH4的轉(zhuǎn)化率與溫度、壓強的關(guān)系如圖所示.
①已知100℃時達到平衡所需的時間為5min,則用H2表示的平均反應速率為0.003mol/(L•min)
②圖中的P1<P2(填“<”、“>”或“=”),100℃時平衡常數(shù)為2.25×10-4
③該反應的△H>0 (填“<”、“>”或“=”).
(2)在壓強為0.1MPa條件下,a molCO與3a mol H2的混合氣體在催化劑作用下能自發(fā)反應生成甲醇:CO(g)+2H2(g)$\frac{\underline{\;催化劑\;}}{\;}$ CH30H(g);△H<0Ⅱ.
①若容器容積不變,下列措施可增加甲醇產(chǎn)率的是BD (填序號).
A.升高溫度
B.將CH3OH(g)從體系中分離
C.充入He,使體系總壓強增大
D.再充人lmolCO和3mol H2
②為了尋找合成甲醇的適宜溫度和壓強,某同學設計了三組實驗,部分實驗條件已經(jīng)填在了右邊的實驗設計表中.
實驗編號T(℃)n(CO)/n(H2p(MPa)
l1501/30.1
2n1/35
3350m5
a.右表中剩余的實驗條件數(shù)據(jù):
n=150,m=$\frac{1}{3}$.
b.根據(jù)反應Ⅱ的特點,如圖是在壓強分別為0.1MPa和5MPa下CO的轉(zhuǎn)化率隨溫度變化的曲線圖,請指明圖中的壓強px=0.1 MP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如圖為Fe(OH)2制備實驗的改進裝置,使用該裝置將能在較長時間內(nèi)觀察到白色絮狀沉淀.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在試管Ⅰ里加入的試劑是稀H2SO4、鐵屑.
(2)在試管Ⅱ里加入的試劑是NaOH溶液.
(3)為了制得白色Fe(OH)2沉淀,在試管Ⅰ和Ⅱ中加入試劑,打開止水夾,塞緊塞子后的實驗步驟是檢驗試管Ⅱ出口處排出的氫氣的純度,當排出的氫氣純凈時,再夾緊止水夾.
(4)為何能在較長時間內(nèi)觀察到Fe(OH)2白色沉淀:試管Ⅰ中反應生成的氫氣充滿了試管Ⅰ和試管Ⅱ,且外界空氣不容易進入.
綜上所述,關(guān)于Fe(OH)2制備的改進方法很多,核心問題有兩點:一是溶液中的溶解氧必須除去;二是反應過程必須與O2隔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下列反應中,不屬于四種基本反應類型,也不屬于氧化還原反應的是( 。
A.2Na+2H2O═2NaOH+H2B.CO2+Ca(OH)2═CaCO3↓+H2O
C.2H2O2$\frac{\underline{\;MnO_{2}\;}}{\;}$ 2H2O+O2D.CaCO3+2HCl═CaCl2+H2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下列有關(guān)金屬及其合金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目前我國流通的硬幣是由合金材料制造的
B.低碳鋼、中碳鋼和高碳鋼中的碳含量依次降低
C.鎂在空氣中燃燒發(fā)出耀眼的白光,可用于制作照明彈
D.日用鋁制品表面覆蓋著氧化膜,對內(nèi)部金屬起保護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