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高考三輪突破數(shù)學解答題專題攻略----立體幾何

一、08高考真題精典回顧:

1、(08重慶卷)(本小題滿分13分,(Ⅰ)小問6分,(Ⅱ)小問7分.)

試題詳情

如題(19)圖,在中,B=,AC=,D、E兩點分別在AB、AC上.使,DE=3.現(xiàn)將沿DE折成直二角角,求:

(Ⅰ)異面直線AD與BC的距離;

(Ⅱ)二面角A-EC-B的大小(用反三角函數(shù)表示).

解法一:(Ⅰ)在答(19)圖1中,因,故BE∥BC.又因B=90°,從而

AD⊥DE.在第(19)圖2中,因A-DE-B是直二面角,AD⊥DE,故AD⊥底面DBCE,從而AD⊥DB.而DB⊥BC,故DB為異面直線AD與BC的公垂線.

下求DB之長.在答(19)圖1中,由,得

又已知DE=3,從而

(Ⅱ)在第(19)圖2中,過D作DF⊥CE,交CE的延長線于F,連接AF.由(1)知,

AD⊥底面DBCE,由三垂線定理知AF⊥FC,故∠AFD為二面角A-BC-B的平面

在底面DBCE中,∠DEF=∠BCE,

因此

從而在Rt△DFE中,DE=3,

因此所求二面角A-EC-B的大小為arctan

解法二:

(Ⅰ)同解法一.

試題詳情

(Ⅱ)如答(19)圖3.由(Ⅰ)知,以D點為坐標原點,的方向為x、

y、z軸的正方向建立空間直角坐標系,則D(0,0,0),A(0,0,4),

,E(0,3,0).

過D作DF⊥CE,交CE的延長線

于F,連接AF.

設從而

,有

      ①

又由       ②

聯(lián)立①、②,解得

因為,故,又因,所以為所求的二面角A-EC-B的平面角.因

有所以

因此所求二面角A-EC-B的大小為

試題詳情

2、(08福建卷)(本小題滿分12分)

如圖,在四棱錐P-ABCD中,則面PAD⊥底面ABCD,側棱PA=PD=,底面ABCD為直角梯形,其中BC∥AD,AB⊥AD,AD=2AB=2BC=2,O為AD中點.

(Ⅰ)求證:PO⊥平面ABCD;

(Ⅱ)求異面直線PD與CD所成角的大;

(Ⅲ)線段AD上是否存在點Q,使得它到平面PCD的距離為?若存在,求出 的值;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本小題主要考查直線與平面的位置關系、異面直線所成角、點到平面的距離等基本知識,考查空間想象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運算能力.滿分12分.

解法一:(Ⅰ)證明:在△PAD中PA=PD,O為AD中點,所以PO⊥AD,

又側面PAD⊥底面ABCD,平面平面ABCD=AD, 平面PAD,

所以PO⊥平面ABCD.

(Ⅱ)連結BO,在直角梯形ABCD中、BC∥AD,AD=2AB=2BC,

有OD∥BC且OD=BC,所以四邊形OBCD是平行四邊形,

所以OB∥DC.

由(Ⅰ)知,PO⊥OB,∠PBO為銳角,

所以∠PBO是異面直線PB與CD所成的角.

因為AD=2AB=2BC=2,在Rt△AOB中,AB=1,AO=1,

所以OB=,

在Rt△POA中,因為AP=,AO=1,所以OP=1,

在Rt△PBO中,tan∠PBO=

所以異面直線PB與CD所成的角是.

(Ⅲ)假設存在點Q,使得它到平面PCD的距離為.

設QD=x,則,由(Ⅱ)得CD=OB=,

在Rt△POC中,

所以PC=CD=DP,

由Vp-DQC=VQ-PCD,得2,所以存在點Q滿足題意,此時.

解法二:

(Ⅰ)同解法一.

(Ⅱ)以O為坐標原點,的方向分別為x軸、y軸、z軸的正方向,建立空間直角坐標系O-xyz,依題意,易得

A(0,-1,0),B(1,-1,0),C(1,0,0),D(0,1,0),P(0,0,1),

所以

所以異面直線PB與CD所成的角是arccos,

 (Ⅲ)假設存在點Q,使得它到平面PCD的距離為,

由(Ⅱ)知

設平面PCD的法向量為n=(x0,y0,z0).

