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11.下列a、b、c中符合如圖所示關系的是(  )
A.a細胞核,b染色體,cDNAB.a原核生物,b細菌,c病毒
C.a有性生殖,b有絲分裂,c無絲分裂D.a下丘腦,b垂體,c甲狀腺

分析 分析概念圖:圖示概念圖表示某些生物成分之間的包含關系,其中a包含b,b包含c,如細胞核包括核膜、染色質、核仁,其中染色質又包括蛋白質和DNA.

解答 解:A、細胞核包含染色體,染色體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和DNA,A正確;
B、原核生物包含細菌,但病毒是非細胞生物,B錯誤;
C、有絲分裂與無絲分裂是并列關系,不是包含與被包含的關系,C錯誤;
D、下丘腦、垂體、甲狀腺是并列關系,不是包含與被包含的關系,D錯誤.
故選:A.

點評 本題結合概念圖,考查組成細胞核的結構、生物的分類、細胞的分裂等相關知識,要求考生識記相關知識點,能準確判斷表中各成分之間的關系,屬于考綱識記層次的考查.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下列關于生命活動調節(jié)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寒冷時大腦皮層的體溫調節(jié)中樞興奮,皮膚血管收縮
B.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垂體合成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多
C.甲狀腺激素過多作用于下丘腦和垂體屬于反饋調節(jié)
D.胰島素通過促進肝糖原的分解和血糖的氧化分解而減低血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圖為人體血糖來源和去向圖示,胰島素促進圖中④⑤⑥ (填編號)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圖甲是胰島B細胞部分結構;圖乙是胰島素形成的部分過程示意圖.胰島素是胰島B細胞分泌的一種蛋白質,M表示胰島素原經加工形成胰島素的生理過程.其中A鏈由21個氨基酸組成,B鏈由30個氨基酸組成,圖中“-S-S-”是在蛋白質加工過程中由兩個“-SH”脫下2個H形成的.
請回答:

(1)從細胞結構上看,甲細胞與藍藻細胞共有的細胞器是4(填序號),與玉米葉肉細胞相比,甲細胞不具備的細胞器有液泡、葉綠體.
(2)圖甲中胰島素原合成后進行初步加工的場所是3(填序號),胰島素形成和分泌過程中經過的具有膜結構的細胞器有3、7(填序號).
(3)胰島素形成后經細胞膜分泌出去,體現(xiàn)了細胞膜具有控制物質進出細胞的功能,胰島素與靶細胞膜上的受體結合體現(xiàn)了細胞膜具有進行細胞間的信息交流的功能.
(4)形成該蛋白質分子時相對分子質量減少了88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如圖為某種群的數量變化曲線,K1為長期處于相對穩(wěn)定狀態(tài)時該種群的環(huán)境容納量,b點時由于某種因素的改變使環(huán)境容納量由K1變?yōu)镵2.下列導致K1變?yōu)镵2的原因中,最不可能的是( 。
A.該種群的天敵大量遷出B.該種群遷入了大量同種個體
C.氣候條件發(fā)生了改變D.該種群生物的營養(yǎng)級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在制作生態(tài)瓶觀察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時,下列哪項做法將會降低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 。
A.為了防止病原體對動植物的侵害,用蒸餾水代替自來水
B.給予生態(tài)瓶一定的光照
C.向生態(tài)瓶中添加一些分解者
D.向生態(tài)瓶中通入一定量的空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尼古丁是香煙的主要成分之一,研究表明尼古丁會增加人體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增強胰島素對血糖的調節(jié)效力.現(xiàn)根據血糖濃度與胰島素濃度的相互調節(jié)關系,提供以下兩種驗證實驗的思路,請予以補充完成.
實驗材料與儀器:實驗鼠若干,生理鹽水,尼古丁溶液,胰島素溶液,葡萄糖溶液,血糖濃度測定儀,胰島素濃度測定儀,注射器,計時器等.(提示:給藥的方法和劑量、實驗指標檢測的具體操作均不作要求)
(1)糖耐量實驗:
①分組處理:將實驗鼠隨機均分為甲、乙兩組,甲組每天注射一定量的尼古丁溶液,乙組每天注射等量生理鹽水作為對照,在相同且適宜條件下飼養(yǎng)(3周后,再進行敏感度檢測).
②敏感度檢測:測定兩組鼠(或各鼠)胰島素濃度.然后,給各鼠注射葡萄糖溶液,并立即開始計時.1小時內每隔15分鐘測定兩組鼠胰島素濃度一次.實驗結果如圖所示.
③推測:吸煙人群胰島素濃度普遍低于(高于/低于)非吸煙人群.
(2)胰島素耐量實驗:實驗思路與糖耐量實驗基本相同.給兩組鼠注射等量胰島素溶液,2小時內每隔30分鐘測定各鼠的相對血糖濃度,最后統(tǒng)計分析.請預測實驗結果(用坐標曲線圖表示).
(3)影響胰島B細胞分泌胰島素的因素有血糖濃度、神經、激素.(至少答出兩點)胰島素作用的靶細胞為幾乎全身所有細胞
(4)Ⅰ型糖尿病是因為體內胰島素分泌不足,Ⅱ型糖尿病是因為人體對胰島素的利用能力減弱,又稱為胰島素抵抗,試分析Ⅱ型糖尿病的成病原因胰島素的結構異常,體內存在胰島素的受體,胰島素受體基因發(fā)生突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在生物體內能量的轉換和傳遞中,ATP是一種關鍵的物質.
某同學進行一項實驗,目的是觀察ATP可使離體的、剛剛喪失收縮功能的新鮮骨骼肌產生收縮這一現(xiàn)象,說明ATP是肌肉收縮所需能量的直接來源.
①必須待離體肌肉自身的ATP消耗之后,才能進行實驗.
②在程序上,采取自身前后對照的方法,先滴加葡萄糖溶液(“葡萄糖溶液”或“ATP溶液”),觀察肌肉收縮與否以后,再滴加ATP溶液(填“葡萄糖溶液”或“ATP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利用不同濃度的維生素K2(VK2)培養(yǎng)腫瘤細胞72h后,測定腫瘤細胞凋亡率與細胞凋亡相關基因bcl2和bax的表達情況(以轉錄形成的mRNA相對值表示),結果如下:
VK2/(μmol•L-1010203040
細胞凋亡率/%3.156.3714.7019.3126.42

下列敘述中,最合理的是( 。
A.腫瘤細胞在沒有VK2誘導的情況下不會凋亡
B.誘導腫瘤細胞凋亡的最適VK2濃度為40 μmol/L
C.VK2誘導細胞凋亡可能與bcl2基因表達減弱有關
D.bax基因穩(wěn)定表達使VK2失去誘導細胞凋亡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