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在“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的實驗中,其中的兩個實驗步驟分別是
A.在水平放置的方板上固定一張白紙,用圖釘橡皮條的一端固定在方木板上,另一端拴上兩繩套,通過細繩同時用兩個彈簧測力計(彈簧測力計與方木板平面平行)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條,使它與細繩的結(jié)點到達某一位置O點,在白紙上用鉛筆記下O的位置并讀出兩個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F1和F2
B.只用一只彈簧測力計,通過細繩拉橡皮條,使它的伸長量與兩個彈簧測力計拉時相同,讀出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F并記下細繩的方向
請指出以上步驟中的錯誤或疏漏:A中未記下兩條細繩的方向;B中應(yīng)將橡皮條與細繩的結(jié)點拉到原來的位置O點.

分析 步驟A中只有記下兩條細繩的方向,才能確定兩個分力的方向,進一步才能根據(jù)平行四邊形定則求合力;步驟B中只有使結(jié)點到達同樣的位置O,才能表示兩種情況下力的作用效果相同,根據(jù)F1、F2作出平行四邊形,對角線表示合力,根據(jù)幾何關(guān)系可以求出合力大小.

解答 解:本實驗為了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采用的方法是作力的圖示法,作出合力和理論值和實際值,然后進行比較,得出結(jié)果.所以,實驗時,除記錄彈簧秤的示數(shù)外,還要記下兩條細繩的方向,以便確定兩個拉力的方向,這樣才能作出拉力的圖示.步驟A中未記下兩條細繩的方向;步驟B中未說明把橡皮條的結(jié)點拉到位置O;
故答案為:未記下兩條細繩的方向;應(yīng)將橡皮條與細繩的結(jié)點拉到原來的位置O點.

點評 本實驗關(guān)鍵理解實驗原理,根據(jù)實驗原理分析實驗步驟中有無遺漏或缺陷,因此掌握實驗原理是解決實驗問題的關(guān)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靜止的列車在平直軌道上以恒定的功率啟動,在開始的一小段時間內(nèi),設(shè)所受的阻力不變,則列車的運動狀態(tài)是(  )
A.速度逐漸增大B.速度逐漸減小C.加速度逐漸增大D.加速度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如圖所示,MN是一熒光屏,當帶電粒子打到熒光屏上時,熒光屏能夠發(fā)光.MN的上方有磁感應(yīng)強度為B的勻強磁場,磁場方向垂直紙面向里,P為屏上的一小孔,PQ與MN垂直.一群質(zhì)量為m、帶電荷量q的粒子(不計重力),以相同的速率v,從P點沿垂直于磁場方向射入磁場區(qū)域,其入射方向分布在以PQ為中心,夾角為2θ的范圍內(nèi),不計粒子間的相互作用,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熒光屏上將出現(xiàn)一圓形亮斑,其半徑為$\frac{mv}{qB}$
B.熒光屏上將出現(xiàn)一條亮線,其長度為$\frac{2mv}{qB}$(1-cosθ)
C.熒光屏上將出現(xiàn)一條亮線,其長度為$\frac{2mv}{qB}$(1-sinθ)
D.熒光屏上將出現(xiàn)一條亮線,其最右端距P點為$\frac{mv}{qB}$cos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如圖1,用伏安法測定電阻約5Ω均勻電阻絲的電阻率,電源是兩節(jié)干電池.

