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437972  437980  437986  437990  437996  437998  438002  438008  438010  438016  438022  438026  438028  438032  438038  438040  438046  438050  438052  438056  438058  438062  438064  438066  438067  438068  438070  438071  438072  438074  438076  438080  438082  438086  438088  438092  438098  438100  438106  438110  438112  438116  438122  438128  438130  438136  438140  438142  438148  438152  438158  438166  447348 

4、(l)(4分)永樂元年被征召入朝,留下?lián)卧瓉淼墓俾。不久,又辭官離去。

(2)(6分)使者到來,打開看到的全是經(jīng)史書籍,丟下另一半未打開,才免于    禍患,人們認為是崇高品行感應的結果。

[參考譯文]

鄭濂,字仲德,是明朝時浦江人。到鄭濂這一輩,鄭家已經(jīng)三百多年沒有分家了,人稱“義門”,太守贈匾“天下第一家”。鄭家始終遵從先祖不聽婦人言的訓誡,這里說的當然是指不能聽從婦人之話去干謀私利、有損孝義之道的事。

明太祖即位后,將鄭濂召到京城,問他一家有多少人,鄭濂回答說:“有一千多人。”明太祖說:“真的是天下第一家。 碑敃r正值河南進貢香梨,明太祖于是賜給鄭濂兩枚香梨。鄭濂雙手捧著香梨往家走,皇帝命人偷偷跟在后面查看。

鄭濂到家后,召來所有家人,然后向皇帝的住地叩首謝恩,又找來兩個裝滿水的大缸,將香梨搗碎后放入缸中,然后讓所有的家人分喝;实壑篮蠓浅8吲d,于是親書“孝義家”三大字賜之,并加蓋玉璽。

后來有人誣告鄭家結交叛逆罪人,官吏前去抓捕,鄭家兄弟六人爭相要跟隨官吏前去,最后由鄭濂的弟弟鄭湜前往,當時鄭濂正在京城,他趕去攔住弟弟說:“我是兄長,應該由我去!钡艿苷f:“哥哥你已經(jīng)老了,應當由我前往。”就這樣,兄弟兩人爭相入獄。

明太祖知道后說:“像這樣孝義的人,怎么會去追隨他人叛逆呢?”隨即將誣陷之人治罪,并重用鄭家子弟為官。永樂元年被征召入朝,留下?lián)卧瓉淼墓俾。不久,又辭官離去。使者到來,打開看到的全是經(jīng)史書籍,丟下另一半未打開,才免于禍患,人們認為是崇高品行感應的結果。

十九

試題詳情

1.A   2.A  3.C

試題詳情

5、(1)哥哥說:“且不說弟弟不能砍柴,縱使能砍柴,還是不能去做!庇谑亲審堈\趕快回家。

(2)“我的弟弟,不同于眾人的弟弟,況且(他)是為我死的,我怎么還能活著呢!”(張訥)于是用斧子砍自己的脖子。

[參考譯文]

明朝末年,天下大亂。山東張某的妻子被北方兵抓走了,而張本人經(jīng)?途雍幽。妻子被抓走以后,張某便在河南娶妻安了家。不久,他們有了個兒子,名字叫張訥?墒,好景不長,沒過幾年,第二個妻子病死了。于是,張某又娶牛氏做繼室,并和牛氏生了個兒子,取名張誠。牛氏性情兇悍,她總是嫉恨張訥,把他當奴仆看待。叫他吃最差的飯菜,卻要他每天砍一擔柴。張訥完不成任務就要遭她鞭打或責罵,簡直叫人難以忍受。對自己的孩子張誠,她百般疼愛,總是把好吃的東西悄悄地給他吃,還送他到私塾讀書。張誠一天天長大了。他為人厚道,不忍心看著哥哥辛苦,常常私下里勸母親不要那樣對待哥哥,母親不聽。

