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人體的皮膚、黏膜和溶菌酶等殺菌物質構成了人體的第一道免疫防線 | |
B. | 體液中的殺菌物質和吞噬細胞構成了人體的第二道免疫防線 | |
C. | 第三道防線主要是由人體的免疫器官和免疫細胞構成 | |
D. | 人體的第一道防線屬于非特異性免疫,第二道和第三道防線屬于特異性免疫 |
分析 人體免疫系統(tǒng)有三道防線,第一道防線是皮膚、黏膜及其分泌物,第二道防線是吞噬細胞、殺菌物質以及炎癥反應,第一、二道防線稱為非特異性免疫;第三道防線是特異性免疫,包括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
解答 解:A、人體的皮膚、黏膜構成了人體的第一道防線,而溶菌酶等殺菌物質屬于第二道防線,A錯誤;
B、體液中的殺菌物質和吞噬細胞以及炎癥反應構成人體的第二道防線,B正確;
C、第三道防線即特異性免疫,由人體的免疫器官、免疫細胞和免疫活性物質構成,C正確;
D、人體的第一道防線和第二道防線屬于非特異性免疫,第三道防線屬于特異性免疫,D錯誤.
故選:BC.
點評 本題考查免疫系統(tǒng)的三道防線,意在考查學生的識記和理解能力,便于學生形成知識網絡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山西太原第五中學高三4月階段性檢測模擬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中國女藥學家屠呦呦因發(fā)現(xiàn)了青蒿素獲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青蒿素是從植物黃花蒿莖葉中提取的有過氧基團的倍半萜內酯藥物,控制瘧疾挽救了數百萬人的生命。為了獲取更多的青蒿素,科學家采用多種方法。
方法一:利用雌雄同株的野生型青蒿(二倍體,體細胞染色體數18條),通過傳統(tǒng)的育種和現(xiàn)代生物技術培育高青蒿素含量的植株。
方法二:科學家用基因工程技術,利用酵母菌細胞合成青蒿素(如圖所示)
(1)若利用植物組織培養(yǎng)技術進行青蒿素的工廠化生產,可將青蒿素細胞經培養(yǎng)獲得的 細胞置于發(fā)酵罐中培養(yǎng),經 方式實現(xiàn)細胞數目的增多并產生大量的青蒿素。
(2)根據圖示代謝過程,科學家在培育能產生青蒿素的酵母菌細胞過程中,需要向酵母細胞中導入 ,繼而可利用 技術檢測目的基因是否導入受體細胞。
(3)圖中①②過程無論發(fā)生在青蒿素細胞中,還是發(fā)生在酵母細胞中,都能產生相同的物質FPP,原因是 、 。(寫出2點)
(4)實驗發(fā)現(xiàn),酵母細胞導入相關基因后,該基因能正常表達,但酵母菌合成的青蒿素仍很少,根據圖解分析原因可能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在F2中,開白花的植株應占$\frac{1}{9}$ | |
B. | 染色體著絲點的分裂會導致紅花基因與白花基因的分離 | |
C. | 在F2的紅花植株中,雜合植株應占$\frac{1}{3}$ | |
D. | 所有F1的紅花植株產生的花粉中,含白花基因的花粉應占$\frac{1}{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植物光合作用吸收光能的色素主要是葉綠素 | |
B. | 植物光合作用制造出1摩爾的葡萄糖,需要消耗2摩爾的三碳化合物 | |
C. | 暗反應中碳原子轉移途徑是二氧化碳→五碳化合物→三碳化合物→糖類 | |
D. | 用C18O2供給小球藻光合作用,在收集到的氣體中可以檢測到18O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光強(μmol•m-2•s-1) | 右側刻度變化(格/h) |
0 | 2 |
50 | 6 |
100 | 12 |
150 | 18 |
200 | 18 |
離子 | K+ | Na+ | Mg2+ | Ca2+ | NO3- | H2PO4- | SO42- | Zn2+ |
培養(yǎng)液濃度/mol•L | 1 | 2 | 0.25 | 1 | 2 | 1 | 0.25 | 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a、b、c、d都是與受體結合來發(fā)揮作用 | |
B. | a、b、c、d都是通過血液循環(huán)到達靶細胞 | |
C. | c激素由下丘腦分泌,e表示水的重吸收過程 | |
D. | d表示胰島素,與胰高血糖素有拮抗作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該細胞器是區(qū)別植物細胞與動物細胞的依據 | |
B. | 內膜和外膜結構中共含有2層磷脂分子 | |
C. | 內膜上與線粒體基質中含有多種與有氧呼吸有關的酶 | |
D. | 不經染色即可在光學顯微鏡下觀察到線粒體的結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農田生態(tài)系統(tǒng)中除草、治蟲可以提高其抵抗力穩(wěn)定性 | |
B. | 利用蘇云金芽孢桿菌的毒蛋白基因培育抗蟲作物,利用了其間接價值 | |
C. | 飼養(yǎng)家禽可以適當延長光照時間來提高產蛋率,這是利用了物理信息的作用 | |
D. | 與傳統(tǒng)農業(yè)相比,生態(tài)農業(yè)有效地促進了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物質循環(huán),提高了能量傳遞效率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