(1)用螺旋測微器測電阻絲的直徑讀數(shù)如圖3所示,則它的讀數(shù)值是1.980mm,
(2)根據(jù)原理圖1連接圖2的實物圖.
(3)閉合開關(guān)后,滑動變阻器觸頭調(diào)至一合適位置后不動,多次改變P點的位置,得到幾組 U、I、L的數(shù)據(jù),用R=$\frac{U}{I}$計算出相應(yīng)的電阻后作出R-L圖線如圖4.取圖線上兩個點間數(shù)據(jù)之差△L和△R,若電阻絲直徑為d,則電阻率ρ=$\frac{{πd}_{\;}^{2}△R}{4△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如圖甲所示,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固定著一根絕緣的長直導線,可以自由移動的矩形導線框abcd靠近長直導線靜止放在桌面上.當長直導線中的電流按圖乙所示的規(guī)律變化時(圖甲中電流所示的方向為正方向),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在t2時刻,線框內(nèi)沒有電流,線框不受力
B.t1到t2時間內(nèi),線框向右做減速直線運動
C.t1到t2時間內(nèi),線框內(nèi)電流的方向為abcda
D.t1到t2時間內(nèi),線框克服磁場力做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地球赤道上的物體重力加速度為g,物體在赤道上隨地球自轉(zhuǎn)的向心加速度為a,要使赤道上的物體“飄”起來,則地球的轉(zhuǎn)速與原來的轉(zhuǎn)速之比為( 。
A.$\frac{g}{a}$B.$\sqrt{\frac{g+a}{a}}$C.$\sqrt{\frac{g-a}{a}}$D.$\sqrt{\frac{g}{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如圖所示,一臺理想變壓器原線圈接正弦交流電,副線圈串聯(lián)著一個理想二極管和一個滑動變阻器R,電流表、電壓表均為理想表.已知原線圈匝數(shù)比為22:1,電壓表讀數(shù)為7.07V.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原線圈所接交變電流電壓的有效值為220V
B.若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阻值為100Ω,則1分鐘內(nèi)產(chǎn)生的熱量為300J
C.若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向下滑動,電壓表的示數(shù)將變大
D.若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向下滑動,電壓表的示數(shù)將變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兩輛相同的小車并排放在兩相同的直軌道上,如圖1所示,左側(cè)小盤里分別放有不同質(zhì)量的砂子.實驗時先接通接線板的電源使兩打點計時器同時開始打點,然后同時釋放兩輛小車,當其中一輛小車快接近導軌末端時,斷開接線板的電源,兩打點計時器同時停止工作.

圖2為某次實驗得到的兩條紙帶,紙帶上的O點、E點分別為打點計時器接通電源和斷開電源時打下的點,它們之間的距離分別為:①號紙帶OE=42.40cm、②號紙帶OE=63.40cm.紙帶上的0、1、2、3、4、5、6為所選取的測量點(相鄰兩點間還有四個打點未畫出),兩相鄰測量點間的距離如圖2所示,單位為cm.打點計時器所用電源的頻率為50Hz.
(1)①利用此裝置,研究質(zhì)量一定時,加速度與力的關(guān)系,是否必須求出小車運動加速度的確切值?否(選填“是”或“否”),若是,請根據(jù)實驗中打出的其中一條紙帶求出加速度的值,若否,請說明理由.因兩打點計時器同時開始、停止工作,故兩小車運動的時間相等,可以用紙帶上打點的總位移大小之比表示加速度大小之比,根據(jù)圖2的兩條紙帶,求出①號紙帶和②號紙帶對應(yīng)的加速度值之比為212:317.
②物體速度可以通過打出的紙帶求出,任選上述其中一條紙帶,求出測量點5的速度v5=0.24或0.30m/s;(結(jié)果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2)利用此裝置可以做力學中的許多實驗,以下說法正確的是BD.
A.用此裝置“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時,必須設(shè)法消除小車和滑軌間的摩擦阻力的影響
B.用此裝置“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時,必須調(diào)整滑輪高度使連接小車的細線與滑軌平行
C.用此裝置“探究小車加速度a與力F的關(guān)系”每次改變砝碼及砝碼盤總質(zhì)量之后,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D.用此裝置“探究小車加速度a與力F的關(guān)系”應(yīng)使小盤和盤內(nèi)砝碼的總質(zhì)量遠小于小車的質(zhì)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A、B為相同大小的兩正三角形板塊,如圖所示鉸接于M、N、P三處并靜止.M、N在同一水平天花板上,A板較厚,質(zhì)量分布均勻,重力為G.B板較薄,重力不計.三角形的豎直邊垂直于天花板.那么,關(guān)于B板對鉸鏈P的作用力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作用力的方向為一定在∠NPM之間B.作用力的方向為一定在∠NPE之間
C.作用力的大小為$\frac{G}{2}$D.作用力的大小為$\frac{G}{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