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guān)習題
 0  141751  141759  141765  141769  141775  141777  141781  141787  141789  141795  141801  141805  141807  141811  141817  141819  141825  141829  141831  141835  141837  141841  141843  141845  141846  141847  141849  141850  141851  141853  141855  141859  141861  141865  141867  141871  141877  141879  141885  141889  141891  141895  141901  141907  141909  141915  141919  141921  141927  141931  141937  141945  176998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光滑水平面上有一邊長為L的正方形區(qū)域處在電場強度為E的勻強電場中,電場方向與正方形一邊平行.一質(zhì)量為m、帶電量為q的小球由某一邊的中點,以垂直于該邊的水平速度V0進入該正方形區(qū)域.當小球再次運動到該正方形區(qū)域的邊緣時,具有的動能不可能為( 。
A.$\frac{1}{2}$mv02B.$\frac{1}{2}$mv02-qELC.$\frac{1}{2}$mv02+$\frac{2}{3}$qELD.$\frac{1}{2}$mv02+$\frac{1}{4}$qE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某物理興趣小組在一次探究實驗活動中,要測量滑塊與木板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實驗裝置如圖所示,一表面粗糙的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右端裝有定滑輪;木板上有一滑塊,其左端與穿過電磁打點計時器的紙帶相連,右端通過跨過定滑輪的細線與托盤連接.打點計時器使用的交流電源頻率為50Hz.開始實驗時,在托盤中放入適量砝碼,滑塊開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在紙帶上打出一系列點.

(1)圖給出的是實驗中獲取紙帶的一部分:0、1、2、3、4、5、6是計數(shù)點,每相鄰兩計數(shù)點間還有4個點未畫出,用刻度尺測量出計數(shù)點間的距離如圖所示.根據(jù)圖中數(shù)據(jù)可以計算出:點“2”的瞬時速度v=0.264m/s,加速度a=0.497m/s2(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2)為了測量滑塊與木板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該小組用天平測出了滑塊的質(zhì)量m1,托盤和砝碼的總質(zhì)量m2.若用托盤和砝碼的總重力來代替細繩對滑塊的拉力,則滑塊與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frac{{m}_{2}g-{m}_{1}a}{{m}_{1}g}$ (用g、a、m1、m2等字母表示).與真實值相比,測量的動摩擦因數(shù)偏大 (填“偏大”或“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7.如圖所示,虛線a、b、c代表電場中三個等勢面,相鄰等勢面之間的電勢差相等,即Uab=Ubc,實線為一帶正電的質(zhì)點僅在電場力作用下通過該區(qū)域時的運動軌跡,P、Q是這條軌跡上的兩點,據(jù)此可知( 。
A.三個等勢面中,a的電勢最高
B.帶電質(zhì)點在P點具有的電勢能比在Q點具有的電勢能小
C.帶電質(zhì)點通過P點時的動能比通過Q點時大
D.帶電質(zhì)點通過P點時的加速度比通過Q點時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如圖a,軌道固定在豎直平面內(nèi),水平段的DE光滑、EF粗糙,EF段有一豎直擋板,ABCD光滑并與水平段平滑連接,ABC是以O(shè)為圓心的圓弧,B為圓弧最高點.物塊P2靜止于E處,物塊P1從D點開始水平向右運動并與P2發(fā)生碰撞,且碰撞時間極短.
已知:P1的質(zhì)量m1=0.5kg,碰撞前后的位移圖象如圖b;P2的質(zhì)量m2=1.8kg,與EF軌道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frac{5}{6}$,與擋板碰撞時無機械能損失;圓弧半徑為R=$\frac{5}{12}$m; P1、P2可視為質(zhì)點且運動緊貼軌道;取g=10m/s2