則所以即,

取x0=1,得平面PCD的一個法向量為n=(1,1,1).

設由,得解y=-或y=(舍去),

此時,所以存在點Q滿足題意,此時.

試題詳情

3、(08遼寧卷)(本小題滿分12分)

如圖,在棱長為1的正方體中,AP=BQ=b(0<b<1),截面PQEF∥,截面PQGH∥.

(Ⅱ)證明:截面PQEF和截面PQGH面積之和是定值,

并求出這個值;

(Ⅲ)若與平面PQEF所成的角為,求與平

面PQGH所成角的正弦值.

本小題主要考查空間中的線面關系,面面關系,解三角形等基礎知識,考查空間想象能力與邏輯思維能力。滿分12分.

解法一:

,,,

所以,,

所以平面.

所以平面和平面互相垂直.??????? 4分

(Ⅱ)證明:由(Ⅰ)知

,又截面PQEF和截面PQGH都是矩形,且PQ=1,所以截面PQEF和截面PQGH面積之和是

,是定值.???????????????????? 8分

(III)解:連結BC′交EQ于點M.

因為,,

所以平面和平面PQGH互相平行,因此與平面PQGH所成角與與平面所成角相等.

與(Ⅰ)同理可證EQ⊥平面PQGH,可知EM⊥平面,因此EM與的比值就是所求的正弦值.

設交PF于點N,連結EN,由知

因為⊥平面PQEF,又已知與平面PQEF成角,

所以,即,

解得,可知E為BC中點.

所以EM=,又,

故與平面PQCH所成角的正弦值為.??????????????? 12分

解法二:

,,,,

,,,

,,.

(Ⅰ)證明:在所建立的坐標系中,可得

,

因為,所以是平面PQEF的法向量.

因為,所以是平面PQGH的法向量.

因為,所以,

所以平面PQEF和平面PQGH互相垂直.????????????????????? 4分

(Ⅱ)證明:因為,所以,又,所以PQEF為矩形,同理PQGH為矩形.

在所建立的坐標系中可求得,,

所以,又,

所以截面PQEF和截面PQGH面積之和為,是定值.?????????????? 8分

(Ⅲ)解:由已知得與成角,又可得

                         ,

即,解得.

所以,又,所以與平面PQGH所成角的正弦值為

.????????????????????? 12分

立體幾何是高中數(shù)學中的重要內(nèi)容,也是高考的熱點內(nèi)容。該部分新增加了三視圖,對三視圖的考查應引起格外的注意。立體幾何在高考解答題中,常以空間幾何體(柱,錐,臺)為背景,考查幾何元素之間的位置關系。另外還應注意非標準圖形的識別、三視圖的運用、圖形的翻折、求體積時的割補思想等,以及把運動的思想引進立體幾何。最近幾年綜合分析全國及各省高考真題,立體幾何開放題是高考命題的一個重要方向,開放題更能全面的考查學生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疾閮(nèi)容一般有以下幾塊內(nèi)容:

試題詳情

二、09高考立體幾何分析與預測:

1、平行:包括線線平行,線面平行,面面平行;

試題詳情

2、垂直:包括線線垂直,線面垂直,面面垂直;

試題詳情

3、角度:包括線線(主要是異面直線)所成的角,線面所成的角,面面所成的角;4、求距離或體積;

高考中的立體幾何題的解法通常一題多解,同一試題的解題途徑和方法中常常潛藏著極其巧妙的解法,尤其是空間向量這一工具性的作用體現(xiàn)的更為明顯。因此,這就要求考生通過“周密分析、明細推理、準確計算、猜測探求”等具有創(chuàng)造性思維活動來選擇其最佳解法以節(jié)約做題時間,從而適應最新高考要求。

熟練掌握該部分的判定定理和性質(zhì)定理是做好立體幾何的重中之重。同時平時要注意培養(yǎng)自己的空間想象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運算能力.

