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7.如圖表示生物膜的亞顯微結構,其中a和b為兩種物質的運輸方式,下列關于生物膜結構和功能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細胞間的相互識別可能是③在起作用
B.a可表示O2由內環(huán)境進人細跑的方式
C.b可表示動物細胞吸收鉀離子的方式
D.不同物種的細胞①③的種類可能不同

分析 據(jù)圖分析,①表示糖蛋白,則Ⅰ代表細胞膜外,Ⅱ代表細胞膜內,②表示磷脂雙分子層,③表示蛋白質.a物質的運輸方式是自由擴散,特點是高濃度運輸?shù)降蜐舛龋恍枰d體和能量,b物質的運輸方式是主動運輸,特點是低濃度運輸?shù)礁邼舛龋枰d體和能量.

解答 解:A、細胞之間的識別依賴于細胞膜上糖蛋白,A錯誤;
B、O2進入紅細胞的方式是自由擴散,B正確;
C、動物細胞吸收鉀離子的方式為主動運輸,C正確;
D、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承擔者,則不同的細胞蛋白質和糖蛋白的種類可能不同,D正確.
故選:A.

點評 本題考查細胞膜的結構和物質進出細胞的方式的有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的識圖和分析能力,屬于中檔題,解題的關鍵是理解物質跨膜運輸?shù)奶攸c.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下列除了哪一項之外,其余的都是細胞核基因與細胞質基因的共同特點( 。
A.都是DNA上有遺傳效應的片段B.都能進行復制、轉錄、翻譯
C.基因通常是成對存在的D.基因的表達會受到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ATP是生物體內重要的化合物,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呼吸作用是所有細胞生物產生ATP的重要途徑
B.葉肉細胞吸收Mg2+時所需的ATP由光反應提供
C.無氧時酵母菌產生ATP的主要場所是線粒體內膜
D.劇烈運動時骨骼肌細胞內ATP的積累量迅速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如圖表示獲得某種克隆哺乳動物(二倍體)的流程.

(1)圖中A表示正常細胞核,染色體數(shù)為2n,則其性染色體的組成可為XX或XY.
(2)過程①表示去除細胞核,該過程一般要在卵母細胞培養(yǎng)至適當時期再進行,通常采用顯微操作(去核法)的方法.②代表的過程是胚胎移植.
(3)經過多次傳代后,供體細胞中遺傳物質的穩(wěn)定性會降低,因此,選材時必須關注傳代次數(shù).
(4)若獲得的克隆動物與供體動物性狀不完全相同,從遺傳物質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卵母細胞中的細胞質中的遺傳物質會對克隆動物的性狀產生影響.
(5)與克隆羊“多莉(利)”培養(yǎng)成功一樣,其他克隆動物的成功獲得也證明了已經分化的動物體細胞具有全能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徒步探險是一種驚險、刺激的戶外運動.在戶外復雜條件下,人體內環(huán)境依靠“信息傳遞和反饋調節(jié)”維持各器官、系統(tǒng)的協(xié)調活動.請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1)在高寒山區(qū)徒步探險中,下丘腦的神經分泌細胞加強分泌促甲狀腺激素釋放(TRH)激素,最終使甲狀腺激素含量上升,增加產熱抵御寒冷.此過程甲狀腺激素分泌的調節(jié)屬于分級調節(jié).
(2)在叢林探險中,人體容易感染森林腦炎病毒,它是一種嗜神經性較強的病毒.其遺傳物質RNA進入細胞在逆轉錄酶的催化下合成DNA并在細胞中增殖后大量釋放引發(fā)病毒血癥.某些位于突觸間隙的病毒與突觸結構中的突觸前膜上受體識別后進入神經末梢,在細胞中移動方向與反射活動中興奮的傳遞方向反向進行,最終入侵到神經中樞.
(3)正常人體水平衡調節(jié)和體溫調節(jié)中激素含量能夠保持相對穩(wěn)定的原因是存在反饋調節(jié)調節(jié).在缺少水源的荒漠戈壁中,若頭部受傷失血且下丘腦水平衡中樞受損,從激素調節(jié)角度分析傷者血量恢復正常更難的原因是下丘腦(水平衡中樞)受損導致抗利尿激素分泌減少,尿量增加,失水較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下列有關性染色體及伴性遺傳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含X染色體的配子是雄配子,含Y染色體的配子是雄配子
B.果繩X染色體上基因的遺傳不遵循基因的分離定律
C.生物體的每個染色體組中都含有性染色體
D.位于人類性染色體上的基因,遺傳上總是和性別相關聯(liá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下列有關生態(tài)系統(tǒng)穩(wěn)定性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生態(tài)系統(tǒng)具有自我調節(jié)能力且存在負反饋調節(jié)
B.食物網越復雜的生態(tài)系統(tǒng)恢復力穩(wěn)定性越強
C.生物多樣性對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調節(jié)體現(xiàn)其潛在價值
D.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信息來源于生物群落中的各種生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山東省高一下開學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中a、b代表元素,I~Ⅳ是生物大分子,X、Y、Z、W是相應生物大分子的單體,以下分析不正確的是( )

A.a、b共有的元素一定有N、P

B.肝臟細胞中的I主要是肝糖原

C.乳酸菌中攜帶遺傳信息的物質是Ⅱ

D.圖中Z徹底水解的產物共有6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已知在適宜條件下,新鮮肝臟研磨液中的過氧化氫酶能催化過氧化氫分解成水和氧氣.某同學進行了如下的實驗操作:
第一步取兩支潔凈的試管,編號為1和2.
第二步在1號試管中加入2mL 3%的新鮮過氧化氫溶液,2號試管中加入l mL20%的新鮮肝臟研磨液,分別置于100℃恒溫水浴5分鐘.
第三步將2號試管中的肝臟研磨液加入1號試管,振蕩搖勻,再置于100℃恒溫水浴
5分鐘,結果未觀察到氣泡產生.
(1)該實驗的目的是驗證高溫可使過氧化氫酶失活.
(2)該實驗結果不能(填“能”或“不能”)達到對預期目的驗證,主要原因是在第二步的高溫條件下,過氧化氫已經徹底分解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