有一天,張訥照例上山砍柴,但一擔柴沒砍夠,忽然風雨大作,他只好跑到巖石下躲雨。等到雨停時,天色已晚,而且肚子餓得咕咕直叫。他只得背著先砍的那點柴走回家。繼母一看他的柴不夠,很生氣,便不給他飯吃。張訥餓得揪心,便進房躺在床上。張誠從私塾放學回來,見哥哥神色不好,便問他是不是病了,哥哥說是太餓了。張誠問哥哥是什么緣故,張訥便把沒打夠柴被繼母停食的事說了一遍。張誠聽了以后很難過地走了。過了一會兒,他懷揣著炊餅回來了,并拿出炊餅給哥哥吃。哥哥問他炊餅是從哪里來的,他說:“我從家里偷了些面粉,請鄰居家的婦女烙的。你只管吃,不要說出去!别囸I的哥哥大口大口地把餅吃了。哥哥吃完餅叮囑弟弟:“你不要再這樣做了,要是被發(fā)現(xiàn),會連累你的。何況一天吃一頓飯,不會餓死人的!钡艿苷f:“你的身體本來就單薄,怎么能每天砍那么多柴呢?”第二天,吃過早飯后,張誠便偷偷地進了山,來到哥哥打柴的地方。哥哥看見他,大吃一驚。問他來干什么,他說幫哥哥砍柴。哥哥又問誰讓來的,他說是自己來的。張訥一聽,很著急,他對弟弟說:“不要說你不會砍柴,就是你會砍,這樣也不行!彼叩艿苴s快回去,弟弟不聽,并用手和腳折斷樹枝幫助哥哥,他一邊做,一邊說:“明天我要帶把斧子來。”哥哥上前去阻止他,發(fā)現(xiàn)他手指已被劃破,鞋子也被扎了孔。于是難過地說:“你要是不馬上回去,我就用斧子砍死自己。”張誠這才回家。張訥送他走了一半路程,才返回山上繼續(xù)打柴?巢窕丶液螅峙艿剿桔訉蠋熣f:“我弟弟年紀小,請老師嚴加管教,不要讓他出門,因為山中有不少老虎豺狼!崩蠋熣f:“不知道今天中午前他到什么地方去了,我已責問過他!睆堅G回來后對弟弟說:“不聽我的話,挨老師打了吧?”張誠笑著說:“沒有的事!钡诙,張誠帶把斧頭又上山去打柴。哥哥看見他又來了,生氣地說:“我已經(jīng)說過叫你不要來,你怎么又來了?”張誠默不作聲,只是一個勁地砍柴,累得滿頭大汗,他也不休息?碀M一擔柴后,他不跟哥哥打招呼就下山了。老師知道后又要責打他,這時,他才向老師講了實話。老師認為他很懂事,便不再禁止他幫哥哥打柴。哥哥怎么勸他,他都不聽。想不到,悲劇終于發(fā)生了。

有一天,張誠和幾個人上山打柴。突然,來了只老虎。幾個同伴都嚇得趴在地上不敢動,老虎跑過來把張誠給叼走了。老虎嘴里叼著個人,走起路來自然要比平常慢,結果,老虎沒走多遠,就被緊追不舍的張訥追上了。張訥舉起斧頭用力砍去,一斧砍中了老虎的后腿。老虎受傷以后狂奔而去,張訥拚命追,卻怎么也追不上。張訥眼見弟弟被老虎所害,痛哭不已。他對安慰他的人說:“我的弟弟與別人的弟弟不同,何況他是為我而死。他死了,我還活著干什么呀!”說著就用斧頭砍自己的脖子。大家急忙阻止,但為時已晚,斧子已在脖子上砍進一寸深的刀口,鮮血奔涌,眼看著就不行了。同伴趕緊搶救,把他的傷口包扎起來,然后扶他回家。他繼母知道后,又哭又罵,她叫喊著說:“你把我的兒子殺死了,想砍自己的頸子來搪塞嗎?”張訥呻吟著說:“母親您不必煩惱。弟弟死了,我一定不會再活下去的!彼稍诖采,疼痛難忍,夜里也睡不著,只是整日整夜靠著墻哭泣。他父親擔心他這樣下去會死,便經(jīng)常到他的床前喂點東西給他吃,牛氏知道后又罵個不休。這樣一來,張訥索性滴水不進,沒過三天就病死了。

