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關于實驗操作步驟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用于鑒定可溶性還原糖的斐林試劑甲液和乙液,可直接用于蛋白質的鑒定
B、脂肪的鑒定可選用花生作為實驗材料
C、鑒定可溶性還原糖時,要加入斐林試劑甲液搖勻后,再加入乙液
D、用于鑒定蛋白質的雙縮脲試劑 A 液與 B 液要混合均勻后,再加入含樣品的試管中,且必須現(xiàn)混現(xiàn)用
考點:檢測還原糖的實驗,檢測蛋白質的實驗,檢測脂肪的實驗
專題:
分析:生物大分子的檢測方法:蛋白質與雙縮脲試劑產(chǎn)生紫色反應;淀粉遇碘液變藍;還原糖與斐林試劑在水浴加熱的條件下產(chǎn)生磚紅色沉淀;觀察DNA和RNA的分布,需要使用甲基綠吡羅紅染色,DNA可以被甲基綠染成綠色,RNA可以被吡羅紅染成紅色,脂肪需要使用蘇丹III(蘇丹IV)染色,使用酒精洗去浮色以后在顯微鏡下觀察,可以看到橘黃色(紅色)的脂肪顆粒.據(jù)此分析解答.
解答: 解:A、用于鑒定可溶性還原糖的斐林試劑甲液和乙液,不能直接用于蛋白質的鑒定,A錯誤;
B、花生子葉含有豐富的脂肪,可以用來鑒定脂肪,B正確;
C、斐林試劑需要甲液和乙液先混合后再使用,C錯誤;
D、雙縮脲試劑需要先加A液再加B液,D錯誤.
故選:B.
點評:此題主要考查生物大分子的檢測以及實驗材料的選擇,意在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理解掌握,難度適中.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下列幾種細胞結構中,不含有磷脂分子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下列真核細胞結構與成分,對應有誤的是( �。�
A、細胞膜:脂質、蛋白質、糖類
B、染色體:脫氧核糖核酸、蛋白質
C、核糖體:蛋白質、脫氧核糖核酸
D、細胞骨架:蛋白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如圖是反射弧的模式圖,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神經(jīng)沖動在反射弧中只能單向傳導
B、切斷d、刺激b,效應器不會發(fā)生收縮
C、神經(jīng)沖動在結構c處和結構b處的傳導速度相同
D、Ⅱ處的信號變化為:電信號→化學信號→電信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在一個池塘里的鯉魚中,年輕的個體較少,老年的個體較多,這個種群的年齡組成屬于( �。�
A、增長型B、穩(wěn)定型
C、衰退型D、無法確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在光學顯微鏡下看到,用微針觸碰細胞表面時,細胞表面有彈性,可以伸展.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這一實驗事實證明了細胞膜具有選擇透過性
B、這一實驗事實使我們能夠確定細胞膜的存在
C、這一實驗事實表明細胞膜可以看作一層半透膜
D、這一實驗事實表明在光學顯微鏡下能看見細胞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下列關于生物進化的敘述,錯誤的是( �。�
A、不同物種間的捕食關系是一種選擇過程,但不利于被捕食者種群的進化
B、基因的自發(fā)突變率雖然很低,但對進化非常重要
C、不同基因型的個體對環(huán)境的適應性可能相同
D、外來物種入侵能改變生物進化的速度和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某實驗室做了如圖所示的實驗研究,下列相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
A、與纖維母細胞相比,經(jīng)過程①形成的誘導干細胞的全能性較低
B、肝細胞、神經(jīng)細胞、上皮細胞中基因組成相同,mRNA有的相同,有的不同
C、過程②是誘導干細胞的形態(tài)、結構和遺傳物質發(fā)生穩(wěn)定性差異的過程
D、上述細胞中具有細胞周期的是纖維母細胞、干細胞和神經(jīng)細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甲狀腺、垂體和下丘腦中任一腺體病變都可引起甲狀腺功能減退,臨床上通過靜脈注射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后測定血清中促甲狀腺激素濃度變化,可鑒別病變的部位.甲、乙、丙三人都表現(xiàn)為甲狀腺激素水平低下,當給三人分別注射適量的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注射前30min和注射后30min分別測定每個人的促甲狀腺激素濃度,測定結果與健康人的對比情況如下表.
促甲狀腺激素濃度(mu/L)
注射前注射后
健康人<1010~40
<1010~40
10~40>40
<10<10
注射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前后,三人血清中促甲狀腺激素濃度變化不同,由此可以推測甲、乙、丙發(fā)生病變的部位分別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