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觀察肉眼難識別的小動物:高倍顯微鏡觀察

B.調查土壤中小動物豐富度時,常采用取樣器取樣法進行采集、調查

C.探究培養(yǎng)液中酵母菌種群數量的變化時,常采用抽樣檢測的方法估算試管中酵母菌總數

D.調查跳蝻(蝗蟲的幼蟲)的種群密度常采用樣方法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人的肌肉組織分為快肌纖維和慢肌纖維兩種,快肌纖維幾乎不含有線粒體,與短跑等劇烈運動有關;慢肌纖維與慢跑等有氧運動有關.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兩種肌纖維的呼吸作用起點都是葡萄糖
B.兩種肌纖維均可在細胞質基質中產生丙酮酸、[H]和ATP
C.短跑時快肌纖維無氧呼吸產生大量乳酸,故產生酸痛感覺
D.慢跑時慢肌纖維產生的ATP,主要來自于丙酮酸徹底分解成二氧化碳階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某雄性動物的基因型為AaBb.如圖是其一個精原細胞減數分裂過程中的兩個不同時期的細胞分裂圖象.回答下列問題.

(1)圖1細胞處于減數第二次分裂前期,圖2細胞的名稱是精細胞.該動物體細胞中的染色體數是8條.
(2)圖2細胞不是(填“是”或“不是”)由圖1細胞分裂而來.
(3)該精原細胞減數分裂過程中發(fā)生的變異是交叉互換(或基因重組),形成的四個精細胞,其基因型分別為AB、ab、Ab、aB.
(4)用32P標記該動物造血干細胞中的所有DNA分子,再將這些細胞轉入不含32P的培養(yǎng)基中培養(yǎng),讓其多次分裂.若已知一個細胞中的染色體總條數和被32P標記的染色體條數分別為16和4條,推測這個細胞最早出現在第3次分裂的分裂期細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某同學在測定唾液淀粉酶活性時,先將淀粉酶溶液的pH由3調節(jié)到6,再依次加入淀粉溶液和碘液.請推測實驗現象( 。
A.無色B.藍色C.白色D.棕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貴州貴陽花溪清華中學高一6月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光滑裸巖上生長出森林,大約要經過以下幾個階段:①裸巖階段 ②地衣階段 ③苔蘚階段 ④森林階段 ⑤灌木階段 ⑥草本植物階段。演替的正確順序是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⑥-⑤-④

C.①-②-③-⑥-④-⑤ D.①-②-④-③-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貴州貴陽花溪清華中學高一6月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果某人下丘腦嚴重受損,其身體的哪些指標可能發(fā)生異常

①細胞外液滲透壓 ②組織液中O2的含量 ③甲狀腺激素的濃度 ④血糖濃度 ⑤血漿蛋白的含量 ⑥體溫

A.①②③④⑥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⑥ D.①②④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安徽六安一中高二下統一測試(三)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下圖1表示某種群數量變化可能的四種情況(“J”型、Ⅰ、Ⅱ、Ⅲ),其中a點表示外界因素的變化。圖2是某同學繪制的能量流動圖解(其中W1為生產者固定的太陽能)。請據圖回答問題:

(1)若圖1種群數量變化呈現圖中“J”型曲線,其種群增長速率的變化趨勢為______________。

(2)若圖1種群為東亞飛蝗,應控制其種群數量為_________(K1、K2、0),以有利于維持該地區(qū)生態(tài)系統的穩(wěn)定性。干旱能抑制一種絲狀菌(該菌造成蝗蟲患。┑纳L,若a點變化為干旱,則a點后東亞飛蝗種群數量變化曲線可能為_________。(用圖中標號表示)

(3)圖2中流入初級消費者體內的能量可表示為_________(用圖中字母表示),由第二營養(yǎng)級到第三營養(yǎng)級的能量傳遞效率為_________(用圖中字母表示),生態(tài)系統的功能除圖2所示外,還有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安徽六安一中高二下統一測試(三)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相關說法正確的是

A.利用性外激素等化學信息進行的害蟲防治方法屬于生物防治

B.種群甲的部分個體遷入乙種群中,則甲種群的遷出率等于乙種群的遷入率

C.輸入第一營養(yǎng)級的能量,除一部分用于生產者的呼吸作用以熱能形式散失外,其余能量將以10%-20%的傳遞效率流向下一營養(yǎng)級

D.某種群具有年齡組成,性別比例和隨機分布等數量特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下列集合關系,不正確的是( 。
A.B.
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