(1)求P2被碰后獲得的速度大小
(2)P1經(jīng)過B時受到的支持力大小
(3)用L表示擋板與E的水平距離.若P2最終停在了EF段距離E為X的某處,試通過分析與計算,在圖c中作出X-L圖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用多用電表、直流電源(內(nèi)阻不計)、定值電阻(約200Ω),單刀雙擲開關(guān)S1和S2,導線若干,在如圖所示的電路上,完成測多用電表直流10mA擋內(nèi)阻RA的實驗.
①在不拆卸電路的情況下,完成有關(guān)操作:
(i)測電源電動勢E:將多用電表選擇開關(guān)旋到直流電壓擋并選擇適當量程.把S1打向a(填“a”或“b”),S2打向c(填“c”或“d”).讀出并記下電表示數(shù),斷開S1和S2
(ii)測定值電阻的阻值R:將多用電表選擇開關(guān)旋到歐姆檔的×10(填“×1,×10,×100或×1K”)并進行歐姆調(diào)零.把S1打向b(填“a”或“b”),S2打向c(填“c”或“d”).讀出并記下電表示數(shù),斷開S1和S2
(iii)測電路電流I:將多用電表選擇開關(guān)旋到直流10mA擋.把S1打向a(填“a”或“b”),S2打向d(填“c”或“d”).讀出并記下電表示數(shù),斷開S1和S2
②求得RA=$\frac{E}{I}-R$(用以上測得的物理量E、R、I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用傳統(tǒng)的打氣筒給自行車打氣時,不好判斷是否已經(jīng)打足了氣.某研究性學習小組的同學們經(jīng)過思考,解決了這一問題.他們在傳統(tǒng)打氣筒基礎(chǔ)上進行了如下的改裝(示意圖如圖所示):圓柱形打氣筒高H,內(nèi)部橫截面積為S,底部有-單向閥門K,厚度不計的活塞上提時外界大氣可從活塞四周進入,活塞下壓時可將打氣筒內(nèi)氣體推入容器B中,B的容積VB=3HS,向B中打氣前A、B中氣體初始壓強均為p0=1.0×l05 Pa,該組同學設(shè)想在打氣筒內(nèi)壁焊接一卡環(huán)C(體積不計),C距氣筒頂部高度為h=$\frac{2}{3}H$,這樣就可以自動控制容器B中的最終壓強.若氣體溫度不變,求:
①第一次將活塞從打氣筒口壓到C處時,容器B中的壓強是多少.
②要使容器B中的最終壓強為5P0,h與H之比應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如圖所示,航空母艦上的起飛跑道由長度為l1=1.6×102m的水平跑道和長度為l2=20m的傾斜跑道兩部分組成.水平跑道與傾斜跑道末端的高度差h=4.0m.一架質(zhì)量為m=2.0×104kg的飛機,其噴氣發(fā)動機的推力大小恒為F=1.2×105N,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同,在運動過程中飛機受到的平均阻力大小為飛機重力的0.1倍.假設(shè)航母處于靜止狀態(tài),飛機質(zhì)量視為不變并可看成質(zhì)點,兩跑道間以一小段圓弧軌道平滑連接,取g=10m/s2

(1)求飛機從軌道最左端由靜止起在水平跑道上運動的時間;
(2)若飛機在傾斜跑道的末端需至少達到100m/s的速度才能正常起飛,試通過計算說明上述條件下飛機能否正常起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測量小物塊Q與平板P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AB是半徑足夠大的較光滑四分之一圓弧軌道,與水平固定放置的P板的上表面BC在B點相切,C點在水平地面的垂直投影為C′.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實驗步驟如下:
①用天平稱出物塊Q的質(zhì)量m;
②測量出軌道AB的半徑R、BC的長度L和CC′,的長度h;
③將物塊Q在A點從靜止釋放,在物塊Q落地處標記其落點D;
④重復步驟③,共做10次;
⑤將10個落地點用一個半徑盡量小的圓圍住,用米尺測量圓心到C′的距離s.
(1)用實驗中的測量量(R、s、h、l)表示物塊Q與平板P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frac{R}{L}-\frac{{s}^{2}}{4hL}$.
(2)實驗步驟④⑤的目的是減小實驗中的偶然誤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關(guān)于原子和原子核,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結(jié)合能越小表示原子核中的核子結(jié)合得越牢固
B.太陽輻射的能量主要來自太陽內(nèi)部的核裂變反應
C.235U的半衰期約為7億年,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其半衰期將變短
D.氫原子核外電子從半徑較小的軌道躍遷到半徑較大的軌道時,需要吸收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某一定質(zhì)量理想氣體發(fā)生等壓膨脹、等溫壓縮一等容降溫三個狀態(tài)變化后回到初始狀態(tài),整個過程的P-V圖象如圖所示,則下列也能反 映該過程的圖象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