試題詳情

1、C  2、C  3、D  4、B

試題詳情

4、(10分)(1)(5分)陳國人想要應戰(zhàn),任蠻奴揮手呵斥說:“我尚且投降了。各位要做什么!”眾人都四散逃跑。譯出大意給3分;“何事”、“走”兩處,每譯對一處給1分。(2)(5分)韓擒嚴厲地瞪著他,突厥使者恐懼,不敢抬頭看他,韓擒就是這樣極有威容。

譯出大意給3分;“厲然”“惶恐”兩處,每譯對譯出給1分。

[參考譯文]

韓擒字子通,河南東垣人。后來在新安安家。少時慷慨,以膽識而著稱。容貌魁梧偉岸,有英雄人杰的外表。 本性喜好讀書,經(jīng)史百家之文都大略了解要義。 周太祖看見他感到很奇怪。讓他同自己的兒子交游。后來韓擒虎因軍功拜為都督、新安太守,后遷儀同三司。承襲新義郡公。 武帝攻打北齊,北齊將領獨孤永業(yè)把守金墉城,韓擒說服他拿下此城。并進一步平定范陽。授上儀同、永州刺史。陳軍逼近光州,韓擒虎以行軍總管之職,擊退陳軍。隨即又隨大將軍宇文忻進平定合州。楊堅為北周丞相時,調(diào)任和州刺史。

陳將甄慶、任蠻奴、蕭摩訶等互為聲援,頻頻侵犯江北,曾先后侵入北周國界。韓擒屢次挫敗其銳氣,陳人喪失了斗志。開皇初年,高祖暗有吞并江南的野心,因韓擒有文武之才,并早有生命,于是官拜廬州總管,把平定南朝陳的任務交給他,深為敵人所忌憚。等到大舉攻打陳時,讓韓擒擔任先鋒。韓擒率領五百人晚上渡河,襲擊采石,守衛(wèi)的人都已喝醉,韓擒順利攻取。進攻姑熟,半天就攻克。駐扎在新林。江南早聞韓擒的威信,紛紛前來軍門投奔,晝夜不斷。陳人非常害怕,將領相繼投降。晉王楊廣上書說明勝況,高祖聞之非常高興,賜宴獎賞群臣。陳叔寶派遣領軍蔡征把守朱雀航,聽說韓擒將至,軍眾就恐懼潰散了。任蠻奴被賀若弼打敗,棄軍投降,韓擒率領精兵五百騎,直入朱雀門。陳人想要迎戰(zhàn),蠻奴揮手呵斥道:老夫尚且投降,你們各位還要做什么?眾人都四散逃走。最終平定金陵,抓住后主陳叔寶。當時,賀若弼也有戰(zhàn)功。于是下詔給晉王說:此二位,深謀遠略,東南逃亡之敵,朕悉數(shù)交給他們,平定國土,安撫百姓,做得完全符合我的心意。九州不統(tǒng)一已經(jīng)數(shù)百年了。以功臣的名義,成就了國家太平的大業(yè)。天下的大事,何能超過于此。我很高興聽到這個消息,實在深深地感到快樂慶幸。平定江南,是這二位的力量啊。賞賜綢緞上萬。

在此之前,江南有歌謠唱道:帶黃斑的青驄馬,從壽陽邊出發(fā),來的時候是冬末,離開的時候是春初。大家都不知道說的是什么。韓擒本名韓擒虎,平定陳時,又乘坐青驄馬,往返時節(jié)與歌中相呼應,到此眾人才明白。那以后突厥來朝見,皇上對使者說:你聽過江南有陳國的天子嗎?使者回答說:聽說過;噬厦笥乙I突厥使者到韓擒面前,說:這就是擒獲陳國天子的人。韓擒嚴厲地蹬著他,突厥使者很恐懼,不敢抬頭仰視他,韓擒就是這樣極有威容。不久征召回京,皇上在內(nèi)殿宴請他,恩賜禮遇很優(yōu)厚。不久,因臥病,幾天之后竟然去世,當時五十五歲

試題詳情

1、A 2、.D 3、.B

試題詳情

5、(10分)

①我聽說過用忠誠善良來減少怨恨,沒聽說過用威儀來防止怨恨。

②我喜愛他,(他)不會背叛我。讓他去那里學習(為政之道),他就更加懂得治理(封邑)。

③子產(chǎn)如果死了,還有誰能繼承他呢?

