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中國女科學家屠呦呦獲2015年諾貝爾生理醫(yī)學獎,她研制的抗瘧藥青蒿素挽救了數(shù)百萬人的生命.研究人員已經(jīng)弄清了青蒿(二倍體,體細胞染色體數(shù)為18)細胞中青蒿素的合成途徑(如圖所示).

(1)在FPP合成酶基因表達過程中,完成過程①需要RNA聚合酶催化,mRNA從核孔進入細胞質(zhì),完成過程②需要的結構是核糖體.
(2)野生型青蒿白青稈(A)對紫紅稈(a)為顯性,稀裂葉(B)對分裂葉(b)為顯性,兩對性狀獨立遺傳,則野生型青蒿最多有9種基因型;若F1代中白青稈、稀裂葉植株所占比例為$\frac{3}{8}$,則其雜交親本的基因型組合為AaBb×aaBb、AaBb×Aabb,該F1代中紫紅稈、分裂葉植株占所比例為$\frac{1}{8}$.
(3)四倍體青蒿中青蒿素含量通常高于野生型青蒿,低溫處理野生型青蒿正在有絲分裂的細胞會導致染色體不分離,從而獲得四倍體細胞并發(fā)育成植株.推測低溫處理導致細胞染色體不分離的原因是低溫抑制紡錘體形成.四倍體青蒿與野生型青蒿雜交后代體細胞的染色體數(shù)為27.

分析 分析題圖:圖中實線方框中表示青蒿細胞中青蒿素的合成途徑,青蒿素的合成需要FPP合成酶、ADS酶和CYP71AV1酶.虛線方框表示酵母細胞合成FPP合成酶及固醇的過程,酵母細胞只能合成FPP合成酶,不能合成ADS酶和CYP71AV1酶,因此其不能合成青蒿素.

解答 解:(1)圖中①表示轉錄過程,該過程需要RNA聚合酶的催化,mRNA從核孔進入細胞質(zhì);過程②表示翻譯,翻譯過程發(fā)生在核糖體上.
(2)在野生型青蒿的稈色和葉型這兩對性狀中,控制各自性狀的基因型各有3種(AA、Aa和aa,及BB、Bb和bb),由于控制這兩對性狀的基因是獨立遺傳的,基因間可自由組合,故基因型共有3×3=9種.F1中白青稈、稀裂葉植株占$\frac{3}{8}$,即P(A_B_)=$\frac{3}{8}$,由于兩對基因自由組合,所以親本可能是AaBb×aaBb或AaBb×Aabb.當親本為AaBb×aaBb時,F(xiàn)1中紫紅稈、分裂葉植株所占比例為P(aabb)=$\frac{1}{2}×\frac{1}{4}=\frac{1}{8}$;當親本為AaBb×Aabb時,F(xiàn)1中紫紅稈、分裂葉植株所占比例為P(aabb)=$\frac{1}{4}×\frac{1}{2}=\frac{1}{8}$.即無論親本組合是上述哪一種,F(xiàn)1中紫紅稈、分裂葉植株所占比例都為$\frac{1}{8}$.
(2)低溫可以抑制紡錘體的形成,使細胞內(nèi)的染色體經(jīng)過復制但不發(fā)生分離,從而使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若四倍體青蒿(細胞內(nèi)的染色體是二倍體青蒿的2倍,有18×2=36條染色體)與野生型的二倍體青蒿雜交,前者產(chǎn)生的生殖細胞中有18條染色體,后者產(chǎn)生的生殖細胞中有9條染色體,兩者受精發(fā)育而成的后代體細胞中有27條染色體.
故答案為:
(1)RNA聚合     核孔       核糖體
(2)9       AaBb×aaBb、AaBb×Aabb     $\frac{1}{8}$
(3)低溫抑制紡錘體形成        27

