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138042  138050  138056  138060  138066  138068  138072  138078  138080  138086  138092  138096  138098  138102  138108  138110  138116  138120  138122  138126  138128  138132  138134  138136  138137  138138  138140  138141  138142  138144  138146  138150  138152  138156  138158  138162  138168  138170  138176  138180  138182  138186  138192  138198  138200  138206  138210  138212  138218  138222  138228  138236  170175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肉類和雞蛋的價格比糧食和蔬菜高,從生態(tài)的觀點看,這是由于(  )
A.動物飼養(yǎng)麻煩、花工多、投資大
B.動物性食物營養(yǎng)價值高
C.食物鏈延長,能量流失多,動物性食物成本高
D.植物栽培較容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初級消費者體內(nèi)的能量,其去路不包括下列哪項(  )
A.用于自身的生命活動B.被第二營養(yǎng)級的其它生物獲得
C.通過呼吸作用消耗D.被分解者分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生態(tài)系統(tǒng)的主要成分是( 。
A.初級消費者B.生產(chǎn)者C.分解者D.次級消費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如圖為利用生物技術獲得生物新品種的過程示意圖.據(jù)圖回答:

(1)隨著科技發(fā)展,獲取目的基因的方法也越來越多,若乙圖中的“抗蟲基因”是利用甲圖中的方法獲取的,該方法稱為PCR技術.③是在耐高溫(Taq)DNA聚合酶(填“酶的名稱”)作用下進行延伸的.
(2)在培育轉基因植物的研究中,卡那霉素抗性基因(kanR)常作為標記基因,只有含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的細胞才能在卡那霉素培養(yǎng)基上生長.乙圖為獲得抗蟲棉技術的流程.圖中A過程需要用到的工具酶是限制酶和DNA連接酶,將目的基因導入植物受體細胞采用的方法是農(nóng)桿菌轉化法.C過程的培養(yǎng)基除含有必要營養(yǎng)物質(zhì)、瓊脂和激素外,還必須加入卡那霉素.
(3)離體棉花葉片組織經(jīng)C、D、E成功地培育出了轉基因抗蟲植株,此過程涉及的細胞工程技術是植物組織培養(yǎng),該技術的原理是植物細胞的全能性.
(4)檢測目的基因是否轉錄出mRNA的具體方法是使用標記的目的基因與提取出的mRNA做分子雜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采用基因工程技術將人凝血因子基因導入山羊受精卵,培育出了轉基因羊.但是,人凝血因子只存在于該轉基因羊的乳汁中.以下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人凝血因子基因開始轉錄后,DNA連接酶以DNA分子的一條鏈為模板合成mRNA
B.人體細胞中凝血因子基因的堿基數(shù)目,等于凝血因子氨基酸數(shù)目的3倍
C.在該轉基因羊中,人凝血因子基因存在于乳腺細胞,而不存在于其他體細胞中
D.運用基因工程技術讓羊合成人凝血因子,該技術將導致定向變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1917年布里奇斯發(fā)現(xiàn)了一種翅膀后端邊緣缺刻(缺刻翅)的紅眼雌果蠅,并用這種果蠅做了如圖1所示的實驗.后經(jīng)進一步的實驗證實,控制翅型的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Y染色體上沒有其等位基因.請據(jù)圖分析并回答下列問題:

(1)布里奇斯認為,缺刻翅形成的原因不可能是基因突變,理由是:
①若為顯性突變,則后代中應該還有表現(xiàn)型為正常翅雄性果蠅出現(xiàn);
②若為隱性突變,則后代不可能出現(xiàn)的表現(xiàn)型為缺刻翅雌性、正常翅雄性.
(2)布里奇斯推測,“X染色體片段缺失”是導致圖1所示實驗現(xiàn)象的根本原因.為了證實這一猜測,應對表現(xiàn)型為雌性缺刻翅果蠅做唾液腺染色體的高倍鏡檢查,若在高倍鏡下觀察到上圖2所示的X染色體配對(缺失環(huán))的現(xiàn)象,即可證實布里奇斯的猜測.
(3)現(xiàn)代遺傳學研究發(fā)現(xiàn),因缺刻翅果蠅不能產(chǎn)生Notch受體,從而影響翅的正常發(fā)育.翅形基因對性狀的控制表明,基因可通過控制蛋白質(zhì)的結構來直接控制生物體的性狀.
(4)已知果蠅紅眼(基因B)對白眼(基因b為顯性.下列有關對圖1實驗現(xiàn)象的解釋,正確的是ABC.A、親代的缺刻翅紅眼雌果蠅不含白眼基因
B、親本缺失片段恰好位于X染色體上紅眼基因所在的區(qū)段
C、F1缺刻翅白眼雌蠅的一條X染色體片段缺失,另一條X染色體帶有白眼基因
D、果蠅的缺刻翅性狀的遺傳方式為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
(5)研究表明,果蠅缺刻翅有純合致死效應.用缺刻翅雌果蠅與正常翅雄果蠅雜交,然后讓Fl中雄雌果蠅自由交配得F2,F(xiàn)l中雌雄果蠅比例為2:1,F(xiàn)2中缺刻翅:正常翅=1:6,F(xiàn)2中雄果蠅個體占$\frac{3}{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哺乳動物單倍體胚胎干細胞技術是遺傳學研究的新手段.如圖表示研究人員利用小鼠(2N=40)獲取單倍體胚胎干細胞的方法.請分析并回答下列問題:

(1)方法甲中,研究人員需要對實驗小鼠A注射促性腺激素,使其超數(shù)排卵,從而獲得更多的卵母細胞,再利用SrC12溶液處理、激活卵母細胞,并在體外培養(yǎng)至[④]囊胚期,再利用流式細胞儀篩選出單倍體細胞.
(2)方法乙中,研究人員首先采用特定方法去除⑥中的雌原核,并在體外培養(yǎng)至⑧.⑧中細胞染色體數(shù)目應為20或40.與正常二倍體小鼠的基因組染色體組成相比,⑧中細胞的染色體的組成不同在于少一條X或Y染色體(或少一條性染色體).
(3)研究發(fā)現(xiàn),小鼠單倍體干細胞存在自發(fā)二倍體化的現(xiàn)象.為此,可以通過測定并分析⑤⑩中細胞
的DNA分子含量,或者利用顯微鏡觀察處于有絲分裂中期細胞中的染色體數(shù)目來確定.
(4)研究發(fā)現(xiàn),單倍體胚胎干細胞也能分化,形成不同功能的細胞、組織和器官,該技術培育的單倍體動物可成為研究隱性基因功能的理想細胞模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FX174噬菌體的遺傳物質(zhì)是單鏈DNA感染宿主細胞后,先形成復制型的雙鏈DNA分子(其中母鏈稱為正鏈DNA,子鏈稱為負鏈DNA).轉錄時以負鏈DNA作為模板合成mRNA.如圖為FX174噬菌體的部分基因序列及其所指導合成的蛋白質(zhì)部分氨基酸(用圖示Met,Ser等表示)序列.(起始密碼:AUG;終止密碼:UAA,UAG,UGA)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與宿主細胞DNA的正常復制過程相比,F(xiàn)X174噬菌體感染宿主細胞后形成復制型雙鏈DNA分子過程不同之處在于模板、酶不同.
(2)以負鏈DNA作為模板合成的mRNA中,鳥嘌呤與尿嘧啶之和占堿基總數(shù)的48%,mRNA及其模板鏈對應區(qū)段的堿基中鳥嘌呤分別占33%、23%.則與mRNA對應的復制型的雙鏈DNA分子區(qū)段中腺嘌呤所占的堿基比例為22%.
(3)基因D序列所含堿基數(shù)比基因E序列多183個,基因E指導蛋白質(zhì)合成過程中,mRNA上的終止密碼是UGA.
(4)由于基因中一個堿基發(fā)生替換,導致基因D表達過程合成的肚鏈中第8位氨基酸由異亮氨酸(密碼子有AUU,AUG,AUA)變成蘇氨酸(密碼子有ACU,ACC,ACA,ACG),則該基因中堿基替換情況是T→C.
(5)一個DNA分子上不同基因之間可以相互重疊,這是長期自然選擇的結果.除了可以節(jié)約堿基、有效地利用DNA遺傳信息量外,其主要的遺傳學意義還包括參與對基因表達的調(diào)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環(huán)境中的污染物能使處于分裂期的細胞產(chǎn)生缺失著絲點的染色體片段,當子細胞進人下一次分裂間期時,這些染色體片段便濃縮在主核(細胞核)之外,形成了微核(如圖1所示).蠶豆(2n=12)根尖微核測試技術被列為國家監(jiān)測水質(zhì)污染的重要方法之一.下面是某研究小組利用微核測試技術進行“校園內(nèi)池塘水污染情況調(diào)查”的主要實驗步驟:
①浸種催芽:將大小均勻的蠶豆種子,在25℃等適宜條件下浸泡、催芽,待大部分根長至1-2cm左右,即可選作實驗材料.
②采集池塘水樣:從校園池塘的5個不同地段采集水樣.
③待檢測水樣處理根尖及恢復培養(yǎng):選取步驟①中根長度一致、生長良好的種子30粒,隨機均分為6組,分別放人5個盛有待檢測水樣和1個盛有蒸餾水的培養(yǎng)皿中,液體量以浸沒根尖為限.在25℃下處理24h后,取出種子,用蒸餾水漂洗三次,洗凈后再置人鋪有濕潤濾紙的瓷盤中,25℃下恢復培養(yǎng)24h.
④制作蠶豆根尖臨時裝片:切取各培養(yǎng)條件下獲得的蠶豆根尖,用卡諾氏液固定細胞中的染色體后,按正常步驟制作根尖臨時裝片.
⑤觀察統(tǒng)計實驗結果.
請分析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1)實驗過程中,用檢測水樣處理后,需要在25℃下恢復培養(yǎng)24h,主要目的是促使細胞進入下一細胞周期的間期,便于觀察微核.
(2)制作蠶豆根尖細胞臨時裝片的主要步驟是解離→漂洗→染色→制片(以文字和箭頭表示).實驗過程中,用改良的苯酚品紅染液對蠶豆根尖細胞的染色體(質(zhì))進行染色,以便于鏡檢.
(3)從生物變異的類型來看,微核的產(chǎn)生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通常選擇間期細胞進行微核統(tǒng)計的原因是間期細胞核完整,有利于將細胞核與微核區(qū)分開來.
(4)實驗人員在高倍鏡下很難發(fā)現(xiàn)如圖2所示的蠶豆根尖細胞分裂圖象,主要原因是該時期(或“有絲分裂中期”)在細胞周期中所占比例很。
(5)若要獲得四倍體的蠶豆細胞,可用秋水仙素(填試劑)處理蠶豆幼苗的莖尖適宜時間,處理后的植株莖尖細胞染色體組數(shù)可能是2或4或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5-2016學年福建省高一下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有關“探究培養(yǎng)液中酵母菌數(shù)量動態(tài)變化”的實驗,正確的敘述是

A.改變培養(yǎng)液的pH值不影響K值(環(huán)境容納量)大小

B.用抽樣檢測方法調(diào)查玻璃容器中酵母菌數(shù)量的變化

C.取適量培養(yǎng)液滴于普通載玻片后對酵母菌準確計數(shù)

D.營養(yǎng)條件是影響酵母菌種群數(shù)量變化的唯一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