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隋唐時期,國力強盛,文化輝煌燦爛。政治、經(jīng)濟、文化的發(fā)展,影響了亞洲,形成了中國文化圈。
1.秦漢王朝是東方的一大文明中心,中國輝煌燦爛的文化開始影響世界。
4.新時期外交政策的調整
(1)對戰(zhàn)爭與和平問題的看法有了變化。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維護世界和平,成為我國的國策。
(2)在社會主義建設新的時期,獨立自主的外交原則具體地表現(xiàn)為不結盟政策。
(3)重視和第三世界國家發(fā)展關系。
(4)積極開展與周邊國家的睦鄰友好關系,建設和平的周邊環(huán)境。
(5)堅持長期實行對外開放政策。
跟蹤思考
建國初期和新時期的外交政策有何不同?
3.對外關系的重大發(fā)展(20世紀70年代)
20世紀70年代,中國的外交有了重大的突破和轉機,主要成就有:
(1)1972年,中美在上海簽訂《中美聯(lián)合公報》,中美兩國關系開始走向正;。
(2)26屆聯(lián)大上,中國恢復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席位。
(3)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訪華,簽訂中日兩國邦交正;膮f(xié)定。
(4)中美、中日建交后,國際上出現(xiàn)了一個同中國建交的熱潮。
(5)毛澤東根據(jù)國際形勢的變化,逐漸形成了三個世界劃分的估計。
跟蹤思考
中美關系的改善是中國外交轉機的關鍵點。
20世紀70年代,中國在外交領域取得了哪些重大突破?
2.開拓外交新局面(1949年至20世紀50年代中期)
(1)新中國成立后,沖破美國的外交孤立政策,建國第一年,就同蘇聯(lián)等17個國家正式建立了外交關系。
(2)新中國積極同鄰近國家和新興的民族獨立國家發(fā)展了友好關系,提出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這五項原則在國際上產(chǎn)生深遠影響,成為解決國與國之間問題的基本準則。
(3)1954年的日內瓦國際會議上,新中國不僅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國的地位參加,而且在會上發(fā)揮了積極的作用。
(4)1955年,在亞非會議上,周恩來提出“求同存異”的方針,促進了會議的圓滿成功。
跟蹤思考
20世紀50年代,中國在外交上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
1.建國初期的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新中國成立初期獨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基本方針是:第一,“另起爐灶”;第二,“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第三,“一邊倒”;第四,團結世界各國人民。
2.近代中國的外交
(1)晚清外交機構的近代化
①鴉片戰(zhàn)爭后,清朝被迫設立“五口通商大臣”,專門辦理對外交涉事宜。
②1858年《天津條約》規(guī)定:外國公使進駐北京。
跟蹤思考
允許外國公使進駐北京是不平等條款嗎?
③1861年,清政府設立總理各國事務衙門,通稱“總理衙門”,簡稱總署。它是主管外交、通商及其他洋務事宜的中央機構,是中國近代第一個常設的外交機構。
跟蹤思考
總理衙門的設立從外交史的角度看有無進步意義?
④《辛丑條約》規(guī)定: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界”,改總理衙門為外務部,位居六部之上。
跟蹤思考
外務部位居六部之上,是清朝中央政府機構半殖民地化的重要表現(xiàn)之一。
(2)南京臨時政府的外交政策
南京臨時政府在《告各友邦書》中,承認清政府與帝國主義各國簽訂的一切不平等條約繼續(xù)有效。目的是為了爭取帝國主義的支持。
跟蹤思考
南京臨時政府時期,中國在外交上實現(xiàn)獨立自主了嗎?
(3)北洋軍閥時的外交
①1915年,袁世凱為了換取日本支持他稱帝,接受了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條”中除第5號內容以外的其他全部要求。
②1919年巴黎和會上,中國政府代表提出:廢除帝國主義國家在中國的一切特權,取消“二十一條”,收回日本在大戰(zhàn)時奪去的德國在山東的特權。遭到英美等列強的無理拒絕。
③1924年,孫中山北上宣言中提出:對外要消滅帝國主義在中國的勢力。
④五卅運動中,上海工商學聯(lián)合會提出了取消領事裁判權、英日軍隊從上海永遠撤走等談判條件。
⑤1927年初,湖北、江西人民收回了漢口和九江的英租界。
跟蹤思考
北洋軍閥時期,中日之間發(fā)生了哪些重大外交事件?為何這一時期中日之間的外交沖突特別激烈?
