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如圖是雙縫干涉的實驗示意圖,S1和S2為雙縫,P是光屏上的一點,整個裝置置于空氣中.
(1)用單色光A做實驗.已知P點與S1、S2距離之差為△r=2.1×10-6m,A點在折射率n=1.5的介質中波長為4×10-7m.通過計算說明P處是亮條紋還是暗條紋;
(2)用單色光B做雙縫干涉實驗,若已知雙縫間距d=0.400mm,并測得雙縫到屏的距離L=0.600m,第1條到第6條亮條紋中心間的距離x=4.875mm,求B光在空氣中的波長.

分析 已知P點與S1和S2的距離之差,由出現(xiàn)亮暗的條件可判斷是亮條紋或暗條紋.根據(jù)n=$\frac{c}{v}$,v=λf,頻率f相等,求出A光在空氣中的波長,再判斷是亮條紋還是暗條紋.
對于B光,根據(jù)臨界角公式sinC=$\frac{1}{n}$求出折射率,再用同樣的方法求出B光在空氣中的波長.

解答 解:(1)設A光在空氣中的波長為λA,則λA=nλ=6×10-7 m
根據(jù)路程差△r=2.1×10-6 m可知,$\frac{△r}{{λ}_{A}}$=3.5
由于路程差是波長的半整數(shù)倍,所以P處為暗條紋     
(2)根據(jù)雙縫干涉規(guī)律可知相鄰的亮條紋間距:△x=$\frac{{λ}_{B}L}focverk$
由題意知:△x=$\frac{x}{5}$=0.975mm   
代入得λB=6.5×10-7 m
答:(1)P處是暗條紋;
(2)B光在空氣中的波長為6.5×10-7 m.

點評 解決本題的關鍵掌握形成明條紋或暗條紋的條件、折射率與波長的關系等等知識,注意正確的計算,及路程差的概念,基礎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質量為m的小球在豎直向上的拉力作用下從靜止開始運動,其v-t圖象如圖所示(豎直向上為正方向,DE段為直線),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t3-t4時間內,小球豎直向下做勻減速直線運動
B.t0-t2時間內,合力對小球先做正功后做負功
C.0-t2時間內,小球的平均速度一定為$\frac{{v}_{3}}{2}$
D.t3-t4時間內,拉力做的功為$\frac{m({v}_{3}+{v}_{4})}{2}$[(v4-v3)+g(t4-t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8.某實驗小組測定水果電池的電動勢和內阻,所用的器材有:
水果電池E(電動勢約為11V);
電流表A(量程1mA,內阻等于100Ω);
電壓表V(量程1V,內阻約為3kΩ); 
滑動變阻器R1(最大阻值200Ω);
滑動變阻器R2(最大阻值10kΩ);
定值電阻R0=900Ω;
開關S;導線若干.

(1)該實驗小組設計了如圖甲所示的電路,實驗中無論怎樣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發(fā)現(xiàn)電流表的示數(shù)及變化均很小,且電壓表的示數(shù)變化也很小,分析其原因可能是C(填序號,只有一個正確選項).
A.電源內阻太小
B.電流表A的量程過小
C.電源的內阻太大,且R1的最大電阻相對于電源內阻過小
(2)該實驗小組經(jīng)過分析設計了如圖乙和丙所示的電路,該小組同學認為這種設計不僅可以消除因電壓表內阻未知所帶來的系統(tǒng)誤差,而且還可以測出電壓表V的內阻.根據(jù)圖乙、丙所示的電路分別測量了多組電壓表V和電流表A的讀數(shù),并作出對應的U-I圖象如圖丁所示,則圖丙方案的測量結果對應的U-I圖象應該是曲線①(填“曲線①”或“曲線②”),由此可以推測出水果電池電動勢E=0.6V;內阻r=1000Ω;電壓表內阻RV=3000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光滑水平面上,一質量為m的物塊受到水平向右的隨位移變化的力F的作用,F(xiàn)隨位移變化的圖象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物塊的位移為x0時,物塊的速度最大
B.物塊先加速運動,后減速運動
C.物塊的最大速度為$\sqrt{\frac{6{F}_{0}{x}_{0}}{m}}$
D.由于物塊受變力作用,無法求合外力做的功,因此無法求物塊的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2.如圖1所示,在“利用自由落體運動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中,讓重錘拖著穿過打點計時器的紙帶做自由落體運動,測量重錘的重力勢能減少量和動能增加量,從而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
(1)下列對實驗過程的描述哪些是正確的BC
A.實驗前必須要用天平稱出重錘的質量;
B.實驗需要重復操作幾次,打出多條紙帶,從中挑選出頭兩個點之間間
距大約為2mm的一條紙帶進行測量;
C.更換紙帶后的每次操作都必須要先接通電源,后釋放紙帶;
D.為獲得重錘的動能,可以先用公式vn=$\sqrt{2g{h}_{n}}$獲得重錘的速度.
(2)如果交流電頻率是50Hz,實驗得到的紙帶如圖2,O點為計時器打下的第一個點,A、B、C是紙帶上連續(xù)的三個計時點,測得OA=9.51cm、OB=12.42cm、OC=15.70cm,若用OB段來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g取9.80m/s2.則單位質量重錘重力勢能減少量為△EP=1.22J/kg,單位質量重錘動能的增加量為△Ek=1.20 J/kg.(保留均三位有效數(shù)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如圖所示,一個物體從光滑平板AB底端A點以初速度v0上滑,能上升的最大高度為h,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若把CB部分截去,物體沖過C點后上升的最大高度仍為h
B.若把AB變成曲面AEB(半徑很大),物體沿此面上升仍能到達B點
C.若把CB部分截去,物體沖過C點后上升的最大高度比h小
D.物體沿AB面和AEB曲面上升到達B點過程中克服重力所做的功是相等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9.1932年,有人使動能為0.5MeV的質子與靜止的${\;}_{3}^{7}$Li核碰撞,發(fā)現(xiàn)有兩個同樣的新核產(chǎn)生,這個核反應方程式為${\;}_{1}^{1}H{+}_{3}^{7}Li$→2${\;}_{2}^{4}He$.實驗中測得放出的那兩個新核的動能之和為17.6MeV,已知上述反應中放出的那種新核的質量為6.6466×10-27kg,${\;}_{1}^{1}$H和${\;}_{3}^{7}$Li的質量分別為1.6726×10-27kg和11.6505×10-27kg,則反應中質量虧損△m=2.99×10-29 kg,按愛因斯坦質能關系,相當于放出16.8MeV的能量,這個計算值與實驗結果符合得很好,從而證實了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比較氫氣和氧氣,不考慮分子勢能,下面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在相同溫度下,氧分子和氫分子具有相同的平均速率
B.質量和溫度相同的氫氣和氧氣具有相同的內能
C.體積和溫度都相同的氫氣和氧氣具有相同的內能
D.摩爾數(shù)和溫度都相同的氫氣和氧氣具有相同的內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氫原子從第2能級躍遷到第1能級過程中的能量變化,以下說法中不正確的有(  )
A.電子的動能一定增大
B.原子系統(tǒng)的電勢能一定減小
C.電子動能的增加量一定等于系統(tǒng)電勢能的減少量
D.電子動能的增加量一定小于系統(tǒng)電勢能的減少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