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如圖為真核細胞內蛋白質合成過程示意圖,其中途徑一形成的蛋白質可分泌到細胞外,途徑二形成的蛋白質可轉運至膜圍成的細胞器和細胞核.[]內填序號,橫線上填文字.

(1)結構①②③都具有的化學成分是蛋白質.結構①特有的化學成分是RNA.
(2)新轉錄產(chǎn)生的mRNA經(jīng)一系列加工后穿過細胞核上的核孔 轉運到細胞質中,mRNA與核糖體結合進行蛋白質的合成.
(3)若合成的蛋白質為丙酮酸脫氫酶,則該酶的合成是通過如圖中的途徑二完成的,合成后被轉運到[④]線粒體 發(fā)揮作用.
(4)通過途徑一合成的蛋白質可能有AC(多選).
A.胰島素  B.ATP合成酶   C.免疫球蛋白   D.DNA連接酶
(5細胞質中合成的蛋白質進入細胞核后發(fā)揮的功能有與DNA組成染色質、參與各種反應的酶.

分析 1、分泌蛋白的合成與分泌過程:附著在內質網(wǎng)上的核糖體合成蛋白質→內質網(wǎng)進行粗加工→內質網(wǎng)“出芽”形成囊泡→高爾基體進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質→高爾基體“出芽”形成囊泡→細胞膜,整個過程還需要線粒體提供能量.
2、分析題圖:①為核糖體,②為內質網(wǎng),③為高爾基體,④為線粒體,⑤為葉綠體.

解答 解:(1)圖中①為核糖體,由蛋白質和核糖體構成,②為內質網(wǎng),③為高爾基體,均具有膜結構,故結構①②③都具有的化學成分是蛋白質.結構①特有的化學成分是RNA.
(2)蛋白質合成的場所的核糖體,故新轉錄產(chǎn)生的mRNA經(jīng)一系列加工后穿過細胞核上的核孔轉運到細胞質中,mRNA與核糖體結合進行蛋白質的合成.
(3)若合成的蛋白質為丙酮酸脫氫酶,為胞內蛋白質,則該酶的合成是通過如圖中的途徑二完成的,合成后被轉運到[④]線粒體發(fā)揮作用.
(4)通過途徑一合成的蛋白質為分泌蛋白,如胰島素和免疫球蛋白,ATP合成酶D和DNA連接酶屬于胞內蛋白質.
(5)細胞質中合成的蛋白質進入細胞核后發(fā)揮的功能有與DNA組成染色質、參與各種反應的酶.
故答案為:
(1)蛋白質   RNA
(2)核孔   核糖體
(3)二    ④線粒體
(4)AC(2分)
(5)與DNA組成染色質     參與各種反應的酶