試題詳情

三、高考熱點新題:

1、如圖所示,在矩形中,,點是的中點,將沿折起到的位置,使二面角是直二面角.

(Ⅰ)證明:;

(Ⅱ)求二面角的正切值.

 

 

 

 

試題詳情

2.在三棱柱ABC―A1B1C1中,底面是邊長為的正三角形,點A1在底面ABC上的射影O恰是BC的中點.

(Ⅰ)求證:A1A⊥BC;

(Ⅱ)當側棱AA1和底面成45°角時,

求二面角A1―AC―B的大小余弦值;

(Ⅲ)若D為側棱A1A上一點,當為何值時,BD⊥A1C1

 

 

試題詳情

3.如圖,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 .

(Ⅰ)若D為AA1中點,求證:平面B1CD平面B1C1D;

(Ⅱ)若二面角B1―DC―C1的大小為60°,求AD的長.

 

 

 

 

試題詳情

4.四棱椎P―ABCD中,底面ABCD是矩形,為正三角形,

平面PB中點.

(1)求證:PB∥ 平面AEC;

(2)求二面角E―AC―D的大小.

 

 

 

 

 

 

 

 

 

試題詳情

5.正△ABC的邊長為4,CD是AB邊上的高,E、F分別是AC和BC邊的中點,現(xiàn)將△ABC沿CD翻折成直二面角A―DC―B。

(1)試判斷直線AB與平面DEF的位置關系,并說明理由;

(2)求二面角E―DF―C的余弦值;

 

 

 

 

 

 

 

 

 

 

 

 

 

 

 

 

 

 

參 考 答 案:

1解:(Ⅰ)∵AD=2AB=2,E是AD的中點,

∴△BAE,△CD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易知,∠BEC=90°,即BE⊥EC    

又∵平面D′EC⊥平面BEC,面D′EC∩面BEC=EC,

∴BE⊥面D′EC,又CD′面D′EC,∴BE⊥CD′

(Ⅱ)法一:設M是線段EC的中點,過M作MF⊥BC

垂足為F,連接D′M,D′F,則D′M⊥EC

∵平面D′EC⊥平面BEC,∴D′M⊥平面EBC,

∴MF是D′F在平面BEC上的射影,

由三垂線定理得:D′F⊥BC,

∴∠D′FM是二面D′―BC―E的平面角.

在Rt△D′MF中,。

∴,

即二面角D′―BC―E的正切值為.      

法二:如圖,以EB,EC為x軸,y軸,過E垂直于平面BEC的射線為z軸,建立空間直角坐標系,則

設平面BEC的法向量為;平面D′BC的法向量為

由.取 

∴。 

∴二面角D′―BC―E的的正切值為.

試題詳情

2.本小題考查空間直線與直線、直線與平面的位置關系和二面角等基礎知識,考查空間想象能力、推理論證能力和運算求解能力.

解法一:(Ⅰ)連結AO,∵A1O⊥面ABC,AO⊥BC.

∴A1A⊥BC.                      

(Ⅱ)由(Ⅰ)得∠A1AO=45°

由底面是邊長為2的正三角形,可知AO=3

∴A1O=3,AA1=3

過O作OE⊥AC于E,連結A1E,則∠A1EO為二面角A1―AC―B的平面角          

∵OE=,∴tan∠A1EO=                         

即二面角A1―AC―B的大小余弦值為.

(Ⅲ)過D作DF∥A1O,交AO于F,則DF⊥平面ABC.

∴BF為BD在面ABC內(nèi)的射影,

又∵A1C1∥AC,∴要使BD⊥A1C1,只要BD⊥AC,即證BF⊥AC,

∴F為△ABC的中心,∴                       

解法二:以O點為原點,OC為x軸,OA為y軸,OA1為z軸建立空間直角坐標系.

試題詳情

(Ⅰ)由題意知∠A1AO=45°,A1O=3.

∴O(0,0,0),C(,0,0),A(0,3,0),A1(O,0,3),B(-,0,0).

∵=(0,-3,3),=(2,0,0)

試題詳情

∴?=0×2+(-3)×0+3×0=0.

∴AA1⊥BC.                    

