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195916  195924  195930  195934  195940  195942  195946  195952  195954  195960  195966  195970  195972  195976  195982  195984  195990  195994  195996  196000  196002  196006  196008  196010  196011  196012  196014  196015  196016  196018  196020  196024  196026  196030  196032  196036  196042  196044  196050  196054  196056  196060  196066  196072  196074  196080  196084  196086  196092  196096  196102  196110  203614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所示圖像中,縱坐標為沉淀物的物質的量,橫坐標為某溶液中加入反應物的物質的量,按題給信息將相應圖的字母填入下列空格中,并寫出所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1)表示向飽和AlCl3溶液中滴加氨水至過量的圖像是_____(填字母,下同)

2)表示向飽和Al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過量的圖像是_____

3)表示向飽和石灰水中通入CO2至過量的圖像是_____

4)表示向MgCl2AlCl3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過量的圖像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填空題:

1)標準狀況下,2.24L Cl2的質量為__________g。

210.8g R2O5中氧原子的數(shù)目為3.01×1023,則元素R的相對原子質量為__________

3)阻燃劑堿式碳酸鋁鎂中OH-CO32-質量之比為51300,則這兩種離子的物質的量之比為____________。

4)將10mL 1.00mol/L Na2CO3溶液與10mL 1.00mol/L CaCl2溶液相混和,則混和溶液中Na+的物質的量濃度為______________mol/L(忽略混合前后溶液體積的變化)。

(5)3.5mol Ba(OH)2中約含有____________OH-。

6100g質量分數(shù)為46%的酒精(CH3CH2OH)溶液中氧原子的物質的量為___________

7)把 200mL NH4HCO3Na2CO3的混合溶液分成兩等份,取一份加入含a mol NaOH的溶液恰好反應完全取另一份加入含b mol HCl的鹽酸恰好反應完全.該混合溶液中c(Na+)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以溴乙烷為原料制備乙二醇,下列方案中最合理的是

A. CH3CH2BrCH2=CH2CH2BrCH2Br乙二醇

B. CH3CH2BrCH2BrCH2Br乙二醇

C. CH3CH2BrCH3CH2OHCH2BrCH2OH乙二醇

D. CH3CH2BrCH3CH2OHCH2=CH2CH2BrCH2Br乙二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東晉《華陽國志·南中志》卷四中已有關于白銅的記載,云南鎳白銅(銅鎳合金)聞名中外,曾主要用于造幣,亦可用于制作仿銀飾品;卮鹣铝袉栴}:

(1)鎳元素基態(tài)原子的電子排布式為______,3d能級上的未成對電子數(shù)為_______

(2)硫酸鎳溶于氨水形成[Ni(NH3)6]SO4藍色溶液。

①[Ni(NH3)6]SO4中陰離子的立體構型是________

②在[Ni(NH3)6]SO4中Ni2+與NH3之間形成的化學鍵稱為______,提供孤電子對的成鍵原子是______。

③氨的沸點_______(填“高于”或“低于”)膦(PH3),原因是_______;氨是______分子(填“極性”或“非極性”),中心原子的軌道雜化類型為_______

(3)銅晶體銅碳原子的堆積方式如圖所示。

①基態(tài)銅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__________________。

②每個銅原子周圍距離最近的銅原子數(shù)目_________

(4)某M原子的外圍電子排布式為3s23p5,銅與M形成化合物的晶胞如圖所示(黑點代表銅原子)。

①該晶體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________。

②已知銅和M的電負性分別為1.9和3.0,則銅與M形成的化合物屬于________(填“離子”或“共價”)化合物。

③已知該晶體的密度為ρ g·cm-3,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為NA,則該晶體中銅原子和M原子之間的最短距離為________pm(只寫計算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甲、乙、丙、丁四種有機物說法正確的是

