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二倍體生物細胞正在進行著絲點分裂時,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細胞中一定不存在同源染色體
B.正常情況下,帶兩條母鏈的染色體不會進入同一細胞
C.著絲點分裂一定導致核DNA數(shù)目加倍
D.細胞中染色體數(shù)目一定是其體細胞的兩倍

分析 1、有絲分裂不同時期的特點:(1)間期:進行DNA的復制和有關蛋白質(zhì)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漸解體消失,出現(xiàn)紡錘體和染色體;(3)中期:染色體形態(tài)固定、數(shù)目清晰;(4)后期:著絲點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開成為染色體,并均勻地移向兩極;(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紡錘體和染色體消失.
2、減數(shù)分裂過程:
(1)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間期:染色體的復制.
(2)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聯(lián)會,同源染色體上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交叉互換;②中期:同源染色體成對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體分離,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④末期:細胞質(zhì)分裂.
(3)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過程類似于有絲分裂.

解答 解:著絲點分裂發(fā)生在有絲分裂后期和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后期.
A、有絲分裂后期含有同源染色體,A錯誤;
B、正常情況下,著絲點分裂后,帶兩條母鏈的染色體(姐妹染色單體)不會進入同一細胞,而是隨機移向兩極,進而進入兩個不同的子細胞,B正確;
C、著絲點分裂一定導致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但核DNA數(shù)目不變,C錯誤;
D、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后期時,細胞中染色體數(shù)目與其體細胞相同,D錯誤.
故選:B.

點評 本題考查細胞有絲分裂和減數(shù)分裂,要求考生識記細胞有絲分裂和減數(shù)分裂不同時期的特點,掌握有絲分裂和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染色體和DNA含量變化規(guī)律,能結(jié)合所學的知識準確判斷各選項.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某同學在做“低溫誘導植物染色體數(shù)目的變化”實驗時,將大蒜根尖隨機分為12組,實驗處理和結(jié)果如表所示,請回答有關問題.
組別實驗處理及處理時間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的細胞所占的百分比(%)
組10℃36小時0
組272小時0
組396小時0
組42℃36小時5
組572小時20
組696小時24
組74℃36小時12
組872小時30
組996小時43
組106℃36小時0
組1172小時0
組1296小時0
(1)低溫誘導植物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的原理是低溫會使細胞分裂過程中紡錘體的形成受阻,從而使細胞分裂過程中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而細胞不分裂.低溫處理與秋水仙素處理相比,具有操作簡單、安全無毒等優(yōu)點.
(2)實驗中選擇大蒜根尖分生區(qū)細胞進行觀察,效果最佳,原因是此處的細胞分裂比較旺盛,在顯微鏡下觀察,此處細胞的特點表現(xiàn)為呈正方形,排列緊密.
(3)實驗過程中需要用堿性染料(或醋酸洋紅或龍膽紫)對大蒜根尖細胞的染色體進行染色.
(4)由實驗結(jié)果可知,4℃、96小時的條件下,加倍效果最為明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研究人員將來自于同一個體的B細胞等分為三組,每組培養(yǎng)液中加入的細胞種類如表所示.將三組細胞在相同條件下培養(yǎng),實驗結(jié)果如圖所示. 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 。
A組B組C組
B細胞加入加入加入
T細胞加入未加入未加入
受抗原刺激的T細胞未加入加入未加入
A.B組培養(yǎng)液中產(chǎn)生了漿細胞
B.A、C兩組沒有檢測到抗體的原因不同
C.B組培養(yǎng)液中產(chǎn)生了記憶細胞
D.受抗原刺激的T細胞能刺激B細胞增殖分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多糖、蛋白質(zhì)、核酸等生物大分子是由許多單體連接而成的多聚體.下列有關單體與多聚體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多聚體水解成單體都要消耗能量
B.有的多聚體在特異性免疫中發(fā)揮重要作用
C.單體進入細胞的方式都是主動運輸
D.多聚體最終水解產(chǎn)物一定是單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IAps是細胞內(nèi)一種控制細胞凋亡的物質(zhì),其作用原理是與細胞凋亡酶結(jié)合從而達到抑制細胞凋亡的目的.IAps的核心結(jié)構(gòu)是RING區(qū)域,如果去掉該區(qū)域,則能有效地促進更多的細胞凋亡.下列相關說法中錯誤的是( 。
A.人體不同細胞壽命可能與IAps的含量有關
B.細胞凋亡是由基因決定的細胞程序性死亡
C.去掉癌細胞中IAps的RING區(qū)域,可以有效促進癌細胞凋亡
D.控制IAps合成的基因表達有空間但無時間上的選擇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玉米子粒的顏色分為紫色和黃色兩種,分別受B和b基因控制.種植基因型為Bb和bb的玉米,兩者數(shù)量之比是3:1,若兩種類型的玉米繁殖率相同,則在自然狀態(tài)下,隨機交配的下一代中基因型為BB、Bb、bb的個體數(shù)量之比為( 。
A.3:3:7B.9:30:25C.6:2:1D.61: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為了從甲、乙、丙三種微生物獲取高性能堿性淀粉酶,興趣小組的同學在科研人員的幫助下,從上述三種微生物提取了淀粉酶提取液(提取液中酶濃度相同),進行了如下實驗.
【實驗步驟】:
(1)取四支試管,分別編號.
(2)按下表要求完成操作.并在表中各列的字母位置,填寫相應試劑的體積量(mL).
試管1試管2試管3試管4
蒸餾水222A
pH=8緩沖液0.50.50.50.5
淀粉溶液1111
甲生物提取液0.3
乙生物提取液0.3
丙生物提取液0.3
總體積3.83.83.8B
(3)將上述四支試管放入37℃的水浴,保溫1小時.
(4)取出上述四支試管,冷卻后滴入碘液.
(5)觀察比較各支試管溶液顏色及其深淺.
【實驗結(jié)果】(“+”表示顏色變化的深淺,“-”表示不變色):
試管1試管2試管3試管4
顏色深淺程度++-+C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填寫表中的數(shù)值:A為2.3,C的顏色深淺程度為+++(或多于+++)(用“+”或“-”表示).該實驗作為實驗組的試管是試管1、2、3,設置對照實驗的目的是排除無關變量對實驗結(jié)果的干擾.
(2)該實驗的自變量是不同來源的淀粉酶,無關變量有各組間pH、溫度、加入提取物的量和濃度、淀粉溶液的量和濃度等(至少寫出2種).
(3)除了用碘液檢驗淀粉的剩余量來判斷實驗結(jié)果外,還可以用斐林試劑試劑來檢測生成物.若用該試劑檢驗,還需要對試管水浴加熱處理,才能據(jù)顏色變化深淺判斷出實驗結(jié)果.
(4)根據(jù)上述結(jié)果得出的實驗結(jié)論是:不同來源的淀粉酶,雖然酶濃度相同,但活性不同.你認為造成實驗中三種酶活性差異的根本原因是決定這三種酶的DNA(基因)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關于細胞中自由水的敘述,錯誤的是(  )
A.是以游離形式存在B.是細胞結(jié)構(gòu)的組成成分
C.參與細胞內(nèi)的生物化學反應D.是細胞中良好的溶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下列有關酸堿緩沖溶液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緩沖溶液能夠抵抗外界的酸和堿對溶液pH的影響,維持pH完全不變
B.緩沖溶液通常由一到多種緩沖劑溶解于水中配制而成
C.調(diào)節(jié)緩沖劑的使用比例就可以制得在不同pH范圍內(nèi)使用的緩沖液
D.緩沖劑既分布于細胞外液中,也分布于細胞內(nèi)液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