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15.某研究所調查發(fā)現(xiàn):某種魚遷入一生態(tài)系統(tǒng)后,其種群數量增長速率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如圖1所示,請分析回答:
圖1

(1)圖1代表的種群數量增長的“S”型曲線,在t1時種群的年齡組成可能是增長型.若在t2時種群的數量為N,則在t1時種群的數量為$\frac{N}{2}$.
(2)如圖2所示,若研究的種群為一草原牧場的牛群,則:
①若在不受限制的環(huán)境下生活,種群數量增長曲線應是a;若在自然環(huán)境中,由于環(huán)境的阻力,種群數量增長曲線為b.(填圖中字母)
②此牛群的最大放牧量不應超過600只,如果要捕殺牛群,捕殺后應使剩余量在300只左右.
③從種群的數量特征分析,b曲線自然種群數量達到穩(wěn)定狀態(tài)的原因是出生率等于死亡率.數量達到穩(wěn)定狀態(tài)時稱為環(huán)境容納量:指的是在環(huán)境條件不受破壞的情況下,一定空間中所能維持的種群最大數量.

分析 1、根據種群增長率曲線可知,t1時種群增長率最大,種群數量增加,此時種群的年齡組成為增長型.t2時,種群增長率為0,所以種內斗爭加劇,捕食者數量增加,種群出生率下降,死亡率升高,所以種群數量不再增加.因此,該種群數量變化的曲線是“S型”.
2、分析圖2,a表示J型曲線,b表示S型曲線.

解答 解:(1)圖1代表的種群數量增長的“S”型曲線,t1時種群增長率最大,種群數量增加,年齡組成可能是增長型.若在t2時種群的數量為N,則在t1時種群的數量為$\frac{N}{2}$.
(2)①若在不受限制的環(huán)境下生活,種群數量增長曲線應是a(J型曲線);若在自然環(huán)境中,由于環(huán)境的阻力,種群數量增長曲線為b(S型曲線).
②此牛群的最大放牧量不應超過600只(K值),如果要捕殺牛群,捕殺后應使剩余量在300只左右,原因是$\frac{K}{2}$左右時,種群增長速率最大.
③從種群的數量特征分析,b曲線自然種群數量達到穩(wěn)定狀態(tài),原因是出生率等于死亡率.數量達到穩(wěn)定狀態(tài)時稱為環(huán)境容納量,即在環(huán)境條件不受破壞的情況下,一定空間中所能維持的種群最大數量.
故答案為:
(1)S   增長   $\frac{N}{2}$
(2)①a   b
②600  300
③出生率等于死亡率   環(huán)境容納量   種群最大數量

點評 本題考查了S型曲線、J型曲線實現(xiàn)的條件及二者的區(qū)分,注重平時的總結和積累有助于解答該類試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遼寧莊河高級中學高一下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中心法則揭示了生物遺傳信息由DNA向蛋白質傳遞與表達的過程。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a、b、c、d所表示的四個過程分別是DNA復制、轉錄、翻譯、逆轉錄

B.需要tRNA和核糖體同時參與的過程是c,需要逆轉錄酶參與的過程是d

C.a、b、c過程只發(fā)生在真核細胞中,d、e過程只發(fā)生在原核細胞和一些病毒中

D.在真核細胞中,a和b兩個過程發(fā)生的主要場所相同,但需要的關鍵酶種類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下列關于人體免疫調節(jié)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吞噬細胞缺失的人,非特異性免疫受損而特異性免疫不受影響
B.胸腺先天性缺失的人,細胞免疫受損而體液免疫不受影響
C.在特異性免疫中,T細胞和B細胞都能產生記憶細胞
D.細胞免疫過程中,漿細胞產生的抗體能與抗原發(fā)生特異性結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科學家將人的生長激素基因與pBR322質粒進行重組,得到的重組質粒導入牛的受精卵,使其發(fā)育為轉基因牛,再通過細胞工程培育為轉基因克隆牛.pBR322質粒含有兩個抗生素抗性基因和5個限制酶切點(如圖2).將重組質粒導入大腸桿菌,并成功地在大腸桿菌中得以表達.請據圖回答問題.