A. NaOH的水溶液共熱,反應后生成的醇能被氧化為醛

B. CH3Cl中加入NaOH的水溶液共熱,再滴入AgNO3溶液,可檢驗該物質中含有的鹵素原子

C. 發(fā)生消去反應得到兩種烯烴

D. CH3Cl、、中加入 NaOH的醇溶液共熱,然后加入稀硝酸呈酸性,再滴入AgNO3溶液,均有沉淀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某“84消毒液”瓶體部分標簽如圖所示,已知某“84消毒液”瓶體部分標簽如圖所示,該“84消毒液”通常稀釋100(體積之比) 后使用。請回答下列問題:

1)該“84消毒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約為_____mol·L-1

2)取用任意體積的該鹽溶液時,下列物理量中會隨所取體積的多少而變化的是______(填字母)。

A.溶液中NaClO的物質的量 B.溶液的濃度 C.溶液中NaClO的摩爾質量 D.溶液的密度

3)該同學參閱該“84消毒液”的配方,欲用NaClO固體配制480mLNaClO質量分數(shù)為25%的消毒液。回答下列問題。

①如圖所示的儀器中,有些是不需要,配制上述溶液還需要_____________玻璃儀器

②需要稱量NaClO固體的質量為_______ g

4)“84消毒液”與稀硫酸混合使用可增強消毒能力,某消毒小組人員用98%(密度為1.84g·cm-3)的濃硫酸配制230mL 2.3mol·L-1的稀硫酸用于增強“84消毒液”的消毒能力。

①所配制的稀硫酸中,H的物質的量濃度為________ mol·L-1。

②需用濃硫酸的體積為________ mL

③若所配制的稀硫酸濃度偏小,則下列可能的原因分析中正確的是_______。

A.配制前,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餾水 B.量取濃硫酸時,仰視液體的凹液面

C.未冷卻,立即轉移至容量瓶定容 D.定容時,仰視溶液的凹液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美國康乃爾大學的威考克斯(C·Wilcox)所合成的一種有機分子就像一尊釋迦牟尼佛像,因而稱為釋迦牟尼分子(分子中所有原子均在同一平面)如圖。對于該有機物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該有機物屬于芳香烴;②該有機物的分子式為C22H12; ③該有機物能發(fā)生加成反應;④該有機物的一氯代物的同分異構體有6

A. ①③④B. ①②C. ②③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某有機物其結構簡式為,關于該有機物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在加熱和催化劑作用下,1mol該有機物最多能和4mol H2反應

B. 不能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

C. 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 一定條件下,能和NaOH醇溶液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鋁是重要的金屬材料,鋁土礦(主要成分是Al2O3和少量的SiO2、Fe2O3雜質)是工業(yè)上制取鋁的原料。實驗室模擬工業(yè)上以鋁土礦為原料制銨明礬晶體[NH4Al(SO4)2]的工藝流程如圖所示: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固體a的化學式為________,固體b化學式為________,Ⅲ中通入足量CO2氣體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

(2)制取銨明礬溶液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

(3)Ⅰ→Ⅱ→Ⅲ→Ⅳ都要用到的分離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由銨明礬溶液中制銨明礬晶體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先向鋁土礦加入過量氫氧化鈉,再加入過量鹽酸,此時首先出現(xiàn)的固體a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中學化學中常用于混合物的分離和提純的裝置,請根據(jù)裝置回答問題:

1)為了從海帶中提取碘,某研究性學習小組設計并進行了以下實驗:

a.灼燒海帶時,除需要三腳架外,還需要用到實驗儀器是_____(填字母)。

A.燒杯 B.坩堝 C.表面皿 D.泥三角 E.酒精燈 F.干燥器

b.步驟③的實驗選擇上述圖_____(填“甲”“乙”或“丙”)裝置。步驟⑤的實驗操作名稱是_____,選擇上述圖_____(填“甲”“乙”或“丙”)裝置。步驟⑥的目的是從含碘苯溶液中分離出單子碘,同時回收苯,該步驟的實驗操作名稱是_____,選擇上述圖_____(填“甲”“乙”或“丙”)裝置。

2)某鹽的混合溶液中含有Na+、Mg2+、Cl-、SO42-離子,測得Na+、Mg2+ Cl-的物質的量濃度依次為0.2molL-1、0.25molL-1、0.4molL-1,則c(SO42-)=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