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140889  140897  140903  140907  140913  140915  140919  140925  140927  140933  140939  140943  140945  140949  140955  140957  140963  140967  140969  140973  140975  140979  140981  140983  140984  140985  140987  140988  140989  140991  140993  140997  140999  141003  141005  141009  141015  141017  141023  141027  141029  141033  141039  141045  141047  141053  141057  141059  141065  141069  141075  141083  170175 

科目: 來源:2016-2017學年湖北省沙市高一上第二次雙周練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下圖是細胞間的三種信息交流方式,請據(jù)圖回答:

(1)圖A表示通過細胞分泌的化學物質(zhì),隨[①]______________到達全身各處,與靶細胞表面的[②]__________ ___結合,將信息傳遞給靶細胞。

(2)圖B表示通過相鄰兩細胞的__________________,使信息從一個細胞傳遞給另一個細胞,圖B中③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請舉例:________________。

(3)圖C表示相鄰兩植物細胞之間形成_______________,攜帶信息的物質(zhì)從一個細胞傳遞給另一個細胞,圖中④表示_________________。

(4)由以上分析可知:在多細胞生物體內(nèi),各個細胞之間都維持功能的協(xié)調(diào),才能使生物體健康地生存。這種協(xié)調(diào)性的實現(xiàn)不僅依賴于物質(zhì)和能量的交換,也有賴于信息的交流,這種交流大多與 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6-2017學年湖北省沙市高一上第二次雙周練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1)甲為 分子,乙為 分子,二者的共同功能是 。

(2)從圖中結構看,甲和乙的區(qū)別是:在結構上的區(qū)別是 ,在組成上的不同是 。

(3)從物質(zhì)組成看,甲的基本組成單位是 ,有 種;乙的基本組成單位是 ,有 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6-2017學年山東省高一10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細胞學說揭示了

A.植物細胞與動物細胞的區(qū)別

B.生物體結構的統(tǒng)一性

C.細胞為什么要產(chǎn)生新細胞

D.真核細胞與原核細胞的多樣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6-2017學年山東省高一10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太湖水域大面積爆發(fā)藍藻,嚴重危害了吳中水生生物,導致大量水生生物死亡。藍藻細胞與真核細胞相比,藍藻細胞沒有

A.細胞膜 B.核糖體 C.細胞質(zhì) D.核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6-2017學年山東省高一10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哪項不屬于生命系統(tǒng)

A.青蛙的表皮細胞

B.表皮細胞中的水和蛋白質(zhì)分子

C.池塘中的一只青蛙

D.池塘中的水、陽光等環(huán)境因素以及生活在池塘中的青蛙等各種生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6-2017學年山東省高一10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生物中均屬于真核生物的一組是

①病毒 ②青霉菌 ③大腸桿菌 ④草履蟲

⑤念珠藻 ⑥酵母菌 ⑦衣藻 ⑧變形蟲

A.①②⑥ B.③⑤ C.②④⑤⑦⑧ D.②④⑥⑦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6-2017學年山東省高一10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SARS病毒因為不具有細胞結構,所以其體內(nèi)都不存在核酸

B.肺結核桿菌和酵母菌的體內(nèi)都沒有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

C.植物細胞具有核酸、蛋白質(zhì)、細胞核和細胞壁的物質(zhì)或結構

D.藍藻體內(nèi)有葉綠體,能進行光合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6-2017學年山東省高一10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光學顯微鏡高倍鏡使用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 換高倍鏡前,需在低倍鏡下將觀察目標移至視野中央

B. 換高倍鏡后,必須先用粗準焦螺旋調(diào)焦,再用細準焦螺旋調(diào)焦

C. 換高倍鏡后,物鏡鏡頭與載玻片之間的距離減小

D. 換高倍鏡后,視野會變暗,需增加進光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6-2017學年山東省高一10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所示:甲圖中①②表示目鏡,③④表示物鏡,⑤⑥表示物鏡與載玻片之間的距離,乙和丙分別表示不同物鏡下觀察到的圖像。下面描述正確的是

A.①比②的放大倍數(shù)大,③比④放大倍數(shù)小

B.把視野里的標本從圖中的乙轉(zhuǎn)為丙時,應選用③,同時提升鏡筒

C.從圖中的乙轉(zhuǎn)為丙,正確調(diào)節(jié)順序:轉(zhuǎn)動轉(zhuǎn)換器→調(diào)節(jié)光圈→移動標本→轉(zhuǎn)動細準焦螺旋

D.若使物像放大倍數(shù)最大,甲圖中的組合一般是②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6-2017學年山東省高一10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組成生物體化學元素的論述,正確的是

A. 組成生物體和組成無機自然界的化學元素中,碳元素的含量最多

B. 人,動物與植物所含的化學元素的種類差異很大

C. 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在無機自然界都可以找到

D. 不同生物體內(nèi)各種化學元素的含量比例基本相似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