點評 本題結合圖解,考查遺傳信息的轉錄和翻譯、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zhì)及應用,要求考生識記遺傳信息轉錄和翻譯的過程、場所、條件及產(chǎn)物等;同時還要求考生能分析題圖,從中提取有效信息答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糖鏈是細胞內(nèi)除蛋白質(zhì)、核酸之外的另一類大分子物質(zhì),在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zhì)中都有分布.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不同種類的糖鏈,其空間結構存在差異
B.糖鏈都可以為細胞生命活動提供能量
C.根據(jù)長度不同,糖鏈可分為單糖、二糖和多糖
D.可用斐林試劑在水浴情況下檢測糖鏈的存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回答下列有關免疫調(diào)節(jié)的問題:
(1)免疫調(diào)節(jié)是通過免疫系統(tǒng)來實現(xiàn)的,它是由免疫器官、免疫細胞和免疫活性物質(zhì)三部分組成的.
(2)特異性免疫包括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兩種方式.前者主要是靠漿細胞分泌的抗體起作用;后者主要利用效應T細胞和靶細胞緊密接觸,從而使宿主細胞裂解死亡.
(3)HIV主要攻擊人體的T細胞;有人吃了海鮮出現(xiàn)嘔吐的癥狀是因為過敏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2015年3月,柴靜的紀錄片《穹頂之下》引發(fā)全國人民對霧霾和PM2.5的關注和討論.
I.PM2.5是粒徑小于2.5um(相當于細菌大小)的顆粒物,被認為是造成霧霾天氣的“元兇”.
(1)PM2.5屬于化學致癌因子.癌細胞表面的糖蛋白減少,使癌細胞容易擴散.
(2)PM2.5在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組成成分中屬于非生物的物質(zhì)與能量.NOX沉降后變?yōu)橄跛猁},在土壤中可通過微生物的作用變?yōu)镹2、N2O等返回空氣中,這體現(xiàn)了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物質(zhì)循環(huán)功能.
II.汽車尾氣排放過程中經(jīng)過燃燒而排放的殘留物是PM2.5的主要來源之一.汽車尾氣中含有氮氧化物、CO、鉛等多種有害物質(zhì),對人體的呼吸、免疫、生殖等系統(tǒng)的功能都會產(chǎn)生一定的危害.研究人員選取長期生活在交通嚴重擁堵的鬧市區(qū)的成年居民為一組,長期生活在同一城市郊區(qū)農(nóng)村的成年居民為另一組,分別測定其精子活動率、精子中SDH酶活性和血液中鉛的濃度,結果如下.
組別精子活動率(%)精子中SDH酶的灰度級血液中鉛的濃度(μg/L)
郊區(qū)組68.4577.78108.5
鬧市區(qū)組55.38195.96145.8
(注:SDH酶的灰度級:特定染料在SDH酶的催化下被還原成不溶性的藍色產(chǎn)物,儀器根據(jù)樣本顏色深淺測出的數(shù)值.灰度級數(shù)值的大小可以反映酶的活性)
(1)實驗前,要對兩組成員的年齡、吸煙、飲酒等情況進行調(diào)查,其目的是排除無關因素對實驗結果的干擾.
(2)在男性的睪丸內(nèi),精子的形成必須經(jīng)過減數(shù)分裂和變形過程.
(3)已知SDH酶是一種分布在線粒體基質(zhì)中的脫氫酶.精子中SDH酶的灰度級數(shù)值增大,此酶的活性減小,通過影響有氧呼吸中的丙酮酸和水徹底分解成CO2和[H]過程,最終導致精子運動所需的能量(或ATP)不足.
(4)根據(jù)上表檢測結果推測,鉛對SDH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且隨血液中鉛濃度的增加其作用增強.
(5)該實驗的目的是研究汽車尾氣對精子運動能力的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下列物質(zhì)屬于糖類的是(  )
A.磷脂B.果糖C.膽固醇D.氨基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下列兩圖都與植物光合作用有關,圖甲表示某種植物在最適溫度時光合作用效率隨光照強度改變的變化曲線;圖乙代表該植物的一個葉肉細胞及其相關生理過程示意圖.請據(jù)圖回答:

(1)當細胞處于圖甲中c點時,能發(fā)生圖乙中哪些過程(用圖中字母回答)d、e、f、g;若此時M中[H]有剩余,能否用于N中氧氣的還原?不能.
(2)圖甲中b點所在植物,突然放置到c點對應光照強度的環(huán)境下,短時間內(nèi)葉肉細胞中C3相對含量降低 (填“升高”“降低”或“基本一致”).c點限制光合速率的主要外界因素有二氧化碳濃度.
(3)結合M、N中發(fā)生的代謝活動,推導其中發(fā)生的能量轉換是光能→穩(wěn)定的化學能,穩(wěn)定的化學能→(ATP中)活躍的化學能及熱能(用文字和箭頭相結合方式).
(4)圖乙所示細胞進行無氧呼吸的反應式:C6H12O6$\stackrel{酶}{→}$2C2H5OH+2CO2+能量(少量)
(5)將該植物放在特定的實驗裝置中,研究溫度對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的影響(其余的實驗條件都是理想的),實驗以CO2的吸收量與釋放量為指標.黑暗中釋放的CO2,可用溴麝香草酚藍溶液進行檢測,其顏色變化為藍→綠→黃.實驗結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對該表數(shù)據(jù)分析正確的是D.(填入選項前的字母)
溫度(℃)5101520253035
光照下吸收CO2(mg/h)1.001.752.503.253.753.503.00
黑暗下釋放CO2(mg/h)0.500.751.001.502.253.003.50
A.每天交替進行12小時光照、12小時黑暗,溫度在30℃時該植物積累的有機物是溫度在10℃時的2倍
B.晝夜不停的光照,溫度在35℃時該植物不能生長
C.晝夜不停的光照,該植物生長的最適溫度是30℃
D.每天交替進行12小時光照、12小時黑暗,溫度均保持在20℃的條件下,該植物積累的有機物最多.
(6)試分析葉片呈綠色之因.葉片中葉綠素的含量大于葉黃素的含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下列有關植物激素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植物激素是在細胞代謝過程中合成的天然有機物,是細胞代謝的產(chǎn)物
B.具有微量和高效的特點
C.能調(diào)節(jié)植物的生長、發(fā)育、繁殖等生命活動
D.能促進植物的生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河北滄州一中高一下期末考試生物試卷B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減數(shù)分裂的敘述,正確的是( )

①減數(shù)分裂包括兩次連續(xù)的細胞分裂;②在次級精母細胞中存在同源染色體;③著絲點在第一次分裂后期一分為二;④減數(shù)分裂的結果是染色體數(shù)減半,DNA數(shù)不變;⑤同源染色體分離,導致染色體數(shù)目減半;⑥聯(lián)會后染色體復制,形成四分體;⑦染色體數(shù)目減半發(fā)生在第二次分裂的末期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⑤ D.⑥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河北滄州一中高一下期末考試生物試卷B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假設一個雙鏈均被32P標記的噬菌體DNA由5000個堿基對組成,其中腺嘌呤占全部堿基的20%,用這個噬菌體侵染只含31P的大腸桿菌,共釋放出100個子代噬菌體。下列正確的是( )

A.該過程至少需要3×105個鳥嘌呤脫氧核苷酸

B.噬菌體增殖需要細菌提供模板、原料和酶等

C.含32P與只含31P的子代噬菌體的比例為1:49

D.該DNA發(fā)生突變,其控制的性狀即發(fā)生改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