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物理 > 題目詳情
9.某同學利用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探究物塊在水平桌面上的運動規(guī)律.物塊在重物的牽引下開始運動,重物落地后,物塊再運動一段距離停在桌面上(尚未到達滑輪處).從紙帶上便于測量的點開始(其中第“1”點先打下),每5個點取1個計數(shù)點,相鄰計數(shù)間的距離如圖乙所示.打點計時器電源的頻率為50Hz.

①通過分析紙帶數(shù)據,可判斷物塊在兩相鄰計數(shù)點6和7之間某時刻開始減速.
②計數(shù)點9對應的速度大小為0.76.(保留2位有效數(shù)字)
③物塊減速運動過程中加速度的大小為a=2.0.(保留2位有效數(shù)字)
④物塊在加速階段,如果以$\frac{s}{t}$(其中s表示位移,t表示時間)為縱坐標、以t為橫坐標作圖象,得到圖象的斜率為k,則加速度大小為2k(用字母符號表示).

分析 ①由紙帶兩個點之間的時間相同,若位移逐漸增大,表示物體做加速運動,若位移逐漸減小,則表示物體做減速運動;
②勻變速直線運動中時間中點的瞬時速度等于該過程中的平均速度,由此可以求出某點的瞬時速度;
③用作差法求解減速過程中的加速度;
④根據運動學公式求出$\frac{x}{t}$與t的函數(shù)關系,結合數(shù)學知識可知斜率k與加速度的關系.

解答 解:①從紙帶上的數(shù)據分析得知:在計數(shù)點6之前,兩點之間的位移逐漸增大,是加速運動,在計數(shù)點7之后,兩點之間的位移逐漸減小,是減速運動,所以物塊在相鄰計數(shù)點6和7之間某時刻開始減速.
②勻變速直線運動中時間中點的瞬時速度等于該過程中的平均速度,因此有:
${v}_{9}=\frac{{x}_{810}}{2T}=\frac{(8.61+6.60)cm}{2×0.1s}=0.76m/s$
③由紙帶可知,計數(shù)點7往后做減速運動,有:x1=3.00cm,x2=5.01cm,x3=7.01cm,x4=9.00cm,
因此△x≈2.00cm=0.02m,T=0.1s,代入公式△x=aT2得:
$a=\frac{△x}{{T}^{2}}=-2.00m/{s}^{2}$,
所以物塊加速運動過程中加速度的大小為2.00m/s2
④根據運動學公式有:$x={v}_{0}t+\frac{1}{2}a{t}^{2}$,因此有:
$\frac{x}{t}={v}_{0}+\frac{1}{2}at$
因此如果以$\frac{x}{t}$為縱坐標、以t為橫坐標作圖象,得到圖象的斜率為k=$\frac{1}{2}a$,即a=2k.
故答案為:①6;7;②0.76、2.0 ④2k.

點評 要提高應用勻變速直線的規(guī)律以及推論解答實驗問題的能力,在平時練習中要加強基礎知識的理解與應用.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一個質量為2kg的物體,在六個恒定的共點力作用下處于平衡狀態(tài).現(xiàn)同時撤去大小分別為15N和20N的兩個力而其余力保持不變,關于此后該物體運動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一定做勻變速直線運動,加速度大小可能是5m/s2
B.可能做勻減速直線運動,加速度大小是2m/s2
C.一定做加速度不變的變速運動,加速度大小可能是15m/s2
D.可能做勻速圓周運動,向心加速度大小可能是5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在“測定金屬的電阻率”的實驗中:
①用螺旋測微器測量金屬絲的直徑,其示數(shù)如圖1所示,則該金屬絲直徑的測量值d=0.384mm;
②按圖2所示的電路圖測量金屬絲的電阻Rx(阻值約為15Ω).實驗中除開關、若干導線之外還提供下列器材:
電壓表V(量程0~3V,內阻約3kΩ);
電流表A1(量程0~200mA,內阻約3Ω);
電流表A2(量程0~0.6A,內阻約0.1Ω);
滑動變阻器R1(0~50Ω);
滑動變阻器R2(0~200Ω);
電源E(電動勢為3.0V,內阻不計).
為了調節(jié)方便,測量準確,實驗中電流表應選A1,滑動變阻器應選R1.(選填器材的名稱符號)
③請根據圖2所示電路圖,用連線代替導線將圖3中的實驗器材連接起來,并使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置于b端時接通電路后的電流最。
④若通過測量可知,金屬絲的長度為l,直徑為d,通過金屬絲的電流為I,金屬絲兩端的電壓為U,由此可計算得出金屬絲的電阻率ρ=$\frac{πUobyldv7^{2}}{4Il}$.(用題目所給字母和通用數(shù)學符號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用如圖甲所示電路,測定一節(jié)電池的電動勢和內阻.電池的內阻較小,為了防止在調節(jié)滑動變阻器時造成短路,電路中用一個定值電阻R0起保護作用.除電池、開關和導線外,可供使用的實驗器材還有:
(a)電流表(量程0.6A);(b)電壓表(量程3V);
(c)定值電阻(阻值1Ω、額定功率5W);
(d)滑動變阻器(阻值范圍0~10Ω、額定電流2A);
(e)滑動變阻器(阻值范圍0~1000Ω、額定電流1A).

