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9.如圖1是某反射相關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中某一結構的亞顯微結構模式圖;圖3是人體部分生理過程示意圖,m、n代表人體內不同激素.請分析回答:

(1)圖1中,當e上某點受到適當刺激后,興奮部位的膜外的電位呈負電位.
(2)圖2表示的結構是突觸.人縮手反射時,興奮只能從A傳到B,而不能由B傳到A的原因是神經遞質只能由突觸前膜釋放,然后作用于突觸后膜.
(3)圖3中,如果人體內激素②水平升高,則耗氧量將增加(填“增加”、“減少”或“不變”).在寒冷環(huán)境中,②分泌量增加的同時m(填字母)的分泌量也增加,二種激素共同促進機體的新陳代謝,表現為協(xié)同作用.

分析 1、據圖1分析,傳入神經上有神經節(jié),則e表示傳入神經,f表示感受器,c表示神經中樞,b表示傳出神經,a表示效應器.
2、乙圖中A表示突觸小體、B表示突觸后膜.由于神經遞質只存在于突觸小體的突觸小泡中,只能由突觸前膜釋放作用于突觸后膜,使下一個神經元產生興奮或抑制,因此興奮在神經元之間的傳遞只能是單向的.
3、丙圖中,①表示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②表示甲狀腺激素,③表示促甲狀腺激素,m表示腎上腺素,n表示胰島素和胰高血糖素.

解答 解:(1)圖1中,當e上某點受到適當刺激后,對Na+的通透性迅速增加,Na+通過細胞膜快速內流,興奮部位的膜內外兩側的電位呈外負內正.
(2)圖2表示的結構是突觸,由突觸前膜、突觸間隙、突觸后膜組成.神經遞質只能由突觸前膜釋放,作用于突觸后膜,因此人縮手反射時,興奮只能從A傳到B,而不能由B傳到A.
(3)圖3中,人體內甲狀腺激素(②)水平升高,提高細胞的代謝水平,則耗氧量增加.在寒冷環(huán)境中,甲狀腺激素(②)和腎上腺素(m)的分泌量增加,共同促進機體的新陳代謝,表現為協(xié)同作用.
故答案為:
(1)負電位
(2)突觸     神經遞質只能由突觸前膜釋放,然后作用于突觸后膜
(3)增加      m

點評 本題考查反射弧、突觸的結構、興奮傳導、細胞間的信息交流和甲狀腺激素的分級調節(jié)有關內容,意在考查考生的識圖能力和理解能力,以及搜集和處理信息能力.神經沖動在神經元之間傳遞是通過突觸結構傳遞的,突觸的結構包括突觸前膜、突觸間隙和突觸后膜.突觸有兩種類型,即軸突-樹突型和軸突-胞體型.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山西大同市高二3月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發(fā)酵過程產物檢驗的說法,正確的是

①果汁發(fā)酵是否產生酒精,可用重鉻酸鉀來檢驗;

②檢驗醋酸產生的簡單易行的方法是品嘗或用pH試紙鑒定;

③泡菜制作過程中亞硝酸鹽的含量不能測定;

④測定果酒、果醋的產生和亞硝酸鹽的含量均可用品嘗法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遼寧莊河高級中學高一上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請你解讀與酶有關的圖示、曲線:

(1)圖1和圖2是與酶的特性相關的圖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圖1和圖2分別表示了酶具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特點。

(2)圖4和圖5是底物濃度和酶濃度對酶促反應的影響曲線,請分析回答:

圖4中A點后酶促反應的速率不再增加,其限制性因素主要是_________。從圖5可以得出的結論是:在底物足量條件下,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遼寧莊河高級中學高一上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細胞內生物膜之間的轉化主要有兩種形式,有的是直接進行,有的以“出芽”方式進行,以下各膜之間用“出芽”方式進行聯系的是( )

A.核膜和內質網膜 B.細胞膜和高爾基體

C.內質網膜和細胞膜 D.細胞膜和線粒體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在人體內環(huán)境中可以發(fā)生的生化反應是( 。
A.組織液中某些蛋白質的合成B.丙酮酸的氧化分解
C.麥芽糖的水解D.碳酸氫鹽的形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下列不屬于影響細胞呼吸因素的是( 。
A.光照強度B.環(huán)境溫度C.PH值D.氧氣濃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如圖是綠色植物光合作用過程圖解和A、B兩種植物光合速率隨光照強度改變的變化曲線.請據圖回答:

(1)圖甲中A、B、C、D所示的物質分別是O2、[H]、ATP、有機物(或(CH2O)).
(2)根據是否需要光能,光合作用過程分為圖甲中的①、②兩個階段,其中階段 ①發(fā)生的場所是類囊體薄膜(或類囊體,或葉綠體基粒),階段 ②發(fā)生的場所是葉綠體基質.
(3)據圖甲回答:如果大幅度降低CO2的濃度,一定時間內,含量減少的物質有C3(或A、C3和ADP+Pi),含量增加的物質有B、C和C5(均填番號或物質).
(4)圖乙的兩種植物中,適宜種植在光照強度較弱環(huán)境的是B.光照強度為d時有機物合成速率較大的是A植物,圖中b點表示的植物的生理狀態(tài)是光合作用速率與呼吸作用速率相等,圖中影響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是光照強度、植物種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如圖A、B、C、D代表四種生物細胞的結構示意圖,據圖完成下列問題:

(1)A、B、C、D中屬于原核生物的有C、D(填字母);A與D相比最主要的結構區(qū)別是有無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
(2)A、B、C、D中具有生物膜系統(tǒng)的有A、B(填字母);含有色素能進行光合作用的有A、D(填字母).
(3)將A、B、C、D置于蒸餾水中能基本維持正常形態(tài)有A、C、D.
(4)A、B、C、D形態(tài)結構有差異,說明細胞具有多樣性.
(5)從圖中可以看出A、B基本結構相似,都有細胞膜、線粒體、內質網、高爾基體、核糖體、細胞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某種植物病毒V是通過稻飛虱吸食水稻汁液在水稻中傳播的.稻田中青蛙數量的增加可減少該病毒在水稻間的傳播.回答與稻田生態(tài)系統(tǒng)相關的問題:
(1)在稻田生態(tài)系統(tǒng)中,青蛙與稻飛虱的種間關系為捕食.
(2)青蛙從稻飛虱獲得的能量最終來自于(光能)水稻(生產者)固定的太陽能.
(3)“退耕還林”后,稻田生態(tài)系統(tǒng)將演變?yōu)樯稚鷳B(tài)系統(tǒng),這種演替類型是次生演替演替.人類活動“退耕還林”改變(填“改變”或“未改變”)了演替的速度;未改變(填“改變”或“未改變”)演替的方向.
(4)與稻田生態(tài)系統(tǒng)相比,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豐富度大,豐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種數目的多少.
(5)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生物群落的空間結構包括垂直結構 和水平結構.與稻田相比,森林中的動物分層現象復雜(填“簡單”或“復雜”),原因是森林能為動物提供更為豐富的食物和棲息場所.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