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命題中正確的是( )

A.若為真命題,則為真命題

B.“”是“”的充分必要條件

C.命題“若,則”的逆否命題為“若,則

D.命題,使得,則,使得

D

【解析】

試題分析:A.若為真命題,則不一定為真命題B.“,”是“”的充分條件而不是必要條件C.命題“若,則”的逆否命題為“若,則,故D選項正確

考點:簡易邏輯

考點分析: 考點1:命題及其關系 考點2:全稱量詞與存在量詞 考點3:必要條件、充分條件與充要條件的判斷 【知識點的認識】正確理解和判斷充分條件、必要條件、充要條件和非充分非必要以及原命題、逆命題否命題、逆否命題的概念是本節(jié)的重點;掌握邏輯推理能力和語言互譯能力,對充要條件概念本質(zhì)的把握是本節(jié)的難點.
1.充分條件:對于命題“若p則q”為真時,即如果p成立,那么q一定成立,記作“p?q”,稱p為q的充分條件.意義是說條件p充分保證了結(jié)論q的成立,換句話說要使結(jié)論q成立,具備條件p就夠了當然q成立還有其他充分條件.如p:x≥6,q:x>2,p是q成立的充分條件,而r:x>3,也是q成立的充分條件.
必要條件:如果q成立,那么p成立,即“q?p”,或者如果p不成立,那么q一定不成立,也就是“若非p則非q”,記作“¬p?¬q”,這是就說條件p是q的必要條件,意思是說條件p是q成立的必須具備的條件.
充要條件:如果既有“p?q”,又有“q?p”,則稱條件p是q成立的充要條件,或稱條件q是p成立的充要條件,記作“p?q”.
2.從集合角度看概念:
如果條件p和結(jié)論q的結(jié)果分別可用集合P、Q 表示,那么
①“p?q”,相當于“P?Q”.即:要使x∈Q成立,只要x∈P就足夠了--有它就行.
②“q?p”,相當于“P?Q”,即:為使x∈Q成立,必須要使x∈P--缺它不行.
③“p?q”,相當于“P=Q”,即:互為充要的兩個條件刻畫的是同一事物.
3.當命題“若p則q”為真時,可表示為,則我們稱p為q的充分條件,q是p的必要條件.這里由,得出p為q的充分條件是容易理解的.但為什么說q是p的必要條件呢?事實上,與“”等價的逆否命題是“”.它的意義是:若q不成立,則p一定不成立.這就是說,q對于p是必不可少的,所以說q是p的必要條件.
4.“充要條件”的含義,實際上與初中所學的“等價于”的含義完全相同.也就是說,如果命題p等價于命題q,那么我們說命題p成立的充要條件是命題q成立;同時有命題q成立的充要條件是命題p成立.
【解題方法點撥】
1.借助于集合知識加以判斷,若P?Q,則P是Q的充分條件,Q是的P的必要條件;若P=Q,則P與Q互為充要條件.
2.等價法:“P?Q”?“¬Q?¬P”,即原命題和逆否命題是等價的;原命題的逆命題和原命題的否命題是等價的.
3.對于充要條件的證明,一般有兩種方法:其一,是用分類思想從充分性、必要性兩種情況分別加以證明;其二,是逐步找出其成立的充要條件用“?”連接.
【命題方向】
充要條件主要是研究命題的條件與結(jié)論之間的邏輯關系,它是中學數(shù)學最重要的數(shù)學概念之一,它是今后的高中乃至大學數(shù)學推理學習的基礎.在每年的高考中,都會考查此類問題. 試題屬性
  • 題型:
  • 難度:
  • 考核:
  • 年級: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2014-2015學年廣東省廣州市畢業(yè)班綜合測試一文科數(shù)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坐標系與參數(shù)方程選講選做題)在直角坐標系中,曲線的參數(shù)方程分別為為參數(shù)為參數(shù).以原點為極點,軸正半軸為極軸,建立極坐標系,則曲線的交點的極坐標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2014-2015學年吉林省長春市高三上學期階段性考試理科數(shù)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本小題滿分10分)在中,內(nèi)角所對的邊分別為,若

(1)求證:成等比數(shù)列;(2)若,求的面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2014-2015學年廣東省汕頭市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文科數(shù)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本小題滿分14分)已知常數(shù),函數(shù)

(1)討論上的單調(diào)性;

(2)若上存在兩個極值點,且,求常數(shù)的取值范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2014-2015學年廣東省汕頭市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文科數(shù)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坐標系與參數(shù)方程選做題)在極坐標系中,直線被圓截得的弦長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2014-2015學年廣東省汕頭市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文科數(shù)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已知變量正相關,且由觀測數(shù)據(jù)算得樣本平均數(shù),,則由該觀測數(shù)據(jù)算得的線性回歸方程可能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2014-2015學年廣東省汕頭市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理科數(shù)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本小題滿分14分)已知某幾何體的直觀圖和三視圖如下圖所示,其中正視圖為矩形,側(cè)視圖為等腰直角三角形,俯視圖為直角梯形.

(1)求證:平面;

(2)設為直線與平面所成的角,求的值;

(3)設中點,在邊上求一點,使平面,求的值.[來源:Zxxk.C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2014-2015學年廣東省汕頭市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理科數(shù)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為虛數(shù)單位,則的值為(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2014-2015學年甘肅省蘭州市高三診斷考試理科數(shù)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是兩條不同的直線,,是兩個不同的平面,,則

A.充分不必要條件 B.必要不充分條件

C.充要條件 D.既非充分又非必要條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