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134141  134149  134155  134159  134165  134167  134171  134177  134179  134185  134191  134195  134197  134201  134207  134209  134215  134219  134221  134225  134227  134231  134233  134235  134236  134237  134239  134240  134241  134243  134245  134249  134251  134255  134257  134261  134267  134269  134275  134279  134281  134285  134291  134297  134299  134305  134309  134311  134317  134321  134327  134335  170175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如圖1示生物圈中部分物質的循環(huán).A、B、C、D構成生物群落,第①-⑨號箭頭表示循環(huán)過程.請據圖分析回答:若此圖為碳循環(huán)的部分示意,則:

(1)限制我國西北地區(qū)①過程總量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水.完成①過程的能量來源是太陽能.⑧過程是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碳在無機環(huán)境與生物群落之間的循環(huán)是以CO2形式循環(huán)的.指出上圖作為碳循環(huán)圖解的不完整之處A、B、C應都有箭頭指向大氣中的氣體X.
(2)生態(tài)系統(tǒng)之所以能維持相對穩(wěn)定是由于生態(tài)系統(tǒng)具有自我調節(jié)能力,該能力的基礎是負反饋.
(3)如圖2表示動物利用食物的過程:據圖分析:
①恒溫動物的$\frac{④}{③}$值一般低于變溫動物;(高于或低于)
②提高圈養(yǎng)動物生長量一般需提高$\frac{③}{②}$比值;(用圖中數字表示比值)
③食肉哺乳動物的$\frac{③}{②}$值一般高于食草哺乳動物.(高于或低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5-2016學年甘肅天水秦安第一中學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物質中,哪一項不是構成生物體蛋白質的氨基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5-2016學年甘肅天水秦安第一中學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地區(qū)曬干的小麥種子的含水量約為14%,此時活細胞內水分( )

A.全部為自由水 B.全部為結合水

C.主要為自由水 D.主要為結合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當種群數量達到K值時,可能出現的現象是( 。
A.生態(tài)因素對該種群沒有影響B.種群的增長速率保持相對穩(wěn)定
C.食物將不再是限制種群發(fā)展的因素D.出生率再也不會超出死亡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自然界中生物種群數量常呈“S”型增長曲線,下列有關“S”型增長曲線的正確說法是( 。
A.“S”型增長曲線表示了隨著食物的變化種群數量發(fā)生的變化
B.種群增長速率在各個階段相同
C.“S”型增長曲線表示了種群數量與時間無關
D.種群增長會受種群密度制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如圖是用天竺葵葉片進行的一項實驗示意圖,14C標記的葡萄糖向著生長素(IAA)濃度高的地方移動,利用這一特性,可在生產實踐上用于(  )
(①天竺葵的葉片不同部位滴上IAA、H2O和14C葡萄糖;②48小時后同一葉片的放射性自顯影,原來滴14C葡萄糖的部位已被切除,以免放射自顯影時模糊)
A.促進扦插的枝條生根
B.使子房及其周圍組織膨大而獲得無子果實
C.防止落花落果
D.促進植株的長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植物具有向光性.如圖是研究植物向光生長的實驗,該實驗說明( 。
A.幼苗向光彎曲生長的部位在尖端
B.幼苗合成生長素的部位在尖端
C.幼苗感受單側光刺激的部位在尖端
D.生長素能從幼苗尖端傳遞到尖端下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利用以下實驗材料和器材設計實驗,探究不同濃度生長素類似物對種子萌發(fā)率的影響.
材料和用具:蘿卜種子、試管、移液管、蒸餾水、鋪有濾紙的培養(yǎng)皿、濃度分別為10-5mg/L、10-3mg/L、10-1mg/L的生長素類似物溶液 (實驗材料和用具的數量不限).
(1)請補充實驗分析:本實驗的自變量是生長素類似物的濃度,種子的生理狀況屬于無關(或控制)變量,應選用的對照方法是相互對照和空白對照(空白對照、相互對照、條件對照、自身對照)
(2)請補充實驗步驟:
第一步:取4支試管,編號,依次分別加入5mL(等量的)濃度為10-5mg/L、10-3mg/L、10-1mg/L的生長素類似物溶液及蒸餾水
第二步:在各支試管中分別放入20粒種子.
第三步:取與試管相同數量的培養(yǎng)皿,編號(與試管對應),分別用與對應試管相同的溶液浸濕濾紙.
第四步:24小時后取出種子,分別放入對應培養(yǎng)皿,放在條件相同且適宜的環(huán)境中培養(yǎng).每天向培養(yǎng)皿補充適量的相應溶液.
第五步:一周(一段時間)后,觀察統(tǒng)計種子的萌發(fā)率,并分析數據
(3)有位同學對實驗結果分析,得出的結論是:生長素類似物溶液較低濃度時促進種子萌發(fā),較高濃度時抑制種子萌發(fā).請你繪制直方圖(柱狀圖)把該同學可能出現的一種實驗結果直觀地表示出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如圖甲為人體內環(huán)境示意圖,圖乙為突觸模式圖(Ach為乙酰膽堿),圖丙為動作電位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示意圖,請據圖回答問題:

(1)若某人長期營養(yǎng)不良,圖甲的②中血漿蛋白含量降低,會引起組織液增多,導致組織水腫.
(2)突觸由乙圖中的③④⑤(填標號)構成;乙圖中④處的液體和甲圖中③ (填標號)處的液體名稱相同.
(3)人的神經系統(tǒng)由幾百億到上千億個神經細胞以及數量更多的支持細胞(神經膠質細胞)構成.神經沖動在突觸的傳遞受很多藥物的影響.若藥物X能使人體血漿中鉀離子濃度升高,則藥物X會使神經細胞靜息電位(絕對值)變小(變大、不變、變小);某藥物能阻斷突觸傳遞,其原因可能是該藥物影響神經遞質的合成或是影響神經遞質的釋放,還可能是破壞突觸后膜上相應的受體、與突觸后膜上相應的受體結合(與遞質競爭受體),破壞遞質(寫出兩點).
(4)丙圖曲線中③④段的狀態(tài)是反極化(反極化、極化、復極化).①②段膜電位變化的主要原因是大量K+外流.圖丙中③狀態(tài)時,膜外Na+濃度比膜內Na+濃度高(高、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為研究脫落酸對果實內乙烯的生物合成的影響,某研究小組用外源脫落酸(ABA)和脫落酸生物合成抑制劑(ABAI)分別處理桃果實,以ACC合成酶(乙烯生物合成的關鍵酶)為觀測指標,實驗數據如圖所示,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實驗期間ABAI處理組的ACC合成酶活性最低
B.ABAI處理有利于桃果實的貯藏
C.ABA處理可延緩桃果實的成熟
D.前3天乙烯釋放量隨外源ABA濃度增大而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