(Ⅱ)設面ACA1的法向量為n1=(x,y,z),

令z=1,則x=,y=1,∴n1=(,1,1)             

而面ABC的法向量為n2=(0,0,1)   

cos(n1,n2)=

又顯然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為銳角,

∴所求二面角的大小為                

(Ⅲ)A1C1∥AC,故只需BD⊥AC即可,設AD=a,則D(0,3-a,a)

又B(-,0,0),則=(-,3-a,a),=(,-3,0).

要使BD⊥AC,須?=3-3(3-a)=0,

得a=2,而AA1=3,∴A1D=,∴

試題詳情

3.本題主要考查直線與直線、直線與平面的位置關系、二面角的概念等基礎知識;考查空間想像能力、推理論證能力和探索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解法一:(Ⅰ)∵,∴,又由直三棱柱性質(zhì)知,∴平面ACC1A1.∴……①

由D為中點可知,,

∴即……②

由①②可知平面B1C1D,又平面B1CD,故平面平面B1C1D.

(Ⅱ)由(1)可知平面ACC1A1,如圖,在面ACC1A1內(nèi)過C1作,交CD或延長線或于E,連EB1,由三垂線定理可知為二面角B­1―DC―C1的平面角,

由B1C1=2知,,

設AD=x,則∵的面積為1,∴,

解得,即

解法二:(Ⅰ)如圖,以C為原點,CA、CB、CC1所在直線為x, y, z軸建立空間直角坐標系. 則 C(0,0,0),A(1,0,0),B1(0,2,2),C1(0,0,2),D(1,0,1).

得;又,∴平面B1C1D.又平面B1CD,

∴平面平面B1C1D

(Ⅱ)設AD=a,則D點坐標為(1,0,a),,

設平面B1CD的法向量為. 則由 得,又平面C1DC的法向量為,則由,即,故

試題詳情

4.本題主要考查直線與直線、直線與平面、二面角的概念等基礎知識;考查空間想象能力、推理論證能力和探索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可考查學生靈活利用圖形,建立空間直角坐標系,借助向量工具解決問題的能力。

解(1)連

, 

(2)解法一:設,過

     平面ABCD,

         

取中點,連結EG、OG,

  

  

     

解法二:設,過

    

平面ABCD,

又  故可以分別以OH、HC、HP所在直線為x軸、y軸、z軸建立空間直角坐標系H-xyz。由已知得H(0,0,0),A(a,-b,0),B(a,b,0),C(0,b,0),

D(0,-b,0),P(0,0, ),E(     

,

解得,,

取y=1,得

試題詳情

5.本題主要考查直線與直線、直線與平面的位置關系、二面角的概念等基礎知識;考查空間想像能力、推理論證能力和探索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滿分13分.

解:法一:(1)如圖:在△ABC中,由E、F分別是AC、BC中點,得EF//AB,

(2)∵AD⊥CD,BD⊥CD 

∴∠ADB是二面角A―CD―B的平面角

∴AD⊥BD   ∴AD⊥平面BCD

取CD的中點M,這時EM∥AD   ∴EM⊥平面BCD

過M作MN⊥DF于點N,連結EN,則EN⊥DF

∴∠MNE是二面角E―DF―C的平面角

在Rt△EMN中,EM=1,MN=

∴tan∠MNE=,cos∠MNE= 

(Ⅲ)在線段BC上存在點P,使AP⊥DE

證明如下:在線段BC上取點P。使,過P作PQ⊥CD與點Q,

∴PQ⊥平面ACD  ∵在等邊△ADE中,∠DAQ=30°

∴AQ⊥DE∴AP⊥DE

法二:(2)以點D為坐標原點,直線DB、DC為x軸、y軸,建立空間直角坐標系,則A(0,0,2)B(2,0,0)C(0,

平面CDF的法向量為設平面EDF的法向量為

則 即

所以二面角E―DF―C的余弦值為 

(3)在平面坐標系xDy中,直線BC的方程為  

所以在線段BC上存在點P,使AP⊥DE      

另解:設

又     

把,

所以在線段BC上存在點P使AP⊥DE

 

試題詳情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