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100404  100412  100418  100422  100428  100430  100434  100440  100442  100448  100454  100458  100460  100464  100470  100472  100478  100482  100484  100488  100490  100494  100496  100498  100499  100500  100502  100503  100504  100506  100508  100512  100514  100518  100520  100524  100530  100532  100538  100542  100544  100548  100554  100560  100562  100568  100572  100574  100580  100584  100590  100598  176998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填空題

光電計時器(數字計時器)是研究運動的常用裝置,當物體通過光電門時光被擋住,計時器開始計時當物體離開時停止計時,這樣就可以根據物體大小與運動時間計算物體運動的速度,它往往與氣墊導軌配合使用,如圖所示;下面是某實驗小組用氣墊導軌和光電計時器“探究加速度與外力關系”時得到的數據表格.保持滑塊質量M(M=0.2kg)不變時的實驗數據.

砝碼的質量m/kg滑塊所受拉力大小的近似值F/N滑塊通過光電門1的速度v1/(m/s)滑塊通過光電門2的速度v2/(m/s)兩光電門的距離S/m滑塊加速度的計算值a/(m/s2
5×10-34.9×10-20.090.150.50a1=______×10-2
10×10-39.8×10-20.120.210.50a2=______×10-2
15×10-314.7×10-20.140.250.50a3=______×10-2
①請完成上面表格內的“加速度的計算值”的填空(結果取2位有效數字)
②根據表中數據,在下圖的a-F坐標系中描出相應的點,并作出a-F圖象
③由a-F圖象得出的結論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填空題

某同學在做“探究加速度a與力F、質量m的關系”實驗時,使用了如圖(a)所示的實驗裝置簡圖.實驗中認為細繩對小車拉力F等于砂和砂桶的總重力,小車運動加速度a可用紙帶上打出的點求得.

(1)圖(b)為某次實驗得到的紙帶,根據紙帶可求出小車的加速度大小為______m/s2.(保留兩位有效數字)
(2)在“探究加速度a與質量m的關系”時,保持砂和砂桶質量不變,改變小車質量m,分別得到小車加速度a與質量m的相關數據如下表:
次數1234567
小車加速度a/m?s-21.721.481.251.000.750.500.30
小車質量m/kg0.290.330.400.500.711.001.67
質量倒數
1
m
/kg-1
3.453.032.502.001.411.000.60
根據上表數據,為直觀反映F不變時a與m的關系,請在圖(c)方格坐標紙中選擇恰當變量建立坐標系,并作出相應的圖線.根據所作出的圖線,可以得出的結論是______.
(3)在“探究加速度a與力F的關系”時,保持小車的質量不變,改變小桶中砂的質量,有的組同學根據實驗數據作出了加速度a與力F圖線如圖(d)所示,該圖線不通過坐標原點,試分析圖線不通過坐標原點的原因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問答題

某學生做“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的實驗中.在平衡摩擦力時,把長木板一端墊得過高,使得傾角偏大,他所得的a-F關系可用哪根圖線表示(  )(圖中,a是小車的加速度,F是細線作用小車的拉力)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填空題

在做“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關系”的實驗時,采用如圖1所示的實驗裝置,讓重物通過輕繩拖動小車在長木板上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其中小車質量用M表示,重物質量用m
表示,加速度用a表示.
(1)實驗時需要將長木板的一端墊起適當的高度,這樣做是為了消除______的影響,使小車所受合外力F等于繩對小車的拉力.
(2)實驗中由于繩對小車的拉力______(選填“大于”、“等于”、“小于”)重物所受的重力,會給實驗帶來系統(tǒng)誤差.為減小此誤差,實驗中要對小車質量M和重物質量m進行選取,以下四組數據中最合理的一組是______.(填寫相應序號)
①M=200g,m=40g、60g、80g、100g、120g、140g
②M=200g,m=30g、35g、40g、45g、50g、55g
③M=400g,m=20g、40g、60g、80g、100g、120g
④M=400g,m=10g、15g、20g、25g、30g、35g
(3)實驗中某同學先保持重物質量m不變,改變小車質量M,測出了相應的加速度a.為便于得到a與M的關系,他采用圖象法處理數據,你建議他做a與______的圖象.
(4)甲、乙兩同學用同一種方法做實驗,即保持小車質量M不變,改變重物質量m,測出了相應的加速度a.正確操作后,他們根據各自測得的實驗數據畫出了如圖2所示的a-F圖象.他們得到圖象不同,其原因是他們選取的______不同,但他們得到了相同的結論,此結論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問答題

某同學在“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的實驗中,采用如圖1所示裝置進行實驗.
(1)為了完成實驗,除了圖中所示的器材外,還需要以下實驗器材中的______
A.秒表B.天平C.彈簧測力計 D.毫米刻度尺E.低壓交流電源
(2)探究小車加速度和力的關系:他先用墊木把長木板的一端墊高來平衡摩擦力.掛上小桶,每次往桶中加入適量的砂來改變小車受到的力,相應地測出小車獲得的加速度.其中一次實驗得到的紙帶如圖所示2所示.圖中A、B、C、D、E、F、G是按打點先后順序依次選取的7個計數點,相鄰計數點間的時間間隔T=0.1s.根據圖中數據可以求出這次實驗中小車的加速度a=______m/s2.(結果保留三位有效數字)
(3)甲、乙兩同學用同一裝置做實驗,為方便對比,兩個同學畫圖時橫、縱軸坐標的標度都是一樣的,各自得到了a~F圖線如圖3所示.圖象的斜率不同說明兩位同學使用器材中的______是不同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問答題

