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根據(jù)分裂間期細胞的代謝情況.將它分為DNA合成前期(G1)、DNA合成期(S)和DNA合成后期(G2).
(1)有實驗表明,在洋蔥根尖分生區(qū)細胞有絲分裂的過程中,G1和G2期的細胞質中mRNA含量較高,可以推測,此時功能活躍的非膜性細胞器是
 
;而分裂期細胞質中mRNA明顯減少,最可能的原因是
 

(2)該實驗中測定mRNA含量變化最可能采用的方法是
 

(3)遺傳學家曾做過這樣的實驗:長翅果蠅幼蟲正常培養(yǎng)的溫度為25℃,將其幼蟲放在35℃~37℃的溫度下培養(yǎng),則得到殘翅果蠅.
①溫度主要通過影響
 
來影響生物體內某些生化反應.
②正常溫度下,這些殘翅果蠅的后代仍然是長翅果蠅,其原因是
 

③據(jù)此可以看出,生物體的性狀與基因、環(huán)境的關系是
 
考點:基因、蛋白質與性狀的關系,細胞有絲分裂不同時期的特點
專題:
分析:1、分裂間期的變化
時期 主要時間
G1 細胞合成新的蛋白質、RNA和其他分子;細胞器可能復制;準備物質、能量和酶
S期 DNA分子進行自我復制;動物細胞進行新的中心粒裝配
G2 與G1期相似,但產生分子數(shù)量少;合成有絲分裂的引發(fā)物質
2、基因、蛋白質和性狀之間的關系:基因、蛋白質和性狀的關系:
(1)通過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謝過程,間接控制生物體的性狀;
(2)可通過控制蛋白質的結構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狀.
3、基因型、表現(xiàn)型和環(huán)境之間的關系:表現(xiàn)型=基因型+環(huán)境.
解答: 解:(1)G1和G2期的細胞質中mRNA含量較高,而mRNA是翻譯的模板,翻譯的場所是核糖體,由此可推知,此時功能活躍的非膜性細胞器是核糖體;分裂期核DNA存在于高度螺旋化的染色體中,不能解旋、轉錄,因此細胞質中mRNA明顯減少.
(2)該實驗中測定mRNA含量變化最可能采用的方法是同位素標記法(放射性同位素標記尿嘧啶核糖核苷酸).
(3)①溫度主要通過影響酶的活性來影響生物體內某些生化反應.
②環(huán)境能影響酶的活性,但不能改變生物體的遺傳物質,因此正常溫度下,這些殘翅果蠅的后代仍然是長翅果蠅.
③長翅果蠅幼蟲正常培養(yǎng)的溫度為25℃,將其幼蟲放在35℃~37℃的溫度下培養(yǎng),則得到殘翅果蠅,由此可知,生物體的性狀與基因、環(huán)境的關系是生物體的性狀是基因與環(huán)境共同作用的結果(表現(xiàn)型是基因型與環(huán)境共同作用的結果).
故答案為:
(1)核糖體 此時核DNA存在于高度螺旋化的染色體中,不能解旋、轉錄           
(2)同位素標記法
(3)①酶的活性
②環(huán)境僅影響了酶的活性,遺傳物質沒有改變
③生物體的性狀是基因與環(huán)境共同作用的結果(表現(xiàn)型是基因型與環(huán)境共同作用的結果)
點評:本題考查細胞有絲分裂、基因、蛋白質和性狀的關系,要求考生識記細胞有絲分裂不同時期的特點,掌握基因、蛋白質和性狀之間的關系,能結合題干中信息準確答題,屬于考綱識記和理解層次的考查.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如圖為人的體細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過程示意圖,圖中①~⑥為各個時期的細胞,a~c表示細胞所進行的生理過程.據(jù)圖分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1)由①細胞分裂產生③④細胞的方式有三種 
(2)⑤與⑥細胞的基因型相同,mRNA的種類不同 
(3)⑤和⑥細胞內遺傳信息的流動方向為DNA→RNA→蛋白質 
(4)細胞的衰老與死亡就會引起人體的衰老與死亡 
(5)細胞死亡受基因控制,細胞癌變不受基因控制 
(6)⑤⑥的分化程度比①的分化程度高,全能性也高 
(7)細胞壞死,膜通透性降低;細胞癌變,膜黏著性增強 
(8)細胞癌變,細胞周期延長;細胞凋亡,細胞周期變短.
A、只有一項正確
B、只有兩項正確
C、只有三項正確
D、只有四項正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下列各項中,在跨膜運輸時需要載體,但不需要能量的是(  )
A、O2進入組織細胞
B、紅細胞吸收葡萄糖
C、小腸絨毛上皮細胞吸收葡萄糖
D、組織細胞排出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下面哪種物質的形成和分泌與內質網(wǎng)及其上面的核糖體、高爾基體和線粒體都有關( �。�
①轉氨酶  ②胰島素  ③抗體  ④性激素  ⑤腸肽酶  ⑥呼吸氧化酶  ⑦血紅蛋白  ⑧血漿蛋白.
A、①②⑤⑦B、③④⑥⑦
C、②③⑤⑧D、①⑤⑥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下列有關物質進入人體細胞方式的敘述,錯誤的是( �。�
A、所有細胞中核糖體的形成都與核仁有關
B、主動運輸、胞吞和胞吐均需要消耗能量
C、肌細胞的細胞膜上有協(xié)助葡萄糖跨膜運輸?shù)妮d體蛋白
D、在胰島素合成與分泌的過程中,生物膜發(fā)生了結構與功能上的聯(lián)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回答下列實驗問題:
Ⅰ.甲、乙、丙三人:甲患腎小球腎炎(主要病征為蛋白尿),乙體內含有抗胰島素受體的抗體,丙健康.某同學用一定濃度的NaOH溶液和CuSO4溶液檢測三人尿液中的異常成份,設計如下實驗(“+”表示添加):
試管號
加入物質
甲尿液++

