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題目】很多實驗必須先制作裝片,然后在顯微鏡下觀察。下面實驗步驟錯誤的是(  )
A.脂肪鑒定:切取花生子葉薄片→染色→去浮色→制片→觀察
B.有絲分裂觀察:解離根尖→染色→漂洗→制片→觀察
C.質壁分離觀察:撕取紫色洋蔥鱗片葉表皮→制片→觀察→滴加蔗糖溶液→觀察
D.葉綠體形態(tài)分布觀察:取黑藻小葉→制片→觀察

【答案】B
【解析】有絲分裂觀察的正確步驟是:解離→漂洗→染色→制片→觀察,B項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觀察根尖分生組織細胞的有絲分裂”實驗的4點提醒:
(1)根尖中只有分生區(qū)細胞才可以進行分裂,伸長區(qū)和成熟區(qū)不能分裂。
(2)不能觀察一個細胞的連續(xù)分裂過程,因為解離時細胞已死亡,可以尋找處于不同時期的細胞,連起來體會出細胞分裂的連續(xù)過程。
(3)細胞板是個真實結構,而赤道板是人為定義的面,看不到此“結構”。
(4)“解離→漂洗→染色→制片”的步驟順序不能顛倒、不能缺失,否則不易觀察到預期現象。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生物圈中碳循環(huán)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碳循環(huán)伴隨著能量流動
B.分解者不參與生物圈中碳循環(huán)過程
C.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與碳循環(huán)密切相關
D.碳在生物群落與無機環(huán)境之間循環(huán)的主要形式是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興奮在神經元之間傳遞時,突觸小體完成的信號轉換是(  )
A.電信號 電信號
B.化學信號 化學信號
C.電信號 化學信號
D.電信號 化學信號 電信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試管中加入碘液后會出現藍色(先分別保溫,后混合)的是

試管編號

試管中的溶液

加入的物質

實驗條件

1

2 mL淀粉溶液

1mL清水

37℃、保溫 5min

2

2 mL淀粉溶液

1mL唾液淀粉酶

37℃、保溫 5min

3

2 mL淀粉溶液

3滴硫酸+1mL唾液淀粉酶

37℃、保溫 5min

4

2 mL淀粉溶液

1 mL唾液淀粉酶

100℃、保溫 5min

A. 1、2、3 B. 1、3、4 C. 2、4 D. 1、2、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牛的食物主要是草莖類,其中含有大量的纖維素。牛胃內的微生物,在幫助消化和利用植物纖維素方面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卮鹣铝袉栴}:

(1)纖維素是地球上含量最豐富的多糖類物質,組成纖維素的單體為_____。牛胃中某些微生物能夠產生纖維素酶,這種酶是一種復合酶,其中的_____能使纖維素分解成纖維二糖。

(2)實驗室培養(yǎng)牛胃內的微生物,分離得到高純度纖維素分解菌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是___。為避免周圍環(huán)境中微生物的污染,實驗操作應在__附近進行;倒平板用的培養(yǎng)皿需要保持干燥,可以采用__法進行滅菌。

(3)為了從牛胃的食麋中分離出纖維素分解菌,配制的選擇培養(yǎng)基要以__作為唯一碳源。篩選纖維素分解菌時,常用的剛果紅染色法有兩種,一種是先培養(yǎng)微生物,再加入剛果紅進行顏色反應,另一種是_____。在涂布平板時滴加到培養(yǎng)基表面的菌懸液量不宜過多,原因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信息的傳遞中,與其他三種不屬于同一類型的是( )
A.小囊蟲在發(fā)現榆、松寄生植物后,會發(fā)出聚積信息素,召喚同類來共同取食
B.榆樹通過分泌一種化學物質,與櫟樹產生相互拮抗的現象
C.雄蚊能根據雌蚊飛行時所發(fā)出的低頻聲波而找到雌蚊
D.群居動物通過群體氣味與其他群體相區(qū)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一種細胞——銅綠色假單胞菌能分泌毒蛋白分解其他細菌的細胞壁。下列有關銅綠色假單胞菌的敘述,正確的是

A. 其與酵母菌細胞結構的主要區(qū)別是有無細胞壁

B. 其毒蛋白的分泌與細胞內的內質網、高爾基體有關

C. 其變異類型有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

D. 與其他細菌的關系為競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請用以下實驗材料和用具,設計實驗來驗證蔗糖酶和淀粉酶的催化具有專一性。實驗材料與用具:蔗糖溶液、淀粉溶液、蔗糖酶溶液、淀粉酶溶液、斐林試劑、水浴鍋、試管等。

(1)實驗步驟:

溶液

試管

蔗糖溶液

淀粉溶液

蔗糖酶溶液

淀粉酶溶液

+

+

a

+

+

b

+

c

注:“+”代表加入適量的溶液,“—”代表不加溶液

①按照上表中的設計,取試管、加溶液,混勻后將試管放置在37℃恒溫水浴鍋中保溫一段時間。

②補充完整表格中的操作:a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填“+”或“—”)

③取出試管,分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觀察現象并記錄實驗結果。

(2)預測實驗現象:____________________。實驗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溫帶地區(qū)的大部分植物中,CO2固定過程中的第一個穩(wěn)定中間產物是3-碳化合物,這就是C3植物。CO2的固定是暗反應的關鍵環(huán)節(jié),但如果在暗條件下,暗反應很快便停止。

許多仙人掌植物的氣孔僅在夜間開放,其CO2固定機制有所不同,進入氣孔的CO2在胞質酶作用下,附著于一個3-碳化合物而生成一個4-碳化合物(蘋果酸),蘋果酸儲存于細胞液中,直至白天才分解釋出CO2進入葉綠體,在那里再以C3植物相同的機制固定。

(1)請簡述暗反應中,C3植物CO2固定的第一個穩(wěn)定中間產物生成的過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情況中,不能進行CO2固定的是__________( A.白天的仙人掌植物, B.夜間的C3植物)。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據上述資料,指出C3植物與仙人掌在CO2固定過程的不同處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