(1)圖1中顯示的人的生長激素基因是通過人工合成的,圖中①過程需要的酶是逆轉錄酶.該過程所依據的堿基互補配對原則是A→T、U→A、G→C、C→G(用字母和箭頭表示).
(2)圖1中的mRNA是從人體的垂體細胞中獲取.
(3)重組質粒形成與否需要鑒定和篩選,方法是將重組質粒的DNA分子導入大腸桿菌,通過含抗生素的培養(yǎng)基進行培養(yǎng),觀察大腸桿菌的生長、繁殖情況進行判斷,如圖3所示:

①如果受體菌在培養(yǎng)基A上能生長、繁殖形成菌落,而不能在培養(yǎng)基B上生長、繁殖,則使用限制酶a的切點是圖2中的切點3或切點4或切點5,即目的基因插入了抗四環(huán)素基因中.
②如果受體菌在培養(yǎng)基A上不能生長、繁殖形成菌落,而在培養(yǎng)基B上能生長、繁殖,則使用限制酶a的切點是圖2中的切點1,即目的基因插入了抗氨芐青霉素基因中.
③如果受體菌在培養(yǎng)基A和培養(yǎng)基B上都能生長、繁殖形成菌落,則使用限制酶a的切點是圖2中的切點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如圖是動物細胞亞顯微結構模式圖.據圖回答問題:
(1)分離細胞器的方法是差速離心法.
(2)①線粒體  (填結構名稱)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細胞的“動力車間“.
(3)圖中④是細胞內合成蛋白質的場所.
(4)動物細胞沒有,而植物細胞特有的能進行光合作用的細胞器是葉綠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下列關于無機鹽的說法錯誤的是(  )
A.植物體缺鎂會影響光合作用,原因是影響了葉綠素的合成
B.細胞對Cu2+(銅離子)需求量不大,所以可有可無
C.大量出汗時會排出很多的無機鹽,這時應多喝淡鹽水
D.人體缺鐵會影響血紅蛋白的合成進而造成缺鐵性貧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對下列幾種微生物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①酵母菌 ②乳酸菌、巯趸毦、芩{藻 ⑤煙草花葉病毒、奘删w.
A.從組成成分上看,所有生物都含有蛋白質和DNA
B.從結構上看,①為真核生物,②③④⑥為原核生物
C.從遺傳物質上看,①②③④⑥為DNA,⑤是RNA
D.從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成分上看,①②③是分解者,④是生產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某生物興趣小組想設計實驗,證明尿液中是否存在葡萄糖.他們選擇的實驗材料及用具是:尿液、蒸餾水、試管、三腳架、大燒杯、火柴、酒精燈、石棉網等.請回答下列問題.
(1)上述實驗還缺少的試劑是斐林試劑,實驗原理是葡萄糖是還原糖,可與斐林試劑作用,生成磚紅色沉淀.
(2)實驗步驟:
①向試管內注入2mL尿液.
②向試管內注入1mL斐林試劑.
③將試管放入盛有50~60℃溫水的大燒杯中,加熱約2min.
(3)實驗結果:如果試管中出現(xiàn)磚紅色沉淀,則說明該尿液中含有葡萄糖;如果試管中沒有出現(xiàn)磚紅色沉淀,則說明該尿液中不含有葡萄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如圖為某家族甲、乙兩種遺傳病的系譜圖.甲遺傳病由一對等位基因(A、a)控制,乙遺傳病由另一對等位基因(B、b)控制,這兩對等位基因獨立遺傳.已知Ⅲ-4攜帶甲遺傳病的致病基因,但不攜帶乙遺傳病的致病基因,正常人群中甲病基因攜帶者的概率為4%.請回答下列問題:
(1)甲病的遺傳方式是常染色體隱性,乙病的遺傳方式是伴X染色體隱性
(2)Ⅱ-2的基因型為AaXBXb,Ⅲ-3的基因型為AAXBXb或AaXBXb
(3)若Ⅲ-3和Ⅲ-4再生一個孩子,患一種病的概率是$\frac{1}{3}$,患兩種病、且是男孩的概率是$\frac{1}{24}$.
(4)若Ⅲ-3和Ⅲ-4再生一個女兒患有甲病,則Ⅳ1與一個正常男性結婚,則他們生一個患甲病男孩的概率是$\frac{1}{3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