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項均是有關顯微鏡操作的表述,其中錯誤的是

A.標本染色較深,應選用凹面反光鏡和大光圈

B.將位于視野內左上方的物體移向中央,應向左上方移動裝片

C.若轉換高倍鏡觀察,需先升高鏡筒,以免鏡頭碰壞裝片

D.轉換高倍鏡之前,應先將所要觀察的物體移到視野的正中央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寧夏育才中學高三上學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人體內細胞分化的說法,正確的是

①分化是穩(wěn)定的,而且一般是不可逆的,一旦細胞沿一定方向分化,便不會再脫分化到原先的狀態(tài)、诩毎只,細胞中mRNA不同,tRNA相同

③分化的結果是賦予不同種類的細胞特異的結構和功能

④一般不會出現(xiàn)細胞核遺傳物質的改變

⑤細胞分化的實質是基因選擇性表達

A.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寧夏六盤山高級中學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水的敘述,錯誤的是

①參與運輸營養(yǎng)物質和代謝廢物的水為自由水

②生物體內的化學反應離不開水

③水是細胞結構的組成成分之一

④人體細胞內水的存在形式為結合水和自由水

⑤自由水與結合水的比例與新陳代謝的強弱關系不大

⑥不同細胞內自由水與結合水的比例相差不大

A.①④⑤ B.①④⑤⑥ C.⑤⑥ D.②③④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下列四幅圖中能正確反映目的基因轉錄產(chǎn)物內部結構的是(  )
TSS:轉錄起始位點,TTS:轉錄終止位點,STC:起始密碼子,SPC:終止密碼子.
A.B.
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下列關于蛋白質和氨基酸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氨基酸分子脫水縮合生成的水分子中氫來自氨基
B.蛋白質中肽鏈的盤曲和折疊打開時,其特定功能會發(fā)生改變
C.若兩蛋白質的氨基酸種類和數(shù)量相同,則它們一定是同一種蛋白質
D.蛋白質的多樣性取決于肽鍵的多樣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雞的毛腿(F)對光腿(f)是顯性.豌豆冠(E)對單冠(e)是顯性.現(xiàn)有一只公雞甲與兩只母雞乙和丙,這三只雞都是毛腿豌豆冠,用甲與乙、丙分別進行雜交,它們產(chǎn)生的后代性狀表現(xiàn)如下:
(1)甲×乙→毛腿豌豆冠,光腿豌豆冠 
(2)甲×丙→毛腿豌豆冠,毛腿單冠
公雞甲的基因型是( 。
A.FFEEB.FFEeC.FfEeD.FfE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下列有關對物質染色鑒別的試劑、結果全對的一組是( 。
    A蔗糖  斐林試劑 磚紅色DNA   甲基綠  綠色淀粉    碘    藍色
BRNA    吡羅紅   紅色脂肪 蘇丹Ⅳ橘黃色染色體  醋酸洋紅  紅色
C線粒體 健那綠  藍綠色DNA   甲基綠  綠色RNA聚合酶 雙縮脲  紫色
D脂肪   龍膽紫  紫色酒精 重鉻酸鉀 灰綠色CO2 溴麝香草酚蘭 黃色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釀酒、做面包都需要酵母菌.某同學想探究酵母菌細胞呼吸的方式(是否在有氧和無氧條件下都能生存),于是進行了如下實驗:
(1)作出假設:酵母菌在有氧和無氧條件下都能進行細胞呼吸.
(2)材料用具:酵母菌培養(yǎng)液、澄清石灰水、橡皮球、玻璃導管數(shù)根、質量分數(shù)為10%的NaOH溶液等.
(3)實驗步驟:
①A瓶先封口放置一段時間后選擇玻璃導管,按照如圖將裝置一、二中的錐形瓶分別進行連接.

②將兩套裝置放在適宜溫度條件下培養(yǎng)10小時,觀察澄清石灰水是否變混濁.
(4)預測結果及結論:
①兩組裝置中石灰水都渾濁,說明酵母菌在有氧和無氧條件下都能進行呼吸;
②裝置一、二的澄清石灰水都未變混濁,說明酵母菌在有氧和無氧條件下都不能進行呼吸;
③只有裝置一的澄清石灰水變混濁,說明酵母菌只能在無氧條件下進行呼吸;
④只裝置二中出現(xiàn)渾濁,說明酵母菌只能在有氧條件下進行呼吸.
(5)為進一步確定酵母菌無氧呼吸的產(chǎn)物,可以再用重鉻酸鉀(試劑)檢測培養(yǎng)瓶中有無酒精產(chǎn)生.
(6)該實驗有實驗組、對照組嗎?沒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如圖中的實線和虛線表示根據(jù)不同分類依據(jù)對四類生物進行分類,下列選項中不是此圖分類依據(jù)的是( 。
A.有無線粒體B.有無葉綠體C.有無細胞壁D.有無染色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