點評 本題結合圖解,考查細胞結構和功能,要求考生識記細胞中各種結構的圖象,能準確判斷圖中各結構的名稱;識記細胞中各種細胞器的結構、分布和功能,能結合所學的知識準確答題,屬于考綱識記和理解層次的考查.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長跑比賽中,運動員體內多種生理過程發(fā)生了改變.
(1)運動過程中,機體產(chǎn)熱大量增加,通過神經(jīng)調節(jié),引起皮膚散熱增加和汗腺分泌增強,導致散熱加快以維持體溫的相對恒定.神經(jīng)元的軸突末端多次分支后,每個小枝末端膨大的部分叫突觸小體
(2)機體血糖大量消耗的主要途徑是氧化分解(或氧化分解供能),此時骨骼肌細胞的直接供能物質是ATP.血糖含量降低時,胰島A細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增加,腎上腺髓質分泌的腎上腺素增加,使血糖快速補充.
(3)比賽結束后,運動員可適量補充水分以消除由于細胞外液中滲透壓升高在大腦皮層產(chǎn)生的渴感,還可通過積極放松的方式緩解肌肉酸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如圖所示為正常人的部分血管和器官關系示意圖.在一天24小時之內,血糖濃度最穩(wěn)定和血糖濃度變化波動幅度最大的血管分別是( 。
A.b,dB.d,bC.a,cD.d,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如圖示葉綠體中部分結構和反應過程,a~h代表物質,①、②代表有關液體.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a、g分別表示NADP+和H2O
B.f、h將在②中參與三羧酸循環(huán)
C.該膜結構為葉綠體內膜
D.較強光照下,①處pH最小,c流入②時實現(xiàn)能量的轉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果蠅的長翅(V)對殘翅(v)為顯性,純合的長翅幼蟲在25℃條件下培育成的成體果蠅為長翅,但在37℃條件下培育成的成體果蠅為殘翅.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純合長翅果蠅幼蟲在37℃條件下培育成的殘翅性狀是不能穩(wěn)定遺傳的
B.果蠅的長翅和殘翅性狀是由環(huán)境溫度決定的
C.在37℃條件下果蠅的長翅突變成了殘翅
D.若要鑒定37℃條件下培育成的殘翅果蠅的基因型,可將其與純合長翅果蠅交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如圖顯示有絲分裂過程中的姐妹染色單體及著絲粒、動粒結構,其中動粒有驅動染色體分離的作用.據(jù)圖回答問題.
(1)如圖所示染色體正處于細胞分裂的C期.
A.S期   B.G2期     C.中期     D.后期
(2)在正常情況下,圖23中的姐妹染色單體A.
A.含有相同的遺傳信息    B.含有等位基因
C.分別來自父方和母方       D.不含有非等位基因
(3)細胞分裂時,染色體中被紡錘絲捕獲的結構是動粒(著絲粒/動粒).當紡錘絲變短時,染色體出現(xiàn)的行為是已分離的染色單體在紡錘絲的牽引下向細胞兩級移動.
相關研究表明,姐妹染色單體分離與黏連蛋白降解有關.黏連蛋白是一個蛋白復合體,至少含有4種亞單位,分離酶能剪切其中的一個亞單位,從而使黏連蛋白解聚.通常情況下,分離酶與securin蛋白結合而不表現(xiàn)出活性.進入有絲分裂后期時,細胞中的后期促進復合體(APX)被激活,此復合體能特異性選擇并引導secrin蛋白降解,激活分離酶.APX自身不能獨立工作,需要Cdc20(一種輔助因子)協(xié)助確定和選擇被降解的靶蛋白種類及靶蛋白降解時間.
(4)有絲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單體分離的原因是AB(多選).
A.黏連蛋白發(fā)生解聚         B.securin蛋白被降解
C.APX與分離酶結合         D.Cdc20被抑制
(5)上述資料能表明的事實是ACD(多選).
A.姐妹染色單體的分離與紡錘絲的活動無關
B.姐妹染色單體的分離不僅僅是動粒驅動的結果
C.姐妹染色單體的分離需要酶的參與
D.黏連蛋白、APX等物質的作用結果導致細胞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為研究赤霉素(GA素(IAA)對植物生長的影響,切取菟絲子莖頂端2.5cm長的部分(莖芽),置于培養(yǎng)液中無菌培養(yǎng)(圖1).實驗分為A、B、C三組,分別培養(yǎng)至第1、8、15天,每組再用適宜濃度的激素處理30天,測量莖芽長度,結果見26.

(1)植物激素是植物細胞之間傳遞的信息分子.
(2)圖1中,試管用濾膜封口是為了在不影響氣體通過的情況下,起到防止污染作用.用激素處理時應將IAA加在莖芽尖端(填“培養(yǎng)液中”或“莖芽尖端”).
(3)圖2數(shù)據(jù)顯示,GA3和IAA對離體莖芽的伸長生長都表現(xiàn)出促進作用,GA3的這種作用更為顯著.
(4)植物伸長生長可能是細胞數(shù)量和/或細胞長度增加的結果.當加入藥物完全抑制DNA復制后,GA3誘導的莖芽伸長生長被抑制了54%,說明GA3影響莖芽伸長生長的方式是促進細胞伸長和細胞分裂.
(5)從圖2中B組可知,兩種激素聯(lián)合處理對莖芽伸長生長的促進作用是GA3單獨處理的3.6倍、IAA單獨處理的18倍,由此可以推測GA3和IAA在對莖芽伸長生長的作用上存在協(xié)作的關系.
(6)A組數(shù)據(jù)未顯示出GA3和IAA具有上述關系,原因可能是離體時間短的莖芽中內源IAA的量較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河北省唐山市高二上期中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所示為人的一對性染色體,X和Y染色體有一部分是同源的(圖中Ⅰ片段),另一部分是非同源的。下列遺傳圖譜中(●■分別代表患病女性和男性)致病基因不可能位于II-1片段的是 ( )

A.①②④ B.④ C.②③ D.以上都不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研究發(fā)現(xiàn):免疫細胞釋放的MIF分子能抑制表皮生長因子受體蛋白(EGFR)的活性;EGFR的激活能夠促進多種腫瘤的增長;癌細胞能釋放降解MIF分子的酶MMP13.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免疫細胞通過釋放MIF分子來實現(xiàn)相應的防衛(wèi)功能
B.MIF分子通過抑制表皮生長因子的活性,進而抑制腫瘤的增長
C.癌細胞能釋放酶MMP13,是其易擴散和轉移的主要原因
D.癌細胞被患者服用的抗癌藥物殺死屬于細胞凋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