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將新鮮馬鈴薯切成若干粗細相同、長度均為5cm的長條,再將它們分別放在不同濃度的蔗糖溶液中,4h后測量每條的長度,結果如圖所示以下有關分析,錯誤的是

A. 測出馬鈴薯細胞液的濃度約為30g·L-1

B. 當溶液濃度大于90g·L-1時,馬鈴薯細胞已經死亡

C. 細胞壁的伸縮性和通透性都比原生質層小

D. 馬鈴薯條長度變小說明其細胞壁也有一定程度的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浙江省寧波市高二下學期九校聯(lián)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植物激素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圖1中生長素(IAA)和赤霉素(GA)同時存在對莖切段細胞分裂有促進作用

B. 圖2中生長素對不同植物的影響有差異,較高濃度的生長素可作為小麥田中的雙子葉雜草除草劑

C. 圖3中幼根a側生長素濃度若在曲線C點,則b側生長素濃度一定在F點

D. 圖4中側芽b和頂芽a所含生長素的濃度依次為A和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四川省資陽市高一下期末質量檢測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對中心法則所包含的各個過程理解不正確的是

A.都在細胞核中進行 B.都需要細胞提供能量

C.都需要模板、酶和原料 D.都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四川資陽市高二下期末質量檢測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胡蘿卜素是一種常用的食用色素,可從胡蘿卜或產生胡蘿卜素的微生物體中提取獲得,流程如下:

(1)篩選產胡蘿卜素的酵母菌R時,可選用_________________或平板劃線法接種。采用平板劃線法接種時,在第二次及以后劃線時,總是從上一次的末端開始劃線,這樣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培養(yǎng)酵母菌R時,培養(yǎng)基中的蔗糖和硝酸鹽可以分別為酵母菌R提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圖是___________________裝置,此裝置______________(填“適合”或“不適合”)用于從胡蘿卜中提取胡蘿卜素(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但在采用__________________法提取胡蘿卜素時卻可用此裝置進行是___________________處理。

(4)對胡蘿卜素粗品進行鑒定時,若層析后濾紙上出現和標準樣品相同的色帶,則說明_________________。將提取的胡蘿卜素濾液裝入試管中,讓一束白光穿過該濾液后經三棱鏡對光進行色散,顏色明顯減弱的光譜是_____________,胡蘿卜素等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布在葉綠體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們參與光合作用_____________階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四川資陽市高二下期末質量檢測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顯微鏡及其使用的敘述,正確的是

A.觀察無色透明材料時應用大光圈、凹面鏡使視野變暗

B.先用低倍鏡后用高倍鏡,換高倍鏡前應先將需放大觀察的物象移到視野正中央

C.物鏡越長,放大倍數越大;放大倍數越大,測微尺每小格代表的實際長度越大

D.視野中有異物,轉動目鏡和移動裝片異物都不動,說明異物在反光鏡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四川資陽市高二下期末質量檢測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微生物培養(yǎng)的說法,錯誤的是

A.任何培養(yǎng)基都必須含有碳源、氮源、水、無機鹽和特殊營養(yǎng)物質

B.培養(yǎng)細菌一般在30—37℃的溫度下培養(yǎng)1—2天

C.將接種的培養(yǎng)基和一個未接種的培養(yǎng)基都放入37℃恒溫箱中,其目的是對比分析培養(yǎng)基是否被雜菌污染

D.若牛肉膏蛋白胨培養(yǎng)基上的菌落數明顯大于選擇培養(yǎng)基上的菌落數,則說明選擇培養(yǎng)基已篩選出一些目的菌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人體細胞與外界環(huán)境之間進行物質交換在各系統(tǒng)起調控作用的是( 。
①消化系統(tǒng) ②呼吸系統(tǒng) ③神經系統(tǒng) ④泌尿系統(tǒng) ⑤循環(huán)系統(tǒng) ⑥運動系統(tǒng) ⑦生殖系統(tǒng) ⑧內分泌系統(tǒng).
A.①⑥B.②⑦C.③⑧D.④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某蛋白質分子由四條肽鏈組成,共654個氨基酸,請回答:
(1)該蛋白質分子形成的場所是核糖體,相對分子質量減少了11700.
(2)假設該蛋白質分子其中的一條肽鏈由4種氨基酸(結構式如圖)經脫水縮合形成,分子式為CxHyOmNnS,則該條肽鏈是由m-1個氨基酸形成的,連接氨基酸的化學鍵的結構簡式為-CO-NH-.

(3)蛋白質分子的多樣性除了與氨基酸的種類、數量和排列順序有關外,還與肽鏈的空間結構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在適宜的光照下,某科研小組以小麥為研究對象,以研究溫度、C02濃度及氮肥對植物代謝的影響.實驗1是研究溫度對小麥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的影響,結果如圖1所示.實驗2是在盆栽條件下,利用人工氣候室分別設置兩種CO2濃度和兩種施氮量的實驗處理,實驗材料分為四組,每一組種植10盆.在小麥抽穗期選擇晴天,用光合作用測定儀于上午8:30-11:30連續(xù)7天進行光合速率的測定,結果如圖2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圖1所示的結果表明溫度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有重要影響,其中與呼吸作用有關的酶的適宜溫度更高.溫度主要影響光合作用的暗反應  階段,光反應階段產生的[H]和AIP用于暗反應中C3的還原程.在10℃時,光合作用速率大于(大于、小于)呼吸作用速率,光合作用速率與呼吸作用速率相等時對應的溫度是40℃,溫度在30℃時真光合作用速率最大.
(2)從圖2所示的實驗的結果可知最有利于小麥光合作用的條件組合是高大氣CO2和200mg.kg-1施氮量.N元素是光合作用中許多重要物質的組成成分,如果某同學要測定施氮后葉片葉綠素含量,可取葉片5克放入研缽加二氧化硅和碳酸鈣研磨,同時加入一定量的無水乙醇(或丙酮)以提取色素,后再用紙層析法方法分離出葉綠素進行測定.
(3)在實驗2的研究過程中測定光合速率每天選定8:30-11:30這一時間段是為了控制等無關變量,題中可減少實驗誤差的措施有每一處理種植10盆和連續(xù)7天進行測定.
(4)要利用該裝置研究施加200mg•kg-l氮素肥料對植物呼吸作用的影響,利用該裝置需要在黑暗條件下測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