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140924  140932  140938  140942  140948  140950  140954  140960  140962  140968  140974  140978  140980  140984  140990  140992  140998  141002  141004  141008  141010  141014  141016  141018  141019  141020  141022  141023  141024  141026  141028  141032  141034  141038  141040  141044  141050  141052  141058  141062  141064  141068  141074  141080  141082  141088  141092  141094  141100  141104  141110  141118  170175 

科目: 來源:2017屆重慶一中高三10月考試卷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表示真核生物體內(nèi)幾項生理活動關系示意圖(①-④表示生理活動,A-D表示物質(zhì)),下列描述不正確的是( )

A.生理過程①的進行需要物質(zhì)B和C的共同參與

B.生理過程①和④可能發(fā)生在同一種植物的不同細胞中

C.短跑時,人體肌肉細胞產(chǎn)生B物質(zhì)的場所是細胞質(zhì)基質(zhì)和線粒體

D.物質(zhì)D的產(chǎn)生會對細胞產(chǎn)生毒害作用,有的微生物細胞沒有A物質(zhì)也可以生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7屆重慶一中高三10月考試卷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豌豆蚜和鱗翅目幼蟲是利馬豆的主要害蟲,蟬大眼蝽可取食利馬豆及兩類害蟲。研究人員用蔬果劑處理去除部分豆莢后,測試以上動物密度的變化,結(jié)果見下表(單位:個/株,蔬果劑對以上動物無危害)。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物種

分組

第七天

第14天

第21天

蟬大眼蝽

對照組

0.20

0.62

0.67

處理組

0.20

0.10

0.13

豌豆蚜

對照組

2.00

4.00

2.90

處理組

2.00

8.70

22.90

鱗翅目幼蟲

對照組

1.00

1.31

0.82

處理組

1.13

2.19

2.03

A.調(diào)查豌豆蚜的種群密度應采用標志重捕法

B.用農(nóng)藥徹底消滅豌豆蚜和鱗翅目幼蟲等害蟲有利于提高該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抵抗力和穩(wěn)定性

C.豌豆蚜和利馬豆之間、蟬大眼蝽和鱗翅目幼蟲之間的種間關系都是捕食關系

D.分析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蟬大眼蝽主要取食利馬豆,其同化的能量可用于自身細胞呼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7屆重慶一中高三10月考試卷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下圖中甲細胞可產(chǎn)生抗體,圖中的數(shù)字代表細胞結(jié)構(gòu)。表格是與抗體合成及分泌有關的三種細胞器的化學成分。據(jù)圖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細胞器

蛋白質(zhì)(%)

脂質(zhì)(%)

核酸(%)

A

67

28

少量

B

59

40

0

C

39

0

59

(1)細胞器1衰老后,參與其被分解的主要細胞器是 。

(2)圖甲中,含有RNA的結(jié)構(gòu)有 (用數(shù)字符號表示),該細胞中,結(jié)構(gòu)【2】的功能是

(3)按順序?qū)懗隹贵w合成與分泌過程中經(jīng)過的細胞結(jié)構(gòu):________,表格中A、C兩種細胞器分別是圖甲中的 (用數(shù)字符號表示)。

(4)分離甲細胞產(chǎn)生的抗體,經(jīng)過化學分析得知該抗體中某條肽鏈為五十肽,其第3號,25號,50號位置是甘氨酸。水解除掉該肽鏈中的甘氨酸,將生成的所有多肽與原多肽相比,肽鍵數(shù)目將如何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7屆重慶一中高三10月考試卷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因為發(fā)現(xiàn)了青蒿素,屠呦呦成為我國本土第一位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獲得者,青蒿素是從青蒿中提取的藥用成分,它能有效地殺死導致瘧疾的元兇——瘧原蟲。請回答下列問題:

(1)將青蒿素放入恒溫、密閉的透明玻璃箱中模擬大棚栽種,甲圖為一天中光照強度變化的曲線。乙圖為CO2濃度為300μL·L-1時光照強度對光合作用影響的曲線。

①10:00相比,14:00葉綠體合成有機速率 (填“快”、“慢”或“不變”)原因是 。

②若通過緩沖液維持密閉容器中CO2濃度恒定為300μL·L,與10:00相比,9:00時C5的合成速率

(填“快”、“慢”或“不變”)。

③若向密閉容器中加入18O標記的O2, (填“能”或“否”)在青蒿葉肉細胞中檢測到放射性的淀粉?若能,請寫出18O的轉(zhuǎn)移途徑;若不能,請說明理由 。

(2)若將青蒿植物的葉片放在某溫度下暗處理1h,重量減少了2mg,隨后放在同溫度下光照1h,光照后和暗處理前相比重量增加了3mg,則該葉片1小時真正的光合速率為 mg/h(用重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7屆重慶一中高三10月考試卷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流行性乙型腦炎(乙腦)是由乙腦病毒引起的一種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受損的傳染病。接種乙腦疫苗是防治乙腦的重要措施之一?蒲腥藛T對乙腦減毒活疫苗和乙腦滅活疫苗在機體內(nèi)的免疫應答機制進行了研究。

組別

注射物

血清稀釋倍數(shù)