那么:
(1)R應選擇阻值范圍是d (選填d、或e)的滑動變阻器.
(2)為使電壓表讀數(shù)增大,滑動變阻器滑動端應向b(選填a、或b)滑動,電流表的內阻對測量結果是否有影響無(填“有”“無”)
(3)根據實驗記錄,畫出的U-I圖線如圖(乙)所示,從中可求出待測電池的電動勢為1.44V,內電阻為0.57Ω(結果保留到小數(shù)點后二位)
(4)若因電池的內阻較小,調節(jié)過程電壓表的變化不明顯,影響測量的準確度,為使測量的準確度提高,請你按原有的實驗器材對電路進行改進并在圖(丙)中畫出電路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如圖,線圈串有兩發(fā)光二極管D1、D2(具有正向導電發(fā)光特性).若手握“物體”向線圈運動時,D1發(fā)光.則( 。
A.該物體可能是一種銅質材料
B.手握“物體”向線圈運動時,D2也會發(fā)光
C.手握“物體”遠離線圈運動時,D2會發(fā)光
D.手握“物體”遠離線圈運動時,會感覺到一股斥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如圖所示,用水平力F推乙物塊,使甲、乙、丙、丁四個完全相同的物塊一起沿水平地面以相同的速度勻速運動,各物塊受到摩擦力的情況是( 。
A.甲物塊受到一個摩擦力的作用B.乙物塊受到一個摩擦力的作用
C.丙物塊受到一個摩擦力的作用D.丁物塊沒有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如圖所示,一對光滑的平行金屬導軌固定在同一水平面內,導軌間距l(xiāng)=1m,左端接有阻值R=0.9Ω的電阻.一質量m=1kg、電阻r=0.1Ω的金屬棒MN放置在導軌上,整個裝置置于豎直向上的勻強磁場中,磁場的磁感應強度B=1T.金屬棒在水平向右的外力作用下,由靜止開始以a=5m/s2的加速度做勻加速運動,當金屬棒的位移x=10m時撤去外力,金屬棒繼續(xù)運動一段距離后停下來,已知撤去外力前后回路中產生的焦耳熱之比Q1:Q2=5:1.導軌足夠長且電阻不計,金屬棒在運動過程中始終與導軌垂直且兩端與導軌保持良好接觸.求:
(1)金屬棒在勻加速運動過程中,通過電阻R的電荷量q;
(2)撤去外力后導體棒克服磁場力做的功W;
(3)外力做的功W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如圖所示,是一種折射率n=1.5的棱鏡,用于某種光學儀器中,現(xiàn)有一束光線沿MN方向射到棱鏡的AB面上,入射角的大小i=arcsin0.75.求:
①光在棱鏡中傳播的速率;
②畫出此束光線射出棱鏡后的方向,要求寫出簡要的分析過程.(不考慮返回到AB和BC面上的光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如圖所示,半徑為R的圓形區(qū)域內有一垂直紙面向里的勻強磁場,P為磁場邊界上的一點,大量質量為m,電荷量為+q的粒子,在紙面內沿各個方向以相同速率v從P點射入磁場,這些粒子射出磁場時的位置均位于PMQ圓弧上,PMQ圓弧長等于磁場邊界周長的$\frac{1}{6}$,不計粒子重力和粒子間的相互作用,則該勻強磁場的磁感應強度大小為(  )
A.$\frac{2mv}{qR}$B.$\frac{\sqrt{3}mv}{qR}$C.$\frac{\sqrt{3}mv}{2qR}$D.$\frac{2\sqrt{3}mv}{3qR}$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