(一)我校同學們在研究性學習中,利用所學的知識解決了如下問題:一輕彈簧豎直懸掛于深度為h=25.0cm,且開口向下的小筒中(沒有外力作用時彈簧的下部分位于筒內),如圖甲所示,如果本實驗的長度測量工具只能測量出筒的下端彈簧的長度l,現要測出彈簧的原長l0和彈簧的勁度系數,同學們通過改變l而測出對應的彈力F,作出F-l變化的圖線如圖乙所示,則彈簧的勁度系數為k=______N/m,彈簧的原長l0=______m.
(二)某同學將力傳感器固定在小車上,然后把繩的一端固定在傳感器的掛鉤上,用來測量繩對小車的拉力,探究在小車及傳感器總質量不變時加速度跟它們所受拉力的關系,根據所測數據在坐標系中作出了如圖所示的a-F圖象.
(1)圖象不過坐標原點的原因是______;
(2)本實驗中是否仍需要細沙和桶的總質量遠小于小車和傳感器的總質量______(填“是”或“否”);
(3)由圖象求出小車和傳感器的總質量為______kg.通過實驗得到如圖所示的紙帶.紙帶上O為小車運動起始時刻所打的點,選取時間間隔為0.1s的相鄰計數點A、B、C、D、E、F、G.則小車的加速度a=______m/s2(保留3位有效數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問答題

某同學設計了如圖所示的裝置來探究加速度與力的關系.彈簧秤固定在一合適的木板上,桌面的右邊緣固定一支表面光滑的鉛筆以代替定滑輪,細繩的兩端分別與彈簧秤的掛鉤和礦泉水瓶連接.在桌面上畫出兩條平行線MN、PQ,并測出間距d.開始時讓木板置于MN處,現緩慢向瓶中加水,直到木板剛剛開始運動為止,記下彈簧秤的示數F0,以此表示滑動摩擦力的大。賹⒛景宸呕卦幉醋。^續(xù)向瓶中加水后,記下彈簧秤的示數F1,然后釋放木板,并用秒表記下木板運動到PQ處的時間t.
(1)木板的加速度可以用d、t表示為a=______;為了減小測量加速度的偶然誤差可以采用的方法是(一種即可)______.
(2)改變瓶中水的質量重復實驗,確定加速度a與彈簧秤示數F1的關系.下列圖象能表示該同學實驗結果的是______
(3)用加水的方法改變拉力的大小與掛鉤碼的方法相比,它的優(yōu)點是______
A.可以改變滑動摩擦力的大小
B.可以更方便地獲取多組實驗數據
C.可以比較精確地測出滑動摩擦力的大小
D.可以獲得更大的加速度以提高實驗精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問答題

在“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的實驗中,采用如圖A所示的實驗裝置,小車及車中砝碼的質量用M表示,盤及盤中砝碼的質量用m表示,小車的加速度可由小車后拖動的紙帶由打點計時器打出的點計算出.

①當M與m的大小關系滿足______時,才可以認為繩對小車的拉力大小等于盤和盤中砝碼的重力.
②一組同學在做加速度與質量的關系實驗時,保持盤及盤中砝碼的質量一定,改變車中砝碼的質量,測出相應的加速度.采用圖象法處理數據.為了比較容易地檢查出加速度a與質量M的關系,應該做a與______的圖象.
③如圖B所示為甲同學根據測量數據作出的a-F圖象,說明實驗存在的問題是______.
④乙、丙同學用同一裝置做實驗,畫出了各自得到的a-F圖象如圖C所示,兩個同學做實驗時的哪一個物理量取值不同,它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問答題

某同學用小桶和砝碼牽引小車的方法,驗證質量一定,加速度a與合外力F的關系時,根據實驗數據作出了如圖所示的a-F圖象,產生圖象不過原點的原因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填空題

如圖1為“探究功與速度變化的關系”的實驗示意圖.
(1)某同學在實驗時,按照下面的實驗步驟.
①將打點計時器固定在一塊平板上,讓紙帶的一端夾在小車后端,另一端穿過打點計時器,將平板安裝有打點計時器的一端適當墊高,調整高度,直至輕推小車后小車______(填“勻速”、“加速”、“減速”)運動.
②將橡皮筋固定在小車前端.拉長橡皮筋使小車位于靠近打點計時器處,記下小車位置.接通打點計時器電源,釋放小車.
③用2條、3條、4條、5條、6條橡皮筋分別代替1條橡皮筋重做實驗,但必須讓小車從______(填“同一位置”、“不同位置”)靜止釋放.
④在上述實驗中打出的5條紙帶中,分別找出小車開始近似做勻速運動的點,并分別測出勻速運動時的速度v1、v2、v3、v4、v5、v6
(2)如圖2的4條紙帶中最符合實驗要求的是______.
(3)某同學記錄相關數據見下表
實驗次數條數速度m/s速度平方m2/s2
111.281.64
221.753.06
332.104.41
442.265.11
552.687.18
662.968.76
①用W0表示一條橡皮筋做的功,請在坐標紙上(圖3)畫W-v2圖象.
②根據你畫的W-v2圖象,你認為該同學第______次實驗操作出現了問題,問題可能在于該次實驗時小車釋放的位置距離打點計時器較原位置______(填“遠”或“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