(4)南京國民政府的外交
①南京國民政府建立后,發(fā)起了要求帝國主義支持的“改訂新約運動”。
②九一八事變后,蔣介石對日本侵華奉行妥協(xié)退讓政策,先后與日本簽訂《淞滬停戰(zhàn)協(xié)定》《何梅協(xié)定》等。
③1943年11月,國民政府分別與英美簽訂協(xié)議,宣布英美等國通過不平等條約攫取的治外法權等一些特權被廢除。這是國民政府對外政策取得的重要成果。
④1946年,蔣介石與美國簽訂《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條約》,大肆出賣國家主權。
跟蹤思考
南京國民政府在外交上有哪些主要功過?
1.近代列強對中國的侵略戰(zhàn)爭
(1)英國發(fā)動的鴉片戰(zhàn)爭(1840-1842年)。
(2)英法發(fā)動的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1856年10月-1860年10月)。
(3)中法戰(zhàn)爭(1883-1885年)。
(4)甲午中日戰(zhàn)爭(1894-1895年)。
(5)八國聯(lián)軍侵華戰(zhàn)爭(1900-1901年)。
(6)日本法西斯侵華戰(zhàn)爭(1931-1945年)。
跟蹤思考
近代史上列強發(fā)動的六次侵華戰(zhàn)爭的各自目的是什么?中國政府的態(tài)度如何?戰(zhàn)爭的結局如何?
3.明清時期
(1)鄭和下西洋:從1405-1433年,鄭和先后7次航海,訪問過亞非3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最遠到達紅海沿岸和非洲東海岸地區(qū)。鄭和下西洋是中國歷史上空前的主動外交。
(2)華僑開發(fā)南洋:鄭和下西洋后,大批中國人遷徙到南洋各島定居,成為華僑。華僑對南洋的開發(fā)作出了重大貢獻。
(3)戚繼光抗倭:明初,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盜,經(jīng)常騷擾我國沿海地區(qū),被稱為倭寇。明中期,倭患愈演愈烈。明將戚繼光率戚家軍在浙東抗倭,在臺州九戰(zhàn)九捷,取得重大勝利。到1565年,東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肅清。
(4)葡萄牙租占澳門: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向明朝地方官借地晾曬貨物。后來,租借澳門為暫居貿易地。此后,擅自修筑城垣和炮臺,設置“自治”機構,任命官吏,派駐軍隊,強行租占澳門。
(5)鄭成功收復臺灣;明末,荷蘭殖民者侵占臺灣。1661年,鄭成功率戰(zhàn)艦300多艘,在臺灣登陸,打敗荷蘭殖民者。1662年,臺灣回到祖國懷抱。
(6)雅克薩之戰(zhàn)和《尼布楚條約》明清之際,俄國侵略者強占了雅克薩和尼布楚等地。1685年和1686年,康熙帝令清軍兩次進攻盤踞在雅克薩的俄軍,俄國政府被迫同意談判解決中俄東段邊界問題。
1689年,中俄兩國代表在尼布楚進行談判,雙方經(jīng)過平等協(xié)商,正式簽訂了第一個中俄邊界條約《尼布楚條約》。
跟蹤思考
明清時期,對外關系方面有哪些重大事件?對外關系出現(xiàn)了哪些新特點?
2.隋唐時期
(1)和新羅的友好往來:新羅來唐朝的留學生最多,最著名的是崔致遠;長安等城市設“新羅坊”“新羅館”;新羅立國參用唐朝制度,還設立國學,教授儒學;新羅從唐朝引入茶種、雕版印刷術和制瓷、制銅技藝;新羅人喜讀唐詩,許多文人會寫唐詩;在姓氏、服飾、節(jié)令、風俗等方面,都有濃重的中華文化色彩。
(2)和日本的友好交往:中日互遣使臣,唐朝時日本10多次派出遣唐使;日本大化改新中的新政制度,大都以唐制為藍本;都城的建造,仿照長安的樣式;各級學校教授儒學;日本同唐朝的貿易往來頻繁;日本的吉備真?zhèn)浜椭袊蔫b真為中日交往作出了突出貢獻。
(3)和東南亞,印度半島各國的往來:中國和東南亞的一些國家互派使節(jié),交換土特產(chǎn)品;天竺一再遣使唐朝;中國創(chuàng)立的十進位記數(shù)法,推動了天竺數(shù)學的發(fā)展;高僧玄奘和義凈在中印文化交流中起了重要作用。
(4)和中亞、西亞、歐非各地的交往:中亞一些國家一再遣使前來,帶來名馬、異藥等特產(chǎn),與波斯互遣使節(jié);大食與唐朝通使達一個半世紀;中國的造紙術傳到大食;唐與東羅馬有使節(jié)往返;唐朝和非洲也有來往。
跟蹤思考
隋唐時期對外交往頻繁的歷史條件有哪些?唐朝的政治文化對朝鮮、日本有何影響?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