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塊耕地上種植一種作物,每季種植成本為1 000元,此作物的市場價格和這塊地上的產(chǎn)量均具有隨機性,且互不影響,其具體情況如下表:
作物產(chǎn)量(kg) | 300 | 500 |
概率 | 0.5 | 0.5 |
作物市場價格(元/kg) | 6 | 10 |
概率 | 0.4 | 0.6 |
(1)設X表示在這塊地上種植1季此作物的利潤,求X的分布列;
(2)若在這塊地上連續(xù)3季種植此作物,求這3季中至少有2季的利潤不少于2 000元的概率.
解 (1)設A表示事件“作物產(chǎn)量為300 kg”,B表示事件“作物市場價格為6元/kg”,
由題設知P(A)=0.5,P(B)=0.4,
∵利潤=產(chǎn)量×市場價格-成本,
∴X所有可能的取值為
500×10-1 000=4 000,500×6-1 000=2 000,
300×10-1 000=2 000,300×6-1 000=800.
P(X=4 000)=P()P()=(1-0.5)×(1-0.4)=0.3,
P(X=2 000)=P()P(B)+P(A)P()=(1-0.5)×0.4+0.5×(1-0.4)=0.5,
P(X=800)=P(A)P(B)=0.5×0.4=0.2,
所以X的分布列為
X | 4 000 | 2 000 | 800 |
P | 0.3 | 0.5 | 0.2 |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航天員擬在太空授課,準備進行標號為0,1,2,3,4,5的六項實驗,向全世界人民普及太空知識,其中0號實驗不能放在第一項,最后一項的標號小于它前面相鄰一項的標號,則實驗順序的編排方法種數(shù)為________.(用數(shù)字作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在長為12 cm的線段AB上任取一點C.現(xiàn)作一矩形,鄰邊長分別等于線段AC,CB的長,則該矩形面積小于32 cm2的概率為(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如圖,△ABC和△DEF都是圓內接正三角形,且BC∥EF.將一顆豆子隨機地扔到該圓內,用A表示事件“豆子落在△ABC內”,B表示事件“豆子落在△DEF內”,則P(B|A)=(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有一批種子的發(fā)芽率為0.9,出芽后的幼苗成活率為0.8,在這批種子中,隨機抽取一粒,則這粒種子能成長為幼苗的概率為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如圖,將一個各面都涂了油漆的正方體,切割為125個同樣大小的小正方體.經(jīng)過攪拌后,從中隨機取一個小正方體,記它的涂漆面數(shù)為X,則X的均值E(X)=(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低碳生活,從“衣食住行”開始.在國內一些網(wǎng)站中出現(xiàn)了“碳足跡”的應用,人們可以由此計算出自己每天的碳排放量,如家居用電的二氧化碳排放量(kg)=耗電度數(shù)×0.785,家用天然氣的二氧化碳排放量(kg)=天然氣使用立方數(shù)×0.19等.某校開展“節(jié)能減排,保護環(huán)境,從我做起!”的活動,該校高一(六)班同學利用假期在東城、西城兩個小區(qū)進行了逐戶的關于“生活習慣是否符合低碳排放標準”的調查.生活習慣符合低碳觀念的稱為“低碳家庭”,否則稱為“非低碳家庭”.經(jīng)統(tǒng)計,這兩類家庭占各自小區(qū)總戶數(shù)的比例P數(shù)據(jù)如下:
東城小區(qū) | 低碳家庭 | 非低碳家庭 |
比例P |
|
|
西城小區(qū) | 低碳家庭 | 非低碳家庭 |
比例P |
|
|
(1)如果在東城、西城兩個小區(qū)內各隨機選擇2個家庭,求這4個家庭中恰好有兩個家庭是“低碳家庭”的概率;
(2)該班同學在東城小區(qū)經(jīng)過大力宣傳節(jié)能減排的重要意義,每周“非低碳家庭”中有20%的家庭能加入到“低碳家庭”的行列中.宣傳兩周后隨機地從東城小區(qū)中任選5個家庭,記ξ表示5個家庭中“低碳家庭”的個數(shù),求E(ξ)和D(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在平面四邊形ABCD中,AB=BD=CD=1,AB⊥BD,CD⊥BD.將△ABD沿BD折起,使得平面ABD⊥平面BCD,如圖15所示.
(1)求證:AB⊥CD;
(2)若M為AD中點,求直線AD與平面MBC所成角的正弦值.
圖1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如圖15,在四棱錐A BCDE中,平面ABC⊥平面BCDE,∠CDE=∠BED=90°,AB=CD=2,DE=BE=1,AC=.
(1)證明:DE⊥平面ACD;
(2)求二面角B AD E的大。
圖15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