[參考譯文]

鄭國人到鄉(xiāng)校休閑聚會,議論執(zhí)政者施政措施的好壞。鄭國大夫然明對子產(chǎn)說:“把鄉(xiāng)校毀了,怎么樣?”子產(chǎn)說:“為什么毀掉?人們早晚干完活兒回來到這里聚一下,議論一下施政措施的 好壞。他們喜歡的,我們就推行;他們討厭的,我們就改正。這是我們的老師。為什么要毀掉它呢?我聽說盡力做好事以減少怨恨,沒聽說過依權仗勢來防止怨恨。難道很快制止這些議論不容易嗎?然而那樣做就像堵塞河流一樣:河水大決口造成的損害,傷 害的人必然很多,我是挽救不了的;不如開個小口導流,不如我們聽取這些議論后把它當作治病的良藥!

子皮想讓尹何治理封邑。子產(chǎn)說:“年輕,不知道能不能勝任!弊悠ふf:“尹何謹慎老實,我喜歡他,他不會背叛我的。讓他到那里再學習,他也就更懂得治理政事了!弊赢a(chǎn)說:“不行。人們愛一個人,總是希望對他有利,F(xiàn)在您愛一個人卻把政事交給他,如同還不懂得拿刀卻要他去割東西,那樣造成的傷害實在很多。您喜愛一個人,不過是使他受到傷害罷了,那還會有誰敢來求得您的喜愛呢?您對于鄭國,就如同棟梁。棟梁若是折斷了,屋椽就會坍塌,我也將會被壓在下面,豈敢不把話全部說出來?您有美麗的錦緞,是不會讓人用來學裁制的。高級官員和重要城邑,是自身的庇護,您卻讓學習政事的人來治理,它們對于美麗的錦緞來說,不是更為重要嗎?我聽說要先學習然后去辦理政事,沒有聽說拿辦理政事作為學習的。如果這樣做,一定有所危害!

(晉國)范宣子執(zhí)政,諸侯進貢的錢財加重。鄭國人對之很不滿。二月份,鄭國國王前往晉國,(鄭國大夫) 子產(chǎn)給(鄭國大臣)子西(一封)信轉達(晉國國王)宣子,(信上)說: “您執(zhí)掌晉國,四鄰諸侯(各國)沒有見到(您)美好的德行,卻(只)知道要進貢很多的錢財,(在下)僑對此很  是迷惑。(在下)僑聽說君子要使國和家強大,不是擔心沒有錢財,而是害怕沒有美好的名聲。諸侯(各國)的錢財聚斂在您家,那么諸侯將會有二心;如果我的先生(您)以此為私利,那么晉國的國人會有二心。諸侯們有二心那么對晉國不利,晉國   國人有二心那么對您的家族不利。什么都沒有了,還哪里用得上錢財呢?美好的名聲,是裝載德的車啊。德,是國家的基礎。 有基礎不壞,不就是(當緊)要務嗎!有了德(人民)才快樂,快樂才能(國運)長久!对姟氛f:‘(人民)快樂只有君子 (才能辦到),(這是)國家的基礎!忻篮玫牡滦邪!‘上天垂青你,你不要有二心啊。’(這是)有美好的名聲。 恕的思想能夠使美好的德行彰顯,那么美好的名聲就伴隨而來了,這樣遠方的人來(投奔)近旁的人安詳。寧愿讓人說您:‘ 您實在是生養(yǎng)我們(的君主啊)’,難道讓人說您‘榨取我來養(yǎng)活你(自己)’嗎?象因為有(值錢的)牙齒而致使自己遭殃, 錢財?shù)脑虬。?/p>

(晉國國王)宣子心悅誠服,便減少要進貢的錢財。

子產(chǎn)為鄭相,執(zhí)政才一年,百姓們就傳唱著順口溜:“身上穿的算上了財物稅;種的田地跑不掉田畝稅。誰要去殺掉子產(chǎn)呀,我一定幫他一手!钡鹊竭^了三年,百姓們又唱著順口溜:“我家的孩子,子產(chǎn)幫著教誨;我們種的田地,子產(chǎn)幫著增收。子產(chǎn)萬一病故,還有誰能夠得上接替!