乙尿液
+
丙尿液+
NaOH和CuSO4的混合液+++
先加NaOH,后加CuSO4+
(1)①號試管起
 
作用.
(2)②號試管置于常溫下,③號試管60℃水浴加熱,兩試管中的顏色變化分別是
 
 

(3)利用④號試管能否測定甲尿液中主要異常成分?請說明理由.
 

Ⅱ.酶的活性除了受溫度和pH影響外,還常受某些無機鹽的影響,如Cl-(酶的激活劑)、Cu2+(酶的抑制劑).請以狗的唾液(狗的體溫為38.5℃)、0.05g/mL NaCl溶液、0.05g/mL CuSO4溶液、碘化鉀-碘液、蒸餾水、淀粉液等為材料,設計一個實驗,驗證Cl-和Cu2+對酶活性的影響.
實驗步驟:
(1)取3支潔凈的試管,編號為①②③;
(2)分別向每支試管各加入1mL狗的唾液,在溫度為
 
條件下水浴保溫;
(3)向①號試管中加入0.05g/mL NaCl溶液1mL,②號試管中加入等量的0.05g/mL CuSO4溶液,③號試管加入
 
,搖勻;
(4)向3支試管各加入1%的淀粉溶液1mL,搖勻后
 
;
(5)觀察并記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顯微鏡是生物學科中最為重要的觀察工具之一,下面是關于顯微鏡使用過程中的幾個問題:
(1)在低倍鏡下尋找到需觀察的細胞后,若要進一步放大觀察,則操作的主要程序為:
①把
 
移到
 

 

③調節(jié)
 
至物像清晰.
(2)圖1是在使用目鏡為10×,物鏡也為10×的顯微鏡下觀察蛙的皮膚上皮細胞時的視野,圖2是更換物鏡后的視野,則更換的物鏡應為
 
(放大倍數(shù)),放大的倍數(shù)指的是放大觀察對象的
 

(3)細胞內的細胞質并不是靜止的,而是在不斷地流動著,其方式多數(shù)呈環(huán)形流動.若在顯微鏡下觀察到一個細胞的細胞質沿逆時針方向流動,則實際的流動方向應為
 

(4)用顯微鏡觀察口腔上皮細胞時,一般需經染色才能較清楚地觀察到,若無染色劑,應怎樣調節(jié)顯微鏡也可較清楚地觀察到口腔上皮細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Ⅰ.根據(jù)圖回答問題:

(1)圖中A表示
 

(2)將某一分子的多肽徹底水解,需消耗水分子數(shù)為150個,如果形成該多肽的氨基酸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為100,則該蛋白質的分子質量是
 
;組成該多肽的氨基酸的不同之處在于它們具有不同的R基,在形成此蛋白質的氨基酸中最多含有
 
種不同的R基.
Ⅱ.“三鹿嬰兒奶粉”引起了全國關注.根據(jù)我國現(xiàn)行的食品質量標準,0~6個月的嬰兒奶粉中蛋白質的含量應為12%~18%.現(xiàn)有一種待測嬰兒奶粉,請你嘗試完成鑒定實驗.
(1)實驗目的
鑒定該待測嬰兒奶粉蛋白質的含量是否符合質量標準.
(2)實驗原理
蛋白質與
 
試劑發(fā)生作用,產生紫色反應.
(3)材料用具
相同濃度的標準嬰兒奶粉溶液和待測嬰兒奶粉溶液、雙縮脲試劑A、雙縮脲試劑B、試管和滴管等.
(4)實驗步驟
①取兩支試管分別加人2mL的標準嬰兒奶粉溶液(編號甲)和2mL的待測嬰兒奶粉溶液(編號乙).標準嬰兒奶粉溶液在本實驗中起
 
作用.
②分別向兩支試管中加人2mL的雙縮脲試劑A溶液,振蕩,搖勻.
③再分別向兩支試管中加人3~4滴雙縮脲試劑B溶液,振蕩,搖勻,比較顏色的變化.
(5)若盛有測嬰兒奶粉溶液(編號乙)試管出現(xiàn)的紫色與盛有標準嬰兒奶粉溶液(編號甲)試管的紫色相近,則說明
 
.若盛有測嬰兒奶粉溶液(編號乙)試管出現(xiàn)的紫色比盛有標準嬰兒奶粉溶液(編號甲)試管的
 
,則說明待測奶粉蛋白質含量不符合質量標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人們試圖模擬生物膜的結構與功能,設計一種膜結構進行污水處理、海水淡化,以過濾海水中的鹽分及降低有毒金屬離子對水的污染.這主要是模擬生物膜的哪類功能或特性( �。�
A、物質交換B、流動性
C、物質運輸D、選擇透過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