A組

乙腦減毒活疫苗

原液

40

B組

103倍的稀釋液

10

C組

104倍的稀釋液

10

D組

105倍的稀釋液

<10

E組

乙腦滅活疫苗原液

40

F組

不做處理

<10

(1)乙腦疫苗進入小鼠體內(nèi),作為 刺激B細胞增殖、分化。大部分B細胞分化為 細胞。(2)取健康小鼠分為六組,每組20只,以原液、103、104和105倍稀釋的乙腦減毒活疫苗和乙腦滅活疫苗原液對小鼠進行皮下注射獲得免疫小鼠,幾天后,每組選取10只小鼠抽取血清進行稀釋,測量達到標準抗原抗體反應效果的血清稀釋倍數(shù),所得平均值見表,以此反映小鼠的抗體水平。實驗中自變量為 。分析可知,兩種疫苗都能誘導免疫機制的發(fā)生,且隨著減毒活疫苗稀釋倍數(shù)的增加抗體水平

(3)研究人員取每組其余10只免疫小鼠進行實際免疫效果的測定。測定時,將注射入小鼠體內(nèi),觀察14天,記錄小鼠的存活數(shù)量,結(jié)果如圖。根據(jù) 兩組的比較可以推測與滅活疫苗相比,減毒活疫苗可能還存在較強的細胞免疫機制。

(4)為證明(3)的推測,科研人員選取(2)中 三組免疫小鼠,從三組小鼠的脾臟中提取效應T細胞,把靶細胞混合培養(yǎng),4小時后測定靶細胞的 。若 ,則說明上述推測正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7屆重慶一中高三10月考試卷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某嚴格自花授粉的二倍體植物(2n),野生型為紅花,突變型為白花。研究人員圍繞花色性狀的顯隱性關系和花色控制基因及在染色體上的定位,進行了以下相關實驗。請分析回答:

(1)在甲地的種群中,該植物出現(xiàn)一株白花突變。將該白花植株與野生型雜交,若子一代表現(xiàn)型是 植株,子二代紅花植株和白花植株比為3:1

(2)在乙地的種群中,該植物也出現(xiàn)了一株白花突變且和甲地的白花突變同為隱性突變。為確定甲、乙兩地的白花突變是否由相同的等位基因控制,可將____雜交,當子一代表現(xiàn)型為_____時,可確定兩地的白花突變由不同的等位基因控制;若子二代中表現(xiàn)型及比例為_______時,可確定白花突變由2對等位基因控制。(不考慮變異)

(3)缺體(2n-1)可用于基因的染色體定位。人工構(gòu)建該種植物的缺體系(紅花)應有___種缺體。若白花由一對隱性突變基因控制,將白花突變植株與該種植物缺體系中的全部缺體分別雜交,留種并單獨種植,當子代出現(xiàn)表現(xiàn)型及比例為____時,可將白花突變基因定位于該缺體所缺少的染色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7屆重慶一中高三10月考試卷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生物-選修1】大腸桿菌是一種兼性厭氧菌,在無氧條件下,發(fā)酵能將葡萄糖轉(zhuǎn)換成多種有機酸并生成二氧化碳,某研究機構(gòu)利用“濾膜法”對受污染的河流水體進行了大腸桿菌活菌數(shù)目的測定。

回答下列相關問題:

(1)研究人員向葡萄糖蛋白胨培養(yǎng)液中加入適量的溴麝香草酚藍水溶液后,裝入圖甲所示的試管中,再將污水樣滴加進去震蕩搖勻,適宜條件下培養(yǎng)一段時間后可觀察到溶液顏色的變化為 。

(2)圖乙濾膜的孔徑應 (“大于”、“小于”、“等于”)大腸桿菌。

(3)制備圖乙中牛肉膏蛋白胨固體培養(yǎng)基時,培養(yǎng)基的滅菌方法是 ,待培養(yǎng)基冷卻至 ℃左右時進行倒平板。

(4)為了鑒別大腸桿菌菌落,可向培養(yǎng)基中加入 染料,該研究機構(gòu)通過統(tǒng)計 色菌落的數(shù)目,計算出單位體積樣品中大腸桿菌數(shù)目。理論上他們的統(tǒng)計值要比實際值 (“偏高”、“偏低”或“相等”)理由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7屆重慶一中高三10月考試卷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生物-選修3】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RA)是一種自身免疫病,致殘性強。研究表明,該病的病理改變與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密切相關,而一種人鼠嵌合的抗TNF-α單克隆抗體能有效治療RA。下圖為該單克隆抗體制備過程示意圖。

(1)單克隆抗體的制備涉及細胞工程中的 技術。

(2)圖中的抗原A是 ,促融劑常用 ,HAT培養(yǎng)基的作用是 。

(3)醫(yī)療上,把單克隆抗體與化學藥物或細胞毒素相結(jié)合制成“ ”,借助抗體的定向作用將藥物帶到病變細胞并將其殺死。

(4)克隆動物是指用 方法得到的動物;為提高胚胎的利用率,可用 技術獲得同卵雙胎或多胎。

(5)在克隆技術倫理方面,我國政府的態(tài)度是禁止生殖性克隆人,不反對 克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5-2016學年廣東省茂名市高一下學期期末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孟德爾植物雜交實驗中,最成功的是豌豆的雜交實驗。下列屬于選用豌豆的原因是( )

A.有相對性狀 B.進行異花傳粉

C.有顯性性狀 D.進行自花傳粉、閉花授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5-2016學年廣東省茂名市高一下學期期末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關于測交,不正確的說法是( )

A.F1×隱性類型→檢測F1的基因型

B.通過測定F1的基因組成來驗證對分離現(xiàn)象理論解釋的科學性

C.測F1的基因型是根據(jù)F1×隱性類型→所得后代表現(xiàn)型反向推知的

D.測交時,與F1雜交的另一親本無特殊限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