試題詳情

1、C  2、B  3、C  4、A 

試題詳情

4.(1)到獲得皇帝召見,便受到皇帝親近信任。

  (2)近來告誡你千條萬項,為什么臨事卻又背離、錯亂!

  (3)想要將隊伍秘密轉移到江的南岸向劉尚靠攏,合并兵力抗擊敵人

[參考譯文]

吳漢,字子顏,南陽宛(今河南南陽)人。吳漢為人質(zhì)厚少文,一經(jīng)召見,使得到了劉秀的賞識信任。建武二年(26年)春光武帝定封他為廣平侯。建武三年(27年)春天,在廣樂(今河南虞城縣西)包圍了蘇茂,周建招聚十萬人馬,赴救廣樂。吳漢率領騎兵迎戰(zhàn),失利,不慎墜馬,摔傷膝,收兵回營。諸將對吳漢說:“大敵在前而公傷臥,觽心懼矣”吳漢聽此言,勃然裹創(chuàng)而起,巡視營壘,殺牛酌酒,犒勞士兵,對將士:“今日封侯之秋,諸君勉之”!吳漢豪氣凌云,將士們也深受感染,士氣倍增。第二天,擂鼓吶喊,同時進擊。周建軍大敗。當時鬲縣五姓一起驅(qū)逐守長,占據(jù)了城池造反。諸將皆想攻打,吳漢不聽,說:“使鬲反者,皆守長罪也。敢輕冒進兵者斬”。然后一面下公文給郡府,命他們收捕肇事官吏,一面派人人城安撫五姓。五姓人大喜,相繼歸降。建武五年(29年)春,農(nóng)民軍率五萬余人夜攻吳漢軍營,軍中驚亂,吳漢卻堅臥不動,一會兒營中便安靜下來。吳漢即夜發(fā)精兵出營突擊,大破其軍。建武十二年(36年)春,吳漢揮師直攻廣都(今成都市南),迅速攻克,并派輕騎兵燒毀成都市橋,光武帝下詔告誡吳漢:“但堅據(jù)廣都,待其來攻,勿與爭鋒。若不敢來,公轉營迫之,須其力疲,乃可擊也”吳漢接連獲勝,并未聽從光武帝的告戒,竟乘勝自率步騎兵二萬余人進逼成都。于江水北岸扎營,派副將劉尚率兵萬余人屯駐于江水南岸。光武帝得知吳漢如此部署兵力,大驚,下詔書責備:“比□公千條萬端,何意臨事勃亂!與尚別營,事有緩急,不復相及!比辉t書未到,謝豐、袁吉率兵十余萬人進攻吳漢。又派將率兵萬余人襲劫劉尚營寨,企圖使?jié)h軍不得相救。吳漢率軍與敵大戰(zhàn)一天,兵敗而退回營壘。吳漢見形勢危急,召集眾將激勵他們說:“欲潛師就尚于江南,并兵 御之。成敗之機,在此一舉!庇谑窃跔I內(nèi)遍插旌旗,使煙火不絕,以迷惑蜀軍。第三天夜里,率軍潛出城圍銜枚疾走,過江與劉尚部會合。謝豐等人竟然沒有發(fā)覺。第二天,吳漢親自指揮全軍力戰(zhàn),終于大敗敵軍。 吳漢隨光武帝征戰(zhàn)。不少將領一見戰(zhàn)陣失利就垂頭喪氣,惶怵不安,平日的風度威嚴全失。吳漢卻不然,每到這時,他整厲戰(zhàn)械,激揚士卒,不但毫不氣餒,反而愈加意氣風發(fā)。他出征時,妻子在后方買了一些田產(chǎn),待他歸來,卻都送給了故舊親友。他說:“軍師在外,吏士不足,何多買田宅乎”。死后,謚忠侯。

試題詳情

1.D   2